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5104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docx

《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docx

初中语文:

易用错用混的三大组常用成语辨析

初中语文常用成语辨析

一、常见成语误用辨析

1.安土重迁:

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不能理解为“告别家乡,重新安居”。

2.不忍卒读:

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不能用来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3.不胜其烦:

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不能误用为“不厌其烦”(不嫌烦琐与麻烦,形容耐心)。

4.不学无术:

指没有学问,没有能力。

不能在其前面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不能用作动词。

5.不以为然:

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蔑意味)。

易和“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无所谓)相混淆。

6.不知所云:

不知说的是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或空洞。

它指的是说话人。

不能理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7.侧目而视:

贬义词,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不能理解为“目光轻蔑地看”“尊敬”。

8.曾几何时:

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曾经”“不知何时”。

9.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不能理解为“令人不满意或不太满意”。

10.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

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不能用来形容人做事专心,没有听到。

11.处心积虑:

贬义词,千方百计地盘算。

易和“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相混淆。

12.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不能理解为“进入”。

13.鼎力相助:

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

不能用于“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14.独善其身:

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

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15.耳提面命:

褒义词,形容长辈殷切地教导(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

不能用作贬义词。

16.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不能用来形容田园生活。

17.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非自然)。

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观。

与“巧夺天工”同义。

18.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汗牛:

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

充栋:

堆满了屋子)。

不能用来形容人。

与此类似的还有“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19.间不容发:

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不能理解为“空隙狭小”。

20.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

差错)。

不能理解为“没有成功”。

21.美轮美奂: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

高大。

奂:

众多)。

只能用来形容建筑物。

22.名噪一时:

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不能用作贬义词。

23.目无全牛:

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不能理解为“缺乏整体观念”。

24.抛砖引玉:

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只能用于自己。

25.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不能理解为“说话吞吞吐吐”。

26.求全责备:

指对人对事苛求完善(责:

要求。

备:

完备)。

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27.如坐春风:

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与“如沐春风”同义。

与“景物”无关。

28.深孚众望:

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孚:

信服)。

与“不负众望”同义。

易和“深负众望”(辜负了大家的期望)相混淆。

29.身无长物:

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人贫穷。

不能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30.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师心:

以自己的想法为师,指只相信自己)。

不能理解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31.始作俑者:

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不能用作褒义词。

32.首鼠两端:

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

踌躇)。

不能理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3.守株待兔:

贬义词,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不能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34.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理解为“街巷空空无人”。

35.望尘莫及:

形容远远落后。

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相混淆。

36.无所不至:

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与“无所不为”同义。

37.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只能用于夫妻间,与此类似的还有“举案齐眉”“破镜重圆”。

38.炙手可热:

贬义词,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不能理解为“吃香”“走红”。

39.擢发难数:

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与“罄竹难书”同义。

不能用来形容事物多得难以计算。

40.罪不容诛:

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与“死有余辜”同义。

不能理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二、易混淆的成语辨析

1.

不三不四:

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

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

鱼目混珠:

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

洋洋大观:

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

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4.

春风化雨:

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

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

(多指坏事)

5.

蹉跎岁月:

光阴白白地过去,指虚度光阴。

峥嵘岁月: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6.

侃侃而谈:

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

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

五车书)。

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

不能用来形容人。

8.

不动声色:

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儿也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9.

望其项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

形容远远落后。

10.

息息相关:

形容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

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11.

扬汤止沸:

把锅里烧的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

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12.

一发而不可收:

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褒义)

一发而不可收拾:

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

(贬义)

三、近义成语辨析

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

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听者震惊;后者指事件本身使人听后感到惊讶、恐惧。

2.【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含褒义;也指使凶恶的更凶恶,含贬义。

后者比喻帮助恶人,助长恶人的势力,含贬义。

3.【牢不可破颠扑不破】都有不会动摇之意。

前者指坚固得不可摧毁(多用于抽象事物),后者指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裂,比喻永远不会被驳倒推翻(多指理论、道理)。

4.【无所不能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指什么坏事都干。

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后者是贬义词,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6.【迫不及待刻不容缓】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前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后者形容事情(形势)紧迫。

7.【因势利导顺水推舟】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前者为褒义词,偏重指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后者为贬义词,讽刺不坚持原则、随声附和的行为。

8.【肝胆相照披肝沥胆】都有对人真诚之意。

前者偏重指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后者偏重指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

9.【貌合神离同床异梦】都有表面关系密切,实际怀着两条心之意。

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指“离心离德”;后者用于人或国家,偏重指“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前者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对一个人特别注重,一般是有好感;后者指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11.【望梅止渴画饼充饥】都指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前者表示空等、空想却没有实际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色厉内荏外强中干】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

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滥竽充数鱼目混珠】都有以假乱真之意。

前者还可以指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示自谦;后者不指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

14.【络绎不绝川流不息纷至沓来】都有连续不断之意。

络绎不绝:

专指人、马、车、船的来来往往,同时含有“繁盛”之意。

川流不息:

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不能用来形容水流。

纷至沓来:

形容纷纷到来,不仅指人,还可泛指一切事物。

15.【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都有消失之意。

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物或情绪”“具体的事物或念头”“希望、计划或诺言”。

16.【视而不见熟视无睹】都有看见却跟没有看见一样之意。

前者偏重指不注意,不重视,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17.【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有不整齐之意。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大小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8.【不胫而走不翼而飞】都有消息(事情)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之意。

后者还可以指东西突然不见了。

19.【步履维艰寸步难行】都有行走十分困难之意。

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也指创业经营艰辛;后者还可以比喻开展某项工作困难重重。

20.【饱经沧桑饱经风霜】都可指阅历深。

前者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且程度比后者要深一些;后者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21.【耳闻目睹耳濡目染】都有耳听眼看之意。

前者强调亲耳听见,亲眼看见,突出事情的真实性;后者强调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22.【背道而驰南辕北辙】都有彼此相反之意。

前者指不同主体间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是主观意愿上的背离或相反;后者指不同主体间或同一个主体的不同方面背离或相反,不是主观意愿上要背离,而是由某种误差导致的。

23.【不堪设想不可思议】都有不能想象之意。

前者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后者指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24.【信口雌黄信口开河】都有随口乱说之意。

前者语意较重,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

25.【大海捞针海底捞月】都有白费力气之意。

前者比喻目标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比喻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只是白费力气。

26.【呕心沥血处心积虑】都有用尽心思之意。

前者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后者强调“蓄谋已久”,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27.【趁火打劫浑水摸鱼】都有乘人之危攫取不正当利益之意。

前者有欺骗的倾向,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后者比较直接,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捞取利益。

28.【心满意足称心如意】都有如意之意。

前者侧重于涉及的愿望得到满足;后者侧重于涉及的人、事、物符合心愿。

29.【承前启后承上启下】都有承接前面,引出后面之意。

前者侧重于承接前代并启发后代,多指学术、事业方面;后者侧重于上下级的连接作用,多指写作上的顺序。

30.【胡思乱想痴心妄想】都有不切实际之意。

前者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地瞎想;后者指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含贬义)。

31.【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都有受挫后重新聚积力量之意。

前者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重新聚积力量,准备再干;后者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32.【惨无人道惨绝人寰】都可形容非常狠毒残暴。

前者指没有人道的残酷事情;后者语义更重,形容酷刑、屠杀等造成的严重悲惨后果。

33.【粗心大意粗枝大叶】都有做事不认真细心之意。

前者指做事马虎;也比喻遇事欠思虑,不严谨。

后者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形容一个人不细致,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