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5640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

能力目标:

能够辨别植物的茎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它的特点辨别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情感目标:

在相互的合作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和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

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

1、导入:

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我们早已不在陌生。

今天。

我们也将到校园里去看看,寻找一些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听从小组长的安排;

(2)、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

(3)、认真的观察,及时的做好记录。

3、观察

4、整理汇报:

(1)、“我”观察到的小草

(2)、“我”观察到的大树

(3)、归纳:

你发现小草的茎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吗?

5、认识:

像蟋蟀草一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

像玉兰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比较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6.辨别:

我们常见的植物中那些是木本植物?

那些是草本植物?

二、活动二:

给植物分类

1、导入:

认识了许多的植物后,你会从些方面来对它们进行分类呢?

2、观看书中提供的图片,初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分类的标准;

3、小组内讨论分类的标准;

4、根据分类的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5、汇报分类的结果;

6、统计:

全班同学共找到多少种分类的方法?

三、拓展:

认识一些新的植物

绿藻

水绵

肾蕨

苔藓

板书设计:

小草和大树

草本植物:

蟋蟀草……

木本植物:

玉兰树……

其他分类的标准:

根、叶、花、种子……

第2课植物博览会

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沟通。

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学生自己筹办一个植物博览会。

课时安排:

2课时

材料与工具:

1、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

2、布置展览台。

教学活动:

活动1参观植物博览会

活动过程:

1、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2、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

如:

经济作物、食用植物新品种、观赏植物等

提问:

虞金香、构骨、马尾松、大豆、猪笼草、金灯藤、蔬菜温室大棚、含羞草、银杏、耐储存的转基因番茄、珙桐这些植物应该把它们分别放在哪个展台上展示?

小结。

活动2筹办植物博览会

1、学生讨论如何筹办植物博览会。

提示:

(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展览的内容。

(2)根据展览的内容,进行小组分工,相互协作。

(3)在室外单独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安全。

(4)布置各部分展区时,要有条理,尽可能作到设计新颖、美观、主题突出。

(5)结合展览内容,写出解说词。

2、学生绘制一个展览的预示图。

3、学生开始用所搜集的资料来布置展览会。

拓展活动:

让学生把展览后的资料分类存档。

1、提问:

如何保存资料?

2、怎么样保存资料科学些?

课后记:

第3课鸟类动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能从外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

2.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3.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4.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5.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

能相近。

二、教学重点:

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

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四、教学过程:

平时见过哪些鸟?

2、学习新课:

A、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

2.能从不同的角度(主要是外在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等)设计不同的观

察项目。

3.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

类的特点。

4.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5.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鸟类。

6.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种特征制作的。

1.上课前,出示一些图片、标本,一些鸟类的视频资料。

2.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鸟还有哪些了解。

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的有关鸟的感性认识后,寻找机会自然引发学生提出什么样的动物——这是什么?

鸟,关于鸟类,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3.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常见的鸟,学生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

进行小组讨论

4、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的提示,填写观察到的每种鸟的形态特征。

及学生发现的感兴趣的其他内容。

5、引导学生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特征,最终形成共识,明确鸟的共同特征。

6、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

哪些动物不是鸟?

B、鸟喙与取食

1.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2.能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

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

4.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5.能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不同看法。

1.本活动因为是趣味性活动,可不必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

(典型的鸟喙不一定非选教材上的四种,当地典型的鸟应优先考虑。

只要

能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鸟喙与其取食方式是相适应的即可。

2.准备模拟食物时尽可能选取易找到的物品,还可以有别于教材提供的材料。

如木棍洞可以用泡沫块打洞代替,钻孔留下的泡沫甥料粒刚好也要用到;

橡皮虫可用细小的纸团代替;

硬纸剪成的兔子要固定在木板上。

3.活动时可让学生分别观察鸟喙及几种工具的特点,然后再将不同的鸟喙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对应起来,在教材上可用直线将它们连接。

4.根据教材上的提示步骤做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时争取让每个人都有一次体验的机会,为确保实验数据的可比性,要提醒学生注意计时的准确性,注意不能随意改变“食物”的摆放位置。

记录时兔子以块为单位,其他以粒为单位。

5.把自己组的结论填写在表格下面,内容不强求统一。

引导学生将取食的物品与实际环境中的食物对应起来。

6、说一说——要想又快又多地“吃”到某种食物要选取哪种工具最方便,为什么?

7.阅读科学在线,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问题的不同看法,意识到对鸟进化的问题还在继续研究。

8.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收集更多种类动物的图片、标本及相关资料。

C、小结:

1、鸟类的共同特征:

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蝙蝠、猫头鹰属于哺乳类,蜻蜓、蝴蝶属于昆虫。

2、不同鸟喙与工具的对应关系:

北美红雀(尖头钳子);

鹈鹕(汤

匙);

沙锥鸟(镊子);

秃鹫(起钉器)。

D、作业:

课后继续收集更多种类动物的图片、标本及相关资料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1、经历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过程,获得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2、按照一定特征对动物分类,知道动物的相同之处。

3、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乐于讨论,从而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

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的过程。

学生对动物特征进行归类并抽象成概念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除了鸟类以外,还有哪些种类的动物?

每类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1、观察15页的图片

你认识这些动物吗?

请你介绍其中一种动物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法。

2、学生观察图片,汇报

3、小组讨论:

根据动物的特点,自己制定标准,给以上动物分类,并做好记录。

类别

包括的成员

4、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5、讨论:

哪种分类更合理?

理由是什么?

三、了解科学分类方法:

1、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分类的呢?

我们来进行一个活动。

2、活动:

摸脊柱

两个同学一组,相互摸一摸后背中间,你发现什么?

(有一节一节的骨头)

这叫做脊椎骨,它一节一节的组成脊柱。

3、讲解:

科学家根据有无脊柱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四、猜一猜:

两人一组,其中一人任选一张动物卡片,不让对方看到,只能用“Yes”或“No”回答对方提问,对方围绕动物特征提问猜测,用较少的问题在最短时间猜出动物名称。

五、作业:

思考:

科学家的分类还能继续分下去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分类的?

我们来看看。

二、区分更多的动物:

1、小组研究:

根据自己的理解,在18页各类动物的分类圈中补充更多的动物

2、小组汇报结果

各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将19页各类动物的特征的序号填入上图相应的位置。

5、对照各类动物的特征,检查在分类圈中填写的动物是否正确?

三、阅读科学在线

四、作业:

收集各种动物的分类资料。

种类繁多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

昆虫……

动物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第5课细菌和病毒

教学目的:

1、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细菌和病毒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细菌、病毒的危害和作用。

一、导入:

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中,除了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外,还有一些极其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就是细菌和病毒。

二、寻找细菌的特点:

1、提问:

与常见动物和植物相比,细菌有哪些特点?

2、有关细菌的问题卡

(1)身体大小有什么特点?

(2)生活在哪儿?

(3)怎样繁殖?

繁殖的速度如何?

3、将细菌的特点以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在自己设计的图表中

三、细菌、病毒的害与利

1、说说自己曾经患过的疾病,并记录在21页表中

所患疾病

主要原因

2、判断自己所患的疾病中哪些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

3、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才能表现生物活性。

4、总结细菌、病毒的危害

细菌:

腐生细菌可使食物腐败,一些致病菌可使人得病(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肺炎菌使人得肺炎,结核菌使人得结核病)

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肝炎病毒、鸡瘟、牛瘟、人的脊髓灰质炎、烟草的花叶病、口蹄疫病毒

5、找出细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例子

制酸牛奶要用乳酸杆菌

制醋要用醋酸杆菌

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的细菌,它能产生氮肥,就像化工厂一样,对农业和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