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1213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Word格式.docx

《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学期集体备课记录Word格式.docx

活动主题

2.1重力、弹力、摩擦力

活动记录:

教学目标

(1)理解高中学习的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

(2)掌握高中学习的各种力的公式、单位及矢量性;

理解各种力之间的联系.

(3)要求学生做到准确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会把运动物体抽象为正确的物理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对各种力进一步加深理解,要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引导学生正确选取研究对象,掌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一般方法.

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而受力分析又是解决物理问题最关键的步骤,熟练进行受力分析既是本节复习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力的概念的复习

1、分析讲解弹力的有无判断方法

2、摩擦力产生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

(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摩擦力方向。

3、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渗透物理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注重理性思维的科学态度;

二、例题分析

提倡“三多、三少”.“三多”即多做小题,多做小综合题,多做变式型的常见题;

“三少”即少做大题,少做大综合题,少做难题.

三、针对性训练

自我诊断:

错题改正,定期复习,做好标记。

要经常进行错题改正,建立错题档案本.错题不能只抄在本上,就完事了.必须要做定期复习,并且做上标记.一道错题,若第一次复习时做对了,可以做上标记,时间过得长一些再复习,若复习三次做对了,可以做上标记暂时不用管了,以后放寒假、暑假或一模、二模前再复习.

第5周周一第七节课

必修一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速度的改变量的方向一致,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4.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难点:

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

四、教学设计

1.速度的变化量

2.加速度

3.2牛顿第二定律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力学问题

2.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会进行相关的判断

3.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四个性)

2.难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一.定律的内容及理解

相对来说,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学生比较熟悉,但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第二定律的“四性”,如果学生理解存在误区,就会影响其在解题中的正确使用,最好通过具体例子增进学生对该定律的理解。

二.超重和失重

一方面,超重和失重是本节的重要概念;

另一方面,通过超重和失重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计算,可以促进学生对第二定律的理解和掌握,且难度不大,是学生学习该定律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三.例题和作业

由于下一节是第二定律的应用,所以本节的例题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侧重第二定律的理解和简单计算即可,勿涉及复杂模型,以基础题和经典题为主。

作业包括课堂作业(4到5题)和课后作业(达标检测相关练习)。

第7周周一第七节课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一、重点难点

重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规律及重力加速度。

难点: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二、教学手段及方法

启发式教学为主

三、教具学具准备

木尺、铁架台、打点计时器、刻度尺、重锤。

四、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

总结归纳”为教学结构,采用“交流—互动”的探究模式教学。

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课程资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体现物理与社会、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联系。

第9周周一第七节课

4.3圆周运动

1.掌握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相关计算公式;

2.学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问题

3.掌握分析、解决圆周运动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圆周运动的规律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主要是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各物理量的定义式,以及相互关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作为课后检查的重点。

二.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是本节的难点内容之一,首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向心力是效果力,是由其它力来充当的,因此不能画在受力分析图上。

另外,通过若干常见例子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受力分析上的区别。

三.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

可以将圆周运动划分为水平面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的圆周运动,然后分别举例总结出一般规律,如水平面内一般是匀速圆周运动,具体例子有圆锥筒、圆锥摆、转台、车辆转弯等;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非匀速圆周运动,最典型的两种模型是绳模型和杆模型。

引导学生分类、整理,并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第13周周一第七节

选修3-1第三章第五节《研究洛伦兹力》集体备课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从生活中的磁现象、判断规律、应用这三个阶段逐步展开。

教材的前两节让学生开始认识生活中的关于磁和磁场的现象;

然后在第三和第五两节分别介绍宏观安培力和微观洛伦兹力的两个大小方向等重要规律和左手定则;

而最后第四、第六两节分别着重介绍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现代技术应用。

经历这三个阶段的系统化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好关于磁的一些现象规律。

2.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探究,了解洛伦兹力的定义、方向、大小。

能解释生活应用中质谱仪等仪器的原理。

3.教材内容安排

教材首先简单回顾磁场对电流有安培力的作用,而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从而引出猜想安培力和与本节所学的洛伦兹力有一定的联系。

这样的安排,在一定程度是符合知识的建构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搭桥、连线,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更加吸引学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教材的特点

第一,从复习旧知识引入新概念。

新概念往往与已经学习过的概念规律之间存在有机的联系,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已有知识出发,把新概念自然地引出来,也可以创设学习新概念的物理环境。

第二,从物理原理出发,经过简单的引导、联系、类比,得出洛伦兹力的定义,引出相关规律。

教材本身是引导性的作用,对教师的约束较少,有较大的空间自由发挥。

第15周周一第七节

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并能分析和计算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

2.力求掌握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会正确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二、重、难点分析: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特点及一般解法。

三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共点力作用下平衡状态

引导学生回顾、讨论:

什么是共点力什么是平衡状态

教师总结:

(1)共点力:

几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

(2)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一个物体在共点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理论分析推导:

①如果物体受两个力处在平衡状态,我们称之二力平衡。

由实验可知这两个力满足: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我们说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②如果物体受三个力处在平衡状态,我们称之平衡力。

由实验可知这三个力满足:

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2)三力平衡的特点:

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②如果中两个力相交于某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一定过这两个力的交点;

③表示三个力的矢量构成一个首尾相连的闭合三角形。

第17周周一第七节

7.2电场的能的性质

目前物理教学中在学科方法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方法教育,在平日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分数,而要认识到能力和方法是相互渗透的,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就意味着要帮助他们掌握完成某种科学任务的方法。

物理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是以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桥梁。

物理学方法是指物理学的具体科学方法,通常认为有:

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和数学方法六种。

我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教学,重在让学生有对比的观点去学习物理知识。

课中多次用到类比的物理思想,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牵连,能对前面的知识达到灵活的应用,牵带多种方法学习物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举例让学生进行分辨、对比,通过提示、启发、总结,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理解和掌握类比这一研究方法,并能应用到其他知识的学习上,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类比:

是一种逻辑推理,它通过联想,把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