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阅读(附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635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内阅读(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内阅读(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内阅读(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内阅读(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内阅读(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内阅读(附答案).doc

《课内阅读(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内阅读(附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内阅读(附答案).doc

-7-四上课内阅读训练姓名:

一、《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

1、作者是从(形状 )、(颜色)、(声音)这三个方面描写潮水的,按照从( 远 )到(近 )的顺序描写。

2、这两段话运用了很多比喻,把潮水的声音比作(闷雷滚动)和(山崩地裂);把白浪比作(白线)、(白色城墙)和( 白色战马)。

3、用“           ”划出描写人群的句子。

4、这部分内容主要写   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三、《鸟的天堂》

(一)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              )。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       ),到处都是(       )。

大的,(     ),(      ),有的(                     ),有的(                   ),有的在(                 )。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     )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      )。

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用掌声一吓,又(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ing  xi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2、 写近义词   静寂------- 静谧、宁静   热闹-------喧闹   应接不暇--------目不暇接  空闲

3、选择正确的读音      兴奋   (√xīng   xìng)

4、这两段话讲的是什么意思,写在横线上  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

               

(二)我们的船渐渐(逼近  靠近)榕树了。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zhū  zū)大树,枝上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shù)。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chuí  shuí)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表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cù  zù)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èng  féng)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ì  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段话选自   《鸟的天堂》  ,作者是      巴金    。

                 

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画出正确读音。

2、我会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

3、写出下列的近义词。

(3分)

      渐渐( 慢慢)      似乎( 好像 )       颤动(抖动、震动 )

4、第一自然段作者从  树枝  、   树干    、  树根  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

作者是按照   由远到近   的顺序来观察。

5、你从划线句子体会到什么?

    榕树十分茂盛,充满了生命力。

                

6.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赞美/赞叹)的语气。

(1分)

7、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赞美之情。

   

六《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       )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        )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1、在短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词。

2、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地描写的。

一、形状,我是从(蜗牛的触角、小圆片、蛟龙的爪子)等词语感受到的。

二、动作,我是从(触、巴、拉、贴、爬)等词语感受到的,   三、颜色,我是从( 嫩红、灰色 )等词语感受到的。

3、文中有句比喻句与众不同,请你仔细找一找,并且用“     ”划出来。

七、蟋蟀的住宅

(一)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  废)(  工功)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 这一片断所在的课文选自法国作家 法布尔 创作的 《昆虫记》  。

1、选择正确的读音     洞穴(xue  xue)

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生字,用上√。

3、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优良------  优异    温和------ 温柔、温顺    舒服--------舒适

反义词:

      隐蔽---(暴露)       慎重---(随便)

    4.联系片断内容,想想从哪两个方面能看出蟋蟀是“不肯随遇而安”的。

(1)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 

(2)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自己一点点挖掘

(二)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 光滑)------(粗糙 )    (平坦)------(倾斜)

我还会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 吵闹 )    简朴——(奢华 )    简单——( 复杂)

2、这段话是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写的。

3. 请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4.这两段文字是按照由外 到 内 的顺序介绍蟋蟀住宅的。

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5.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工程?

(2分)               

     答:

因为蟋蟀的住宅经过慎重选择,住所向阳、隐蔽、能排水、大小适宜,简朴、清洁、干燥、卫生;蟋蟀用来修筑住宅的工具十分柔弱,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

         

6.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

蟋蟀的住宅很               ,很              ,还很           。

我觉得蟋蟀真

                                                         !

十三《白鹅》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      写近义词、反义词。

(4分)

近义词:

    傲慢——(高傲  )          急速——(急促 ) 

从容——(  镇静  )          毫无相让——(互不相让  )

反义词:

    急速——(  缓慢  )          局促不安——(心安理得)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划出来。

(1分)

3.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  傲慢   的特点,如:

用鸭的   步调急促  与鹅的     步调从容    进行对比。

 

十五《 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

她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把老鼠等出来(    )!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它若是不高兴啊,(    )谁说多少好话,它(    )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猫》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

…………………(√ )

(2) “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

………………( ×)

(3)“小猫贪玩,一天一夜不回来。

”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厌恶之情。

………………(× )

(4)“小猫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这句话用“非……不可”来说明小猫很勇敢。

   ( × )

2、请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说它老实( 忠厚 )吧,它的确( 确实 )有时候很乖。

(2)它若是(假如/倘若)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4、“古怪”的意思是( 奇怪 ),作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出猫的古怪的。

说猫既(老实)又(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

表面看起来作者是(讨厌)猫的,其实是表达了对猫的( 喜爱 )之情。

5、用“~~~ ”画出写猫贪玩的句子,用“﹍﹍”画出写猫尽职的句子。

6、读读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屏息凝视”让我们感受到猫的(认真、专注);从“一连几个钟头”让我们感受到猫的(耐心);从“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让我们感受到猫的(决心)。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的确—(  确实 )  古怪—(  奇怪  )  呼唤—(呼喊)

实在—(确实     )  任凭——(无论、听凭 )

8、请把下面的句子改成用肯定的意思说。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

                

9、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十七 《长城》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       )、(   ),没有(          ),就靠着无数的(        )无数的(       ),一步一步地抬上这(      )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在原文的括号里填上词语。

(6分)

2、作者以(搬运条石)为例,从四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