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237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docx

神农架林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神农架林区

“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神农架林区旅游委员会

二○○五年六月

 

编制依据:

1、神农架旅游总体规划(1999-2010)

武汉大学

2、神农架林区“十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3、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15)

华东师范大学

4、湖北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

5、关于加快旅游业化发展进程的决定(神发[2005]1号)

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

6、关于深度开发旅游产业打造原生态国际旅游品牌的讨论纪要([2005]1号)

神农架林区党委

7、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推进“一园四区”建设而努力奋斗(谭徽在同志在林区党委九届二次全会上的报告2004年9月12日)

 

一、“十五”旅游业发展情况··························5

(一)主要特点······································5

(二)基本经验·····································9

(三)存在问题····································11

二、“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战略······················12

(一)发展环境及趋势······························12

(二)指导思想·····································14

(三)发展原则·····································15

(四)主要目标·····································16

三、“十一五”旅游业开发思路和区域发展布局···········17

(一)开发思路·····································17

(二)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布局·························18

(三)旅游明星镇建设·······························19

(四)“十一五”重点开发旅游项目····················20

四、“十一五”旅游业市场开发规划···················23

(一)目标市场定位·································23

(二)客源市场开发战略、方针和对策及预测············23

(三)旅游产品促销策略·····························25

(四)旅游形象营销策略·····························27

五、“十一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9

(一)旅游交通规划·································29

(二)饭店设施发展规划·····························31

(三)餐饮发展规划································31

(四)旅游商贸业发展规划···························32

(五)文化娱乐发展规划·····························32

六、旅游环境影响评估与控制规划·····················33

(一)旅游区环境总体评价···························33

(二)生态恢复建设措施·····························34

七、“十一五”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发展规划········34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4

(二)旅游人才培养规划·····························35

(三)旅游科技发展规划·····························36

八、“十一五”旅游业改革与对外开放···················37

(一)改革与对外开放原则···························37

(二)旅游招商引资································37

(三)旅行社改革与发展····························38

(四)国有企业改制·································38

(五)旅游行业协会建设·····························38

九、“十一五”旅游法制建设与行业管理规划···········39

(一)法制建设规划·································39

(二)企业诚信建设·································39

(三)旅游市场秩序规划·····························40

十、“十一五”旅游业加快发展措施····················41

(一)政府主导,合力兴旅····························41

(二)增强旅游管理部门的执法和服务能力·············42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42

(四)实施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旅游业快速发展····43

(五)积极培育旅游产业市场体系·····················43

十一、2010年—2015年旅游发展远景目标··············44

 

“十一五”时期是神农架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也是旅游结构调整、产品转型、产业升级、体制创新“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既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林区旅游业“十五”时期以来所取得成就,又要充分发挥旅游业潜在需求大、发展空间广阔、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实现“旅游富区、强区”的战略目标。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编制“十一五”旅游规划,以指导林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十五”旅游业发展情况

“十五”期间,林区旅游业按照“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建设方针,确立把神农架建成“国内知名、国际一流的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全力培育和打造旅游产业,旅游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主要特点

1、旅游经济保持高幅增长态势。

“十五”期间,林区每年接待的游客量逐年上升,旅游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2000年林区的游客量为30.92万人次,旅游收入为7318万元;2005年预计全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86万人次,比2000年同期增长178.14%;预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8230万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149.11%。

“十五”期间每年的接待游客量递增18.94%,旅游经济总收入递增23.31%,旅游业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逐步实现了从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经济优势的跨跃。

“十五”旅游业发展情况表

年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预计)

游客量(万人次)

30.92

43.91

50.10

50.25

72.18

86.00

旅游总收入(万元)

7318

10291

12204

12208

15079

18230

2、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十五”期间,旅游业每年的增加值年均增长20%,高于同期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6.5个百分点。

2005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产值预计占全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50.7%以上,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11.6%,是拉动林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成为神农架的支柱产业。

3、旅游业行业结构日趋优化。

“十五”期间,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完善配套、快速发展”的原则,建成木鱼、红坪、松柏三个重点旅游经济接待重镇,重点开发和完善神农坛、天生桥、神农顶、燕天、牛场坪等旅游区的建设,推出“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和区内旅游循环线。

全区现有4A级景区3个,旅行社14家,宾馆饭店38家(二星级饭店23家,三星级1家),旅游农庄136家,日接待能力近8000人,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

旅游产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行、娱、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25%提高到2005年的43.46%,旅游餐饮业、宾馆饭店业,旅游交通业、旅行服务业、旅游商贸业和旅游娱乐业等旅游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

4、旅游产品呈现出多样化。

“十五”期间,我区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着力加强景区景点建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累计投资1.2亿元,建设了天燕生态旅游区、中国南方唯一的天然高山滑雪场、天生桥景区,改造提升了神农顶、神农坛、香溪源、红坪等景区,配套建设了木鱼、红坪旅游中心镇。

累计投资2.3亿元,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完成路基改造318.28公里,摊铺油路165.38公里,主干线国、省道及景区道路实现了“黑色化”。

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实现了主要景区的通讯全覆盖。

全区景区于2002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神农顶、天燕、红坪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4年神农架被评为湖北省“十佳景区”称号。

我区旅游产品日趋多样化,宾馆饭店快速发展,旅游设施不断完善,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5、旅游宣传促销取得新突破。

“十五”期间,我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突出生态旅游主题,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联合促销。

以武汉、北京、广东等一级市场的九个办事处为依托,以“穿越神农架”、“山与湖的对话”电视直播、举办神农架国际生态旅游节、滑雪节、举行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报告会、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出《中国神农架野人调查报告》专题片等活动为载体,加大与中国国旅总社、长江海外、长江三峡旅游公司等大公司及“一江两山”旅游区域的联网协作,有重点、有步骤地拓展旅游市场。

到神农架去、游“一江两山”已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向往的热门旅游线路和国内众多旅行社力推的新兴市场。

6、旅游环境整治得到加强。

“十五”期间,全区确定了“一线两点四镇”的旅游环境整治目标和重点,提出了将旅游主干线建成旅游风景线、通达线、安全线、投资热线、优质服务线和经济增长线的目标。

组建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将改善人居环境、旅游环境、投资环境一起抓,建立食品卫生、环境整治、经营秩序、交通安全、服务规范管理的责任机制,采取了对四个旅游接待镇的“四化”整治措施;重点整治旅游景区和居民点的“八乱”现象,力争优化环境,物景和谐;开展景区创4A、饭店创三星、导游创十佳、企业创十强、乡镇创明星等争优创佳活动,整体联动、综合治理,为中外游客创造了“安全、健康、规范”的旅游环境。

7、逐步成为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十五”期间,我区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岗上炼”等多种方式,举办旅游培训班20多期,培训5000余人次。

聘请省内外旅游界的知名专家、教授到林区举办国导和省导资格证培训班13期、饭店经理资格证培训班3期,服务人员培训班5期。

在全区选送了20名导游人员参加全省导游大赛,组织了全区120名人员参加旅行社经理资格证培训学习。

会同林区劳动部门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岗位练兵和持证上岗宣传检查5次,加强了旅游服务技能、职业道德和服务知识的培训学习。

目前全区共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4741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16662人。

其中:

国导人员208名,省导209名,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人员112名,饭店经理资格证64名,服务人员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