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lx≥5Ri时,
Sa3≥0.05kc(Ri+lx) (3.4.8-2)
Sa4≥0.05kclx (3.4.8-3)
第3.4.9条 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
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二、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
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三、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或独自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第3.4.10条 高度超过60m的建筑物,其防侧击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3.3.10条一、二、四款的规定,并应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第五节 其它防雷措施
第3.5.1条 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揩施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二、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三、当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之和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且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该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但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各自类别的保护措施;
当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第3.5.2条 当一座建筑物中仪有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防雷建筑物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二、当防雷建筑物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可仅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三、当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50%以上时,该建筑物宜按本规范第3.5.1条的规定采取防雷措施。
第3.5.3条 当采用接闪器保护建筑物、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的2区爆炸危险环境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第3.5.4条 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宜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不宜布置在避雷网之外,并不宜高出避雷网。
二、从配电盘引出的线路宜穿钢管。
钢管的一端宜与配电盘外壳相连;
另一端宜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宜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
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宜设跨接线。
三、在配电盘内,宜在开关的电源侧与外壳之间装设过电压保护器。
第3.5.5条 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防直击雷措施。
当其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时,宜采用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防直击雷。
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hr可取100m。
在计算雷击次数时,建筑物的高度可按堆放物可能堆放的高度计算,其长度和宽度可按可能堆放面积的长度和宽度计算。
第3.5.6条 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第四章防雷装置
第一节 接闪器
第4.1.1条 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针长1m以下:
圆钢为12mm;
钢管为20mm。
针长1~2m.:
圆钢为16mm;
钢管为25mm。
烟囱顶上的针:
圆钢为20mm;
钢管为40mm。
第4.1.2条 避雷网和避雷带宜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当烟囱上采用避雷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第4.1.3条 架空避雷线和避雷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35mm2的镀锌钢绞线。
第4.1.4条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金属板之间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二、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
三、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mm,铜板不应小于5mm,铝板不应小于7mm;
.
四、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
注.薄的油漆保护层或0.5mm厚沥青层或1mm厚聚氯乙烯层均不属于绝缘被覆层。
第4.1.5条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3.3.2条一款的规定外,屋顶上永久性金属物宜作为接闪器,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旗杆、栏杆、装饰物等,其尺寸应符合本规范第4.1.1条和第4.1.2条的规定。
二、钢管、钢罐的璧厚不小于2.5mm,但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不得小于4mm。
注:
利用屋顶建筑构件内铜筋作接闪器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和第3.4.3条的规定。
第4.1.6条 除利用混凝土构件内钢筋作接闪器外,接闪器应热镀锌或涂漆。
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尚应采取加大其截面或其它防腐措施。
第4.1.7条 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
第二节 引下线
第4.2.1条 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
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
防腐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4.1.6条的要求。
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引下线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和第3.4.3条的规定。
第4.2.2条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
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mm2。
第4.2.3条 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电气通路。
第4.2.4条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m至1.8m之间装设断接卡。
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电位连接用。
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
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
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第4.2.5条 在易受机械损坏和防人身接触的地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线应采取暗敷或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保护设施。
第三节 接地装置
第4.3.1条 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
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
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mm。
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
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
第4.3.2条 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
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小。
第4.3.3条 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
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第4.3.4条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
一、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
二、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三、采用降阻剂。
四、换土。
第4.3.5条 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
当小于3m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一、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不应小于1m;
二、水平接地体局部应包绝缘物,可采用50~80mm厚的沥青层;
三、采用沥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体上面敷设50~80mm厚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体2m。
第4.3.6条 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其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在焊接处作防腐处理。
第4.3.7条 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规定,其与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三的规定。
第五章 接闪器的选择和布置
第一节 接闪器选择
第5.1.1条 接闪器应由下列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一、独立避雷针;
二、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
三、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
第二节
接闪器布置
第5.1.1条 接闪器布置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接闪器布置 表5.2.1
建筑物防雷类别
滚球半径hr(m)
避雷网网格尺寸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30
≤5×
5或≤6×
4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45
≤10×
10或≤12×
8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60
≤20×
20或≤24×
16
布置接闪器时,可单独或任意组合采用滚球法、避雷网。
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包括被利用作为接闪器的金属
物),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包括与大地接触并能承受雷击的金属物),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
到接闪器的保护。
滚球法确定接闪器保护范围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四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