通信行业北斗导航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6873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行业北斗导航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通信行业北斗导航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通信行业北斗导航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通信行业北斗导航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通信行业北斗导航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行业北斗导航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通信行业北斗导航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行业北斗导航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行业北斗导航分析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2、北斗卫星研制与发射的情况11

3、北斗产业链中民营企业的重点发展领域12

4、导航终端的主要元器件13

5、北斗芯片市场情况14

6、高精度测量型OEM板卡市场14

7、导航型OEM板卡市场情况15

8、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情况16

三、北斗运用领域介绍17

1、北斗的应用市场17

(1)专业领域18

(2)民用领域19

2、将北斗导航系统推向民用市场的重要意义20

四、北斗市场情况22

1、北斗主要用户范围和应用领域22

(1)主要用户范围22

(2)主要应用领域23

2、北斗军工市场23

(1)北斗军工市场的主要情况23

(2)军用导航市场的容量24

(3)与北斗军工市场相关的企业25

3、北斗终端的市场现状26

(1)测量终端市场的竞争情况27

(2)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28

(3)车载导航市场的情况29

(4)车载监控市场情况31

4、其他民用北斗市场的情况32

5、军用北斗和民用北斗的差异33

(1)技术差异33

(2)未来发展趋势34

6、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市场35

(1)整体情况35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市场结构36

(3)全球卫星产业收入情况及其增长率36

(4)全球与我国卫星导航市场分布对比情况36

五、北斗未来发展37

1、北斗导航系统介绍37

2、与北斗导航相关的利好消息37

3、北斗产业化发展思路37

4、示范工程对北斗产业化的影响37

5、北斗现阶段的重大工程38

(1)基础工程:

增强卫星导航性能38

(2)创新工程:

提升核心技术能力38

(3)安全工程:

推进重要领域应用38

(4)大众工程:

推动产业规模发展39

(5)国际化工程:

开拓全球应用市场39

6、未来市场规模39

7、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未来展望39

一、北斗导航系统介绍

1、什么是北斗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般是指中国的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英文简称BDS,曾用名COMPASS,也被称为北斗二号,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我国最关键的国家基础设施之一。

整个系统将由35颗卫星组成,其中5颗是静止轨道卫星,整个系统建成后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

2、北斗的运营管理部门

卫星导航建设的主管部门是总装备部,是一个全国性的领导小

组。

卫星导航系统中,工程建设由总装负责。

卫星研制由航天五院垄断,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卫星的发射环节由航天一院,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垄断火箭的总装。

总的牵头人是总装,地面的控制由总参下面成立的导航部队,叫卫星定位总站,有一千多个人的一个队伍,负责卫星的运控,地面有卫星的一些监测站。

在地面设备的搭建过程中,由航天恒星(航天五院503所)主导,承担核心技术、产业规划和标准的制定,而地面终端设备的开发和行业应用服务的任务则由北斗星通等民营资本完成。

3、北斗的系统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组成。

(1)空间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

(2)地面段

系统的地面段由主控站、注入站、监测站组成。

主控站用于系统运行管理与控制等。

注入站用于向卫星发送信号,对卫星进行控制管理。

监测站用于接收卫星的信号,并发送给主控站,可实现对卫星的监测,以确定卫星轨道,并为时间同步提供观测资料。

(3)用户段

即用户的终端,既可以是专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接收机,也可以是同时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接收机。

4、北斗系统三大功能及应用现状

三大功能:

快速定位,北斗导航系统可为服务区域内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定位服务。

简短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数字报文通信能力,可以一次传送超过100个汉字的信息。

精密授时,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单向和双向两种授时功能。

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利用授时终端,完成与北斗导航系统之间的时间和频率同步,可提供数十纳秒级的时间同步精度。

应用状况:

截至2012年底,中国有约4万艘渔船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终端,终端向手机发送短信为03元人民币,高峰时每月信息发送量为70万条。

同时,中国有约10万辆车已安装北斗的导航设备。

亚太服务。

北斗二代于2012年12月27日起正式提供卫星导航服务,服务范围涵盖亚太大部分地区。

该导航系统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

全球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在2020年完成对全球的覆盖,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我国将发射大量的中地球轨道卫星,同时因为现有系统的卫星寿命也会到期,也将会在2020年前完成替换。

5、北斗与其他国家导航系统的对比情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和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为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

6、北斗系统的优势

北斗系统在2011年提供试运行服务后,又完成4箭6星的发射,其覆盖区域由原东经84°

-160°

扩展到东经55°

-180°

,系统定位精度由水平25m、高程30m提高到水平10m、高程10m,测速精度也由04m/s提高到02m/s,性能与美国GPS基本相当。

然而,除了在民用方面性能与GPS相当之外,BDS还具备以下特有的优势:

7、北斗系统的“三步走”战略

我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定的“三步走”发展规划,从1994年开始发展的试验系统为第一步,至2012年年底,第二步已经完成。

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完成,届时将实现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功能。

二、北斗导航产业链

1、北斗产业链的构成

卫星导航产业链根据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一共有下面几个环节:

1、卫星制造;

2、卫星发射;

3、配套地面设备建设;

4、卫星导航应用;

5、下游市场。

2、北斗卫星研制与发射的情况

北斗卫星的研制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垄断,航天五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具实力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的研

制基地。

航天五院下设9个专业研究所、1个专业工厂、3个院本部实体部及事业部,建立了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正是这些机构构成了北斗完整的卫星研制产业链。

北斗卫星的发射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垄断,航天一院是我国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基地。

研究院下属11个研究所、1个研发中心、1个物流中心、2个生产厂,具有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

3、北斗产业链中民营企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民营企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在导航应用终端这个环节,终端按照用途可分为导航终端、测量终端和授时终端。

导航终端可以根据北斗系统实时给出的运动物体的位置和速度为客户提供路线规划服务。

分为民用导航终端和军用导航终端,两种终端的测量编码和价格互不相同。

民用导航采用民码测量,定位精度较低,一般为±

10m,但是价格便宜,一般在在1000-2000元之间。

军用导航采用军码测量,精度高,可达毫米级别,但是价格昂贵,一般在数万到几十万不等。

测量终端主要用于专业的测绘领域,如精密大地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

这类终端,借助国家CORS系统,可以实现毫米级定位,

但是仪器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授时终端常用于金融、天文台及无线电通讯的时间同步,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导航卫星提供的高精度原子钟进行授时。

4、导航终端的主要元器件

导航终端的主要元器件包括天线、基带芯片、射频芯片、OEM板卡以及搭载其上的基础地图信息,测量和授时终端也包含类似的元器件,但较普通导航终端专业性更高,性能更强大,测量终端测量和采集数据之后需要用GIS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有序信息和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北斗兼容导航定位芯片、天线模组、板卡,但有待规模化应用检验。

但是,由于这些基础元器件产品将长期制约产业发展,因此仍需加大投入,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与北斗系统一起实现跨越发展。

5、北斗芯片市场情况

北斗芯片主要用来接收和解算北斗卫星的信号频率,北斗信号包含B1、B2、B3三个频率,其中B1、B2是民用频率,B3是军用频率。

民用导航行业的芯片仅接收B1信号,其精度为米级,要想精确到分米级或厘米级,则需要芯片同时解算B1、B2两个频率的信号,若芯片能接收B3信号,则终端的定位精度和效率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6、高精度测量型OEM板卡市场

此类产品定位精度在厘米级,用于测后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复杂的定位算法,技术难度远高于导航型板卡。

目前国内厂家生产的测量型板卡在接受北斗信号产生观测数据方面已经成熟稳定,即可用于CORS或者静态控制测量;

而在作为移动站进行高精度RTK定位

解算上还不成熟,与国外板卡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此类产品而受“量价模式”影响较小,价格低于国外产品,国内产品未来有望形成替代。

7、导航型OEM板卡市场情况

此类产品的定位精度为米级,主要用于实时数据处理。

由于其对定位算法的要求相对较低,国内能够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较多,但由于受量价比影响较大,相对于纯GPS定位产品价格上存在劣势,相对而言具备导航芯片生产能力的公司在此类产品上更具有成本价格优势。

8、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情况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通过多个地面基准站,获取卫星轨道、大气误差等差分改正信息,以提高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精度、可靠性和初始化时间等,从而增加北斗相对于GPS在精密导航定位方面的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的地基增强系统,通过地面通信系统播发导航信号修正量和辅助定位信号,实现北斗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能力。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湖北示范项目是中国首个建设的北斗精密定位服务系统,由国家统一规划建设,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测绘局实施。

示范项目采用的北斗三频实时精密定

位技术和定位性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其中北斗的三频分别为B1、B2、B3。

目前,该系统建成了30个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和控制系统及相应的精密定位服务系统,可通过地面基准站网的增强,实现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能力,首次在专业应用领域实现厘米级精确定位,大众应用领域实现米级精确导航。

此外,系统在精密定位初始化时间和环境适用性等方面优于基于单GPS的增强系统,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国际当前GPS地基增强系统的水平。

三、北斗运用领域介绍

1、北斗的应用市场

北斗系统的应用领域可以按照使用主体分为军用市场、行业市场和消费市场,其中军用市场和行业市场的专业性最强、进入壁垒最高,而消费市场的市场空间最大、竞争程度也最激烈。

北斗系统在军用领域的主要应用在武器精确制导、部队实时调度等方面;

在行业领域则广泛应用于测量、监控、车运、空运、航运、农业、金融、通信等方面;

在消费领域北斗主要应用于手机导航、PND及车载导航等方面。

我们认为,其应用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北斗系统的建立也是与当时的国情——台海战争问题——有

关,最初想解决的是有或无的问题,于是在2000年建成了双星有源定位系统,该系统在军事上的应用受定位精度、范围影响有一定的局限。

随着北斗系统的逐步发展,从区域有源到区域无源,定位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北斗在军事领域上的应用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