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必修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50802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必修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必修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必修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必修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必修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必修文档格式.docx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必修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必修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必修文档格式.docx

人地关系

原始的平衡关系

开始出现不协调;

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人地关系思想

崇拜自然:

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把自然现象及其影响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

改造自然:

以天命观、有神论为主宰,但是人类对人地关系还是有了科学的萌芽

征服自然

环境问题

很少,主要是生物资源破坏和物种灭绝

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种类增加,分布扩大,程度加深;

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从局部扩展到全球

人地关系理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定胜天论(人类中心论)

思考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自身、环境及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从人类发展需求出发形成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3)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

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

(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

①产生: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②表现

(2)环境污染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表现: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3.环境问题表现形式的地域差异

(1)聚落

(2)国家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实质:

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原则: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经济增长吗?

答案 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因而只能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方面。

探究点一 环境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下图所示为“人类与环境相关模式图”。

(1)说明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

(2)人类在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哪类环境问题?

是如何产生的?

(3)人类将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向环境排放的过程中会产生哪类环境问题?

(4)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三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具体表现主要有哪些?

答案 

(1)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①②所示),通过消费活动以废弃物的形式把物质和能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③④所示);

人类作用于环境(箭头⑤⑦所示),环境又把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箭头⑥⑧所示)。

(2)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3)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污染。

(4)环境污染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1.环境问题的产生

从产生的机理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更新再生速度;

二是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废弃物,并且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的表现

(1)资源短缺

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造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的短缺。

(2)生态破坏

具体内容

产生原因及实例

森林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毁林开荒,如热带雨林的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次生盐碱地

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

有害气体(温室气体、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如南极臭氧层空洞

生物物种减少

生存环境的恶化;

人类的过度捕猎,如珍稀动物的减少

(3)环境污染

产生原因

大气、水体、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的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生活产生大量垃圾

噪声污染

工矿企业、交通工具

放射性污染

核废料处理不当及意外事故的发生

海洋污染

海岸带工业发展、海上航运泄漏

3.环境问题的分布

(1)城市与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主要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环境污染为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集中,造成污染物的过分集中

乡村地区

生态破坏为主,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差异

发展中国家

以生态破坏为主

①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②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以环境污染为主

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资源,同时排放的污染物占世界的75%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

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

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

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

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B.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

C.执法不严

D.气候变迁

2.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砍伐薪柴为燃料,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B对。

第2题,协调人地关系的关键是解决本区广大农村的生活用能问题。

探究点二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由图分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由哪些系统组成?

这些系统是怎样调控的?

(2)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____________的持续发展,条件是____________的持续发展,目的是____________的持续发展。

(3)实行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下列做法符合的原则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____________;

②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____________。

答案 

(1)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

通过人的管理调控。

(2)生态 经济 社会

(3)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人类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共同性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地区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2017年9月1日,太湖结束了长达7个月的封湖禁渔期,迎来了秋汛开捕的第一天。

读“太湖流域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回答3~4题。

3.太湖定期禁渔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

4.太湖定期禁渔,可以(  )

A.控制污水入湖,改善湖水质量

B.保证渔业资源持续利用

C.调节太湖的流量,从而减少旱涝灾害

D.让农民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种植业生产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太湖定期禁渔是为了给鱼类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保证渔业资源能被长期、稳定地利用,这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第4题,太湖定期禁渔,可使渔业资源得以恢复,从而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

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的。

“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

据此完成1~2题。

1.“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地伙伴论思想

C.人地对抗性思想D.人定胜天思想

2.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使(  )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和谐,地理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

这体现了人类不破坏环境,而环境又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

故答案选B。

第2题,该人地关系思想是人地伙伴论思想,其观点是人地关系和谐,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既作用于环境,又不会产生环境问题,而环境的发展是向着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向发展。

故选B。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

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

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

读图,回答3~4题。

3.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①大量消耗资源 ②大量排放污染物 ③科教投入不足④人口增长缓慢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