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3903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蒸发食盐水

D.加热液体

6.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7.已知一种氯原子,原子核内含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则该氯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B.35C.18D.17

8.当人体内缺少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佝偻病B.贫血病C.夜盲症D.坏血病

9.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是

A.蔗糖B.食盐

C.小苏打D.食醋

10.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质量比为2:

1

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

2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

℃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

℃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溶液质量不变

C.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b

D.将

℃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2.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相等

二、填空题

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春天到了,小红和家人准备回老家探亲。

一早出门前,打扫卫生时用到了消毒液。

(1)消毒液成分中,______________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网上查阅到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烧碱溶液中可制取消毒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4.踏青时,发现农民用到“波尔多液”防治葡萄生长过程中的病害,它由硫酸铜、氢氧化钙和水混合配置而成。

(1)波尔多液属于____________(填“A”纯净物或“B”混合物)。

(2)氢氧化钙的俗称是__________。

(3)“波尔多液”在配置和施用过程中不宜与铁器接触,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干黄花无毒,而鲜黄花有毒,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秋水仙碱。

纯秋水仙碱易溶于乙醇,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

(1)秋水仙碱的乙醇溶液中,溶剂是_______。

(2)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6.下午和小朋友们游玩时发现一个神奇的魔术:

吹CO2点火:

将一团脱脂棉摊开呈圆状,放在干燥的砖块上。

取1—2药匙固体过氧化钠(Na2O2)置于脱脂棉的中间,然后用镊子将棉花对折、包起来。

通过细管向棉花团内的过氧化钠慢慢地、连续地通CO2。

过一会儿,脱脂棉便燃烧起来。

(1)请完成方程式:

2Na2O2+2CO2=_________+O2↑。

(2)该实验证明脱脂棉燃烧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于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1)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有_____(填序号)

(2)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操作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可供选择的实验基本操作;

三、科普阅读题

18.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一直在260-280ppm范围内波动(1ppm等于百万分之一),但自工业化以来这个数字就开始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接近400ppm。

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对于这个议题,主要有“隔离”和“资源化利用”两种对策。

隔离就是利用吸收或吸附的技术提升二氧化碳的浓度,然后打入海底或地层内永久保存。

资源化利用则是把得到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当做一种原料或化学品来使用。

海洋是可以储存CO2的地方之一,因为CO2能溶于水。

科学家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于计算从2000年开始,将CO2注入到海洋中的三个不同深度(800米、1500米和3000米),若干年后,仍能储存的CO2百分数。

模型的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德国已经成功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因、植物香精等。

当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

总之,二氧化碳的“隔离”和“资源化利用”,就是为了使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和消耗量至少达到平衡,使地球不再继续暖化而威胁到人类生活与安全。

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将CO2储存在海洋里,体现出的二氧化碳性质是______________。

(利用方程式回答)

(2)香兰素由______3种元素组成。

(3)从香兰素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提取香兰素是_________变化(填“化学”或“物理”)

(4)根据图2分析,影响海洋中存储二氧化碳比例的因素有___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排放的CO2对全球没有任何用处

B化石燃料来源于活着或最近才死亡的植物体

C降低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总量的一个方法是用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超临界CO2流体和普通CO2气体化学性质相同

四、流程题

19.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2.1×

1015t,可用于生产金属镁,目前世界生产的镁60%来自海水。

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1)沉淀槽中的化合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电解槽中发生反应为:

MgCl2

Mg+Cl2↑,若制得24kg金属镁,至少需要MgCl2的质量为______kg。

(3)请写出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在上述流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

五、实验题

20.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A装置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现准备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燃烧的实验使用,选择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收集氧气便于直接做这个实验。

(2)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火柴放在玻璃管_____(填“a”或“b”)端,如果火焰熄灭.则收集满了。

2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I.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于玻璃管的零刻度位置。

II.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

III.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

(1)实验中加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结束后,玻璃管内水面最终到达刻度线_____(填数字序号)处。

(3)实验操作I、III中,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的目的是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2.柠檬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柠檬酸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在室温下,柠檬酸为无色半透明晶体或白色颗粒,有微弱腐蚀性。

加热至175℃时它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柠檬酸为食用酸类,可增强体内正常代谢,适当的剂量对人体无害。

在某些食品中加入柠檬酸后口感好,并可促进食欲。

虽然柠檬酸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它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进行实验)

I.柠檬酸遇洗衣粉

(1)取少量洗衣粉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1-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洗衣粉溶液显________性。

(2)把柠檬酸溶液倒入洗衣粉中,产生大量气体形成了洗衣粉泡沫逐渐膨胀并溢出了烧杯,同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经测定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洗衣粉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II.柠檬酸除茶渍

将内壁附着较厚茶渍的茶杯放入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现象如下表。

柠檬酸溶液浓度

0.1%

1%

5%

10%

茶渍的变化

无明显变化

棕黄色边缘部分减少

棕黄色大部分消失

棕黄色全部消失

(3)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I.柠檬酸除水垢

将大小、质量相同的水垢块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进行实验,现象如下表。

编号

实验

 

20℃50mL5%柠檬酸溶液

50℃50mL5%柠檬酸溶液

100℃50mL5%柠檬酸溶液

50℃50mL10%柠檬酸溶液

水垢块质量/g

实验前

10.0

10分钟后

5.6

2.3

(解释与结论)

(4)实验III中,通过对比①、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5)实验III中,得出“柠檬酸溶液浓度越高除水垢效果越好”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反思与评价)

(6)结合资料和相关实验,谈谈你对使用柠檬酸的建议:

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2.C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正确;

D、酒精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水果香味的分子通过运动能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能闻到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与分子体积、质量的大小,分子间的间隔等无关。

故选B。

4.D

【解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A、H2CO3是由氢、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O3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C2H5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S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点睛:

抓住氧化物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B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A、滴加液体药品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于容器口的正上方进行滴加。

正确;

B、倾倒液体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错误;

C、蒸发食盐水时,用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