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5549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docx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修改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指的是任何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以同种货币表示时价格都相等。

购买力平价:

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国际收支:

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的系统记录。

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社会无差异曲线:

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较高的曲线反映较高的满足程度,较低的曲线反映较低的满足程度。

社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负,而且互不相交。

需求偏好相似论:

林德于1961年提出,认为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

该国将会进口国内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少数人所需要的那些商品。

根据这种“相似偏好”或“重叠需求”的假设,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

边际替代率:

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一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移而下降。

罗伯津斯基定理:

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关税配额:

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在一定时期内,规定一定数额的进口配额,对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这实际上限制或禁止了超过配额以外的商品进口。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国使用期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产业内贸易:

指一个国家既出口同时又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一产品的中间产品的贸易现象称为产业内贸易。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特定要素:

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生。

(T)

41、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中,贸易导致专业化。

(T)

42、仅用于一国出口产业的特殊设备拥有者,将因该国从自给自足转向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

(F)

43、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F)

44、美国的国际收支表示在一个给定年份内美国与其他国家之内的美元流动。

(T)

45、如果一家美国汽车销售商同意用日元支付3个月后进口的汽车款,它应该在远期市场通过卖出日元进行套期保值。

(F)

46、货币贬值是一国政府做出的降低本国货币交易价格的决定。

(T)

47、在金本位制下,一国的高利率和资本流入将有助于该国自动调整国际收支赤字。

(T)

48、一国往往需要利用官方储备资金支付商品贸易赤字。

(F)

49、从短期来看,随着国内需求增加,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要快于配额。

(F)

50、随着成本递增或者边际生产率递减,各国将更加专业化于生产出口产品,因此机会成本随之下降。

(F)

51、大小不相等的两个国家进行贸易时,大部分贸易收益将流向较小的国家。

(T)

52、美国法律对汽车尾气排放的严格限制给予了日本汽车相对于美国本土汽车的生产优势。

(F)

53、由于关税的收入效应由政府获得,而配额的收入效应被出口企业获得,因而对进口国来说,配额造成的福利损失往往大于关税。

(T)

54、普惠制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

(F)

55、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都属于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而非静态效应。

(F)

56、如果美元价格从110日元下降到100日元,美元将对于日元贬值。

(T)

57、破坏稳定的投机将引起外汇汇率更加激烈的波动。

(T)

58、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赤字国通过减少货币供给降低国内价格水平。

(T)

59、国际收支是国际债务余额的另一种叫法。

(F)

60、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和国家来说,沿无差异曲线移动,其边际替代率是不变的。

(F)

61、如果关税提高到足以阻止所有进口商品,那么其收入效应将很显著。

(F)

62、采取国际差别定价的出口企业进行的是掠夺性倾销。

(F)

63、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约定对非成员国进口产品征收等额关税。

(F)

64、从日本进口汽车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的借方。

(T)

65、如果市场预期美元标价的资产回报率较高,美元将升值。

(T)

66、日本居民为赚取高额利息将钱存入美国银行应该记入国际收支短期资本帐户的贷方。

(T)

67、进口配额对进口产品实施数量上的限制。

(T)

68、在要素禀赋论中,如果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T)

69、共同市场允许自由贸易以及资本和劳动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

(T)

70、两国进行贸易时,贸易条件均衡等于较小国家贸易前的现行国内价格比。

(F)

71、要素禀赋理论推测贸易将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下降。

(F)

72、持续性倾销通过减少国外竞争者增强本企业支配市场的能力。

(T)

73、如果德国的利率高于美国,则马克将在远期市场上贴水卖出。

(T)

74、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

(F)

75、与关税不同,配额并没有导致进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上涨。

(F)

76、一国往往需要用经常账户盈余来改善本国的净债务状况。

(T)

77、反补贴税通过抵消国外出口补贴优势促进了公平贸易。

(T)

78、里昂惕夫悖论是指工业化国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F)

79、如果关税使国外生产商大幅降低出口价格,那么大国可能会因此收益。

(T)

六、简答题

1、简述进口配额和等效的进口关税存在的差别。

答:

1、配额的租;2、对于给定的进口配额,当需求增加时,会比等效的进口关税导致更高的国内价格和更多的国内生产量;而对于给定的进口关税,当需求增加时,会比等效的进口配额导致更高的消费量和进口量,而对国内价格和国内生产量的影响较小。

3、进口配额对实施配额管制的国家的国内市场结构有重要的影响。

进口配额能将潜在的垄断转化成现实的垄断,使得国内工业能完全消除国外产业的竞争。

4、在关税的情况下,要想将进口量限制在一个愿望的水平上,就必须清楚地知道国内进口替代商品的供求弹性,而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在进口配额的情况下,则一定能将某种商品的进口限制在愿望的水平上(即配额的水平上)。

4、作图说明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答:

6、简述H-O理论的前提假设。

答:

1、贸易中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种商品(X与Y),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

两国在生产中都使用相同的技术。

2、在两个国家中,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

3、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两国需求偏好相同。

4、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6、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7、两国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

8、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7、简述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造成的影响。

答:

长期内: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短期内:

特定要素模型。

9、简述造成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答:

国际收支差额:

顺差国的货币需求↑;2、相对通货膨胀率:

贬值;3、相对经济增长率:

视力量对比而定;4、相对利率:

国际游资流向利润高的地方;5、外汇市场干预:

中央银行买卖外汇;6、市场预期心理:

SixthSense;7、国际储备:

储备多,汇率↑。

10、作图说明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答:

12、什么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国际贸易是如何使得两国要素价格出现均等的?

答: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各贸易参加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利息、地租、工资)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即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

这样一来,国际贸易就成为了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品。

均等化过程:

假设有A、B两国,A国劳动力资源丰裕,但缺少资本,故工资较低,而利息率较高;B国资本丰裕,但缺乏劳动,故利息率相对较低,而工资较高。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

A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B国应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经过分工和贸易后,各国经常大量使用本国丰裕要素进行生产和出口,从而使这类要素价格日趋上涨;同时,由于各自不断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外国商品,将使本国这类要素的价格不断下降。

这样,就会使A国的劳动工资不断上升,资本利率不断下降,B国的资本利率不断上升,工资不断下降,以致于逐渐拉平两国在国际贸易前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使之均等化。

16、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请列举至少四种理论对此观点进行解释。

答:

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显示,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出大约30%。

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检验结果与H-O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

理论解释:

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偏好论、自然资源说:

里昂惕夫使用的是两要素模型,忽视了其他要素如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影响。

人力资本说:

工人拥有的能够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教育、工作培训、健康状况等一系列形状。

R&D学说。

要素密集度逆转观点的解释。

17、什么是相同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通常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这样的产业内贸易?

答:

相同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是指完全可以替代的商品之间的贸易。

这类商品具有很高的需求交叉弹性,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偏好完全相同。

通常这类商品是以产业间贸易的形式出现的,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1)国家大宗产品,如水泥、木材、玻璃和石油的贸易,如中国南方进口水泥,而北方出口水泥以减轻运费负担;

(2)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等;

(3)转口贸易,同类商品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和出口项目中,当然就称为产业内贸易;

(4)相互倾销。

不同国家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往往会采取倾销的手段在对方国家市场上出售这类产品,这也是一种产业内贸易。

(5)季节性产品贸易,如季节性瓜果的进出口。

(6)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25、什么是特定要素模型,试将其与要素禀赋论进行比较。

答:

特定要素的定义。

比较:

特定要素模型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比,前者属于一种短期分析,后者则属于长期分析。

这一模型,从特定要素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在短期内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即国际贸易会提高出口部门的资本(特定要素)实际收入,降低进口替代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而对劳动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

这一模型对人们认识贸易政策的制定有非常有益的启示。

而要素禀赋论则认为,长期来看,国际贸易将降低一国稀缺要素所有的收入,提高一国丰裕要素所有的收入。

26、什么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请简述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

所谓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指,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由44个国家参加会议,并商定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主要内容:

本位制度:

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用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

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干预市场的金价。

汇率制度: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各国不能随意改变其货币平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允许的汇率波动度为正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