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6276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Word格式.docx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资源学》考试重点复习版Word格式.docx

领土、领空、领海。

土地的概念要狭窄一些,海洋不包括在土地范围之内。

土地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国土是一个政治概念,二者是在不同层面上作出的不同定义。

(4)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

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

3土地的特性(填空)

1)资源特性:

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有限性、不可代替性、多功能性

2)资产特性:

商品特性、产权特性、不动产特性、增值特性

4、土地的含义:

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

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简答)

5、土地科学学科体系

主要二级学科包括:

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学,土地管理学

四者关系:

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是土地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土地利用是目的,是为了持续发展生产并持续获取需要的各类产品;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达到土地利用目标而采取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管理措施的手段。

6、有关土地资源学的理论(填空)

土地资源伦理观,土地资源系统理论,土地资源过程理论,土地资源价值理论,土地资源辩证理论,土地资源产权理论

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1、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填空)

1)自然要素:

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

2)社会经济要素: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v社会、技术、经济有哪些要素:

影响土地资源社会属性的因素人口、土地制度、社会需求、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

影响土地资源经济属性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等;

影响土地资源技术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

2、气候要素:

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量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风等)。

3、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填空)气候要素是地带性因素

光照和热量的三大指标:

光照强度、长度、时间

3、根据降水变化全国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填空)

4、填空)衡量热量的指标:

(1)温度:

≥0℃温度:

一般代表了耐寒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如春小麦(春小麦适宜在无霜期为120天~150天,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2600℃~3400℃的冀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种植)。

≥5℃、≥10℃、≥15℃。

(2)积温:

连续大于等于某一温度(0℃、10℃)起到连续小于等于某一温度(0℃、10℃)止的时期内每天平均温度的和,称某一温度的积温。

相似的积温在不同地区存在不等效问题

●农业常用≥10℃积温。

一般代表了喜温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如玉米、棉花。

二者的积温数分别代表现两种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度的选择和适宜性。

我国平均为1600-9000℃。

(3)无霜期:

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

它与温度生长期有关,但是两者并不相同。

v农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

≥0℃——农耕期。

土壤开始解冻,田间作业开始。

耐寒作物(春小麦、莜麦、马铃薯等)

≥5℃——喜凉作物的起始温度。

喜凉作物(柑橘、油茶等)

≥10℃——喜温作物的起始温度。

喜温作物(米、棉花等)

5、降水量的空间变化(填空)

400mm等降雨量线——自大兴安岭起,经通辽、张北、呼和浩特、榆林、

兰州、玉树、那曲、日喀则。

以西、以北为牧区,以东、以南为旱作农业区

800mm等雨量线——东自青岛起,向西到淮北,然后循秦岭经川西到青藏高

原东南角。

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

6、土地地貌指标:

海拔高度是划分地貌类型的重要指标(填空)

7、地学要素为区域性因素,主要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了重新的组合分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7、植被的生态环境效应(简答)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保护环境(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1、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植被是二氧化碳贮存库和调节器,释放氧气;

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

降低噪声,达到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资源污染。

2、防风固沙,改良土壤

•降低风速、改变风向与风沙流结构,林网内的沙尘减少80%,大气混浊度降低35%。

改良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粉粒和粘粒,改善土壤结构,形成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与肥力特征。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截留大气降水,减缓水滴的下降速度,减轻降水对地表的激溅侵蚀,减少地面径流。

同时,植被增加了地表的粗糙度和对地表的保护,加强了土粒之间的固结程度,使地面径流流速降低,土壤人渗增加,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地下径流量,削减洪峰流量,增加枯水期流量,减轻土壤侵蚀强度。

2.地表水系是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水体的水分。

9.森林土(发育完善):

有机物残落层、腐殖质表土层、沉淀心土层、母质层。

耕作土(比较完整):

耕作层、犁底层、母质层。

坡地没有犁底层和心土层。

10.(记住)有明显的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热量)、经度地带性(降水)和垂直地带性(温度、降水)。

11.生物多样性:

狭义: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广义的还包括景观多样性。

12.(记住)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其中的生境主要是指构成生态系统要素之一的无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及水文等。

它不仅是生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形成的基本条件,而且生境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3.(掌握、重点)生态系统是特定区域中的全部生物和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或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

或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温度、湿度、土壤、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等)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14.地表水系是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水体的水分。

15.土壤要素特征A、土壤剖面及理化性状B、土壤的综合性状综合(a土壤肥力:

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的含量和组分b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的含量、土壤水分的排泄与补给c土壤的适宜性)C、我国土壤的分布

16.土地报酬递减律:

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律的作用,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入劳动和资本,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就会递减的现象。

第三章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

1、土地分类、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土地类型演替的概念

土地分类:

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研究土地的综合属性差异、空间分布规律等,并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作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归并,从而划分出若干土地类型。

土地类型:

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

土地资源类型:

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土地类型演替:

是指土地类型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地理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当各种自然,人为因素作用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或作用时间到达某一时段时,土地类型属性发生变化的过程,由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

演变的过程,或一种土地类型被另一种土地类型所替代的过程。

2、土地类型演替的分类:

根据演替原因分为:

自然演替、人为演替;

根据演替性质分为:

时间演替、空间演替;

根据演替过程分为:

节律性演替、非节律性演替;

根据演替方向分为:

正向演替、逆向演替

3、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辨析题

(1)基本概念

(2)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源于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3)土地类型的划分是一种自然资源的分类,划分依据主要是土地的自然属性;

而土地资源类型的划分依据除了考虑土地的各种自然属性外,更强调根据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集中体现在其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上的综合差异性而进行分类

(4)土地类型分类的结果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基础。

(5)土地类型强调综合属性,土地资源类型强调可利用性和利用价值,土地类型包括了土地资源类型。

相同的土地类型应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适宜性等。

4.土地类型命名法(填空)

(1)植被+土壤+地貌命名法,三命名法。

如针叶林漂灰土山地;

植被(土壤)+地貌命名法,如草灌丘坡地、黄红壤山坡地;

地貌命名法,如丘陵、山地等。

(2)群众习惯的名称。

川地、塬地、梁地、沙田、围田、坑田等

(3)利用方式+覆盖特征命名。

耕地、林地、牧草地等

(4)用地名+土地类型命名.以澳大利亚、英国为代表。

如澳大利亚的“纳珀比土地系统”或“沃伯顿土地系统”

4.土地类型的数量结构:

是指在某个区域内包含哪些土地类型,它们各占多大面积比例,即某区域与同级各种土地类型组成比关系.

常用如下一些数量指标来表示:

1)面积比2)频率比3)分异度4)多样性指数5)优势度

3、国外土地类型分类系统

前苏联:

把景观作为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最大一致性的自然区划单位。

其景观形态单位分为三级:

地方、限区、相。

澳大利亚:

土地系统,土地单元,土地点

英国:

土地系统,土地面,土地素

4、我国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及依据:

土地纲:

以影响土地地带性分异的水、热、气候因子组合特征为分类依据,具体指标为>10℃积温和干燥度。

土地类:

在土地纲内具有相同地貌类型的一类土地,其分类以综合反映大中地形和岩性类别的地貌类型为依据。

土地型:

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土地分类单元,在土地类内具有相同小地貌、土壤类型(土类或亚类)、植物群落的一群土地.以小地貌类型、土类或亚类、植物群落或利用方向作为分类依据。

土地相:

具相同景观(地形;

岩性、土壤、水文、植被等相对一致的一组土地,根据土属类型、植被种群或利用方式差异划分。

土地面:

土地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是具有相似生产潜力的一片土地,分类依据为土种、坡度、坡向等。

5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1)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