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1.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124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1.doc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1.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1.doc

七年级经典古诗文全体默写竞赛试题

一、补充完整下列古诗词及文言文(69×1,)

1、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2、__________,黄叶地,______________,波上寒烟翠。

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无情,______________。

黯乡魂,________,夜夜除非,_______________。

明月楼高休独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__________________,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

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

6、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皆虎之类也,

,何足怪哉?

7、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8、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

9、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

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

10、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

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

11、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

1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其中“天净沙”是,“秋思”是。

这首小令被称为“”。

13、___________________,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________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

15、屠惧,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一狼仍从。

复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隔水疏林几家。

17、《狼》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朝人,别号。

本文选《__________》

18、的季节,___的季节,是那__;同心协力,___,______,带来祝福。

19、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_____向云霄里去了。

二、解释下列红色的字词(9×1’)

1、狼亦黠也,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黠:

顷刻: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前: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布囊其口囊:

5恐栗,为儿恒状。

栗:

6郎诚见完与恩。

诚:

7吏护还之乡。

之:

二、翻译下列文言文(8×3’)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

④、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⑤力上下,得绝。

⑥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⑦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⑧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