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8392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大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

课程总学时数:

24学时

适合专业:

生物科学

大纲执笔人:

李红伟

一、课程简介: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功能的科学,也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大部分系统的生理学知识是来自于设计完善的生理学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总结。

生理学实验研究绝大部分是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的,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运用各种技术,对某些实验对象的生理活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观察、记录,重点观察与测定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然后通过分析、推理实验结果,解释、探讨生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生理学实验是获得现代生理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而生理学实验课是整个生理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动物材料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本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三、课程内容

序号

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一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3

实验二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引导

实验三

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实验四

蛙心搏过程的观察与描记、蛙心的期外收缩与代偿性间歇

实验五

血红蛋白测定、血型鉴定

实验六

蛙肠系膜血液循环观察

实验七

人体血压测定、人体心电图的描记

实验八

人体肺通气量的测定、视力测定、盲点测定、瞳孔对光反射、听力测定

四,实验教学内容(24学时)

实验一,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3学时)

1实验目的

学习机能学实验基本的组织分离技术;

学习和掌握制备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方法;

学习神经-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和记录肌肉收缩的方法。

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之间的关系;

掌握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最大(最适)刺激等概念。

观察用不同频率的最适刺激刺激坐骨神经对腓肠肌收缩形式的影响及其特征。

了解和掌握单收缩、复合收缩、强直收缩特征和形成的基本原理。

2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

若给予标本相继两个最适刺激,使两次刺激的间隔小于该肌肉收缩的总时程时,则会出现一连续的收缩,叫复合收缩(或收缩总和)。

若两个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肌肉收缩总时程,而长于肌肉收缩的潜伏期和缩短期时程,使后一刺激落在前一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期内,则出现一次收缩尚未完全舒张又引起一次收缩;

若两次刺激的间隔短于肌肉收缩的缩短期,使后一刺激落在前一次刺激引起收缩的缩短期内,则出现一次收缩正在进行接着又产生一次收缩,收缩的幅度高于单收缩的幅度(图3-3-2)。

根据这个原理,若给予标本一连串的最适刺激,则因刺激频率不同会得到一连串的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或完全强直收缩的复合收缩

3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4实验药品

任氏液、食盐

5仪器与器械

 滴管、蛙类常用手术器械、玻璃分针、木板条、大头钉、蛙心夹、蛙心套管、细钢丝、纱布、双极刺激电极、橡皮泥或电极支架、铁支架、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或二道生理记录仪、刺激器)、张力换能器等。

6实验方法与步骤

(1)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

①破坏脑、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勿用手搓)。

左手握住蟾蜍,使其背部向上,用大拇指或食指使头前俯(以头颅后缘稍稍拱起为宜)。

右手持探针由头颅后缘的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椎管(图1-1)。

然后将探针改向前刺入颅腔内,左右搅动探针2~3次,捣毁脑组织。

如果探针在颅腔内,应有碰及颅底骨的感觉。

再将探针退回至枕骨大孔,使针尖转向尾端,捻动探针使其刺入椎管,捣毁脊髓。

此时应注意将脊柱保持平直。

针进入椎管的感觉是,进针时有一定的阻力,而且随着进针蟾蜍出现下肢僵直或尿失禁现象。

若脑和脊髓破坏完全,蟾蜍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四肢完全松软,失去一切反射活动。

此时可将探针反向捻动,退出椎管。

如蟾蜍仍有反射活动,表示脑和脊髓破坏不彻底,应重新破坏。

图1-1捣毁蟾蜍脊髓

②剪除躯干上部、皮肤及内脏 

用左手捏住蟾蜍的脊柱,右手持粗剪刀在前肢腋窝处连同皮肤、腹肌、脊柱一并剪断(图1-2),然后左手握住蟾蜍的后肢,紧靠脊柱两侧将腹壁及内脏剪去(注意避开坐骨神经),并剪去肛门周围的皮肤,留下脊柱和后肢(图1-3)。

图1-2横断脊柱

图1-3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③剥皮 

一只手捏住脊柱的断端(注意不要捏住脊柱两侧的神经),另一只手捏住其皮肤的边缘,向下剥去全部后肢的皮肤(图1-4)。

将标本放在干净的任氏液中。

将手及使用过的探针、剪刀全部冲洗干净。

图1-4剥去皮肤

④分离两腿 

用镊子取出标本,左手捏住脊柱断端,使标本背面朝上,右手用粗剪刀剪去突出的骶骨(也可不进行此步)。

然后将脊柱腹侧向上,左手的两个手指捏住脊柱断端的横突,另一手指将两后肢担起,形成一个平面。

此时用粗剪刀沿正中线将脊柱盆骨分为两半(注意勿伤坐骨神经)。

将其中一半后肢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中备用,另一半放在蛙板上进行下列操作。

⑤辩认蛙后肢的主要肌肉

蛙类的坐骨神经是由第7、8、9对脊神经从相对应的椎间孔穿出汇合而成,行走于脊柱的两侧,到尾端(肛门处)绕过坐骨联合,到达后肢背侧,行走于梨状肌下的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内,到达膝关节腘窝处有分支进入腓肠肌。

⑥游离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用蛙钉或左手的两个手指将标本绷直、固定。

先在腹腔面用玻璃分针沿脊柱游离坐骨神经,然后在标本的背侧于股二头肌与半膜肌的肌肉缝内将坐骨神经与周边的结缔组织分离直到腘窝,但不要伤及神经,其分支待以后用手术剪剪断。

同样用玻璃分针将腓肠肌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离并在其跟腱处穿线、结扎。

⑦剪去其它不用的组织

操作应从脊柱向小腿方向进行。

(a)剪去多余的脊柱和肌肉 

将后肢标本腹面向上,将坐骨神经连同2~3节脊椎用粗剪刀从脊柱上剪下来。

再将标本背面向上,用镊子轻轻提起脊椎,自上而下剪去支配腓肠肌以外的神经分支,直至腘窝(图1-5A),并搭放在腓肠肌上。

沿膝关节剪去股骨周围的肌肉,并将股骨刮净,用粗剪刀剪去股骨上端的1/3(保留2/3),制成坐骨神经-小腿的标本。

(b)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将脊椎和坐骨神经从腓肠肌上取下,提起腓肠肌的结扎线剪断跟腱。

用粗剪剪去膝关节以下部位,便制成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图1-5B)。

⑧检验标本 

用沾有任氏液的锌铜弓触及一下(或电刺激刺激)坐骨神经或用镊子夹持坐骨神经中枢端,如腓肠肌发生迅速而明显的收缩,说明标本的兴奋性良好。

标本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备用。

图1-5分离坐骨神经(A)和坐骨神经腓肠标本(B)

(2)仪器及标本的连结,有两种连结方式(图1-6):

图1-6肌肉收缩的记录装置图

1对于离体标本:

将肌槽、张力换能器均用双凹夹固定于支架上;

标本的股骨残端插入肌槽的小孔内并固定之;

腓肠肌跟腱上的连线连于张力换能器的应变片上(暂不要将线拉紧)。

夹住脊椎骨碎片将坐骨神经轻轻平搭在肌槽的刺激电极上。

2对于在体标本:

可将腓肠肌跟腱上的连线连于张力换能器的应变片上(暂不要将线拉紧);

将穿有线的坐骨神经轻轻提起,放在保护电极上,并保证神经与电极接触良好。

调整换能器的高低,使肌肉处于自然拉长的状态(不宜过紧,但也不要太松)。

然后可进行实验项目。

若是使用二导生理记录仪进行记录,则将张力换能器的输出插头插入二导生理记录仪的FD-2的输入插孔;

刺激器的输出导线与(肌槽的)电极相连。

  若是使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实验,则将张力换能器的输出插头插入该系统的一个信号输入通道插座(如CH1);

电极的插头插入该系统的刺激输出插孔。

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入“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实验菜单。

(3)以波宽为1ms,从最小刺激强度开始逐渐增加刺激强度对肌肉进行刺激,找到刚刚引起肌肉最大收缩的刺激强度,即为该标本的最适刺激强度,整个实验过程中均固定在此刺激强度上(一般为5~7.5v)。

(4)用单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可记录到肌肉的单收缩曲线。

(5)用双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使两次刺激间隔时间为0.06~0.08s,记录复合收缩曲线(纸速25~50 

mm/s)。

将刺激方式置于“连续”,其余参数固定不变,用频率为1、6、10、15、20、30 

Hz的连续刺激作用于作用于坐骨神经,可记录到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曲线(纸速2~10mm/s)。

7实验结果

  1.标记不同的收缩曲线,然后进行剪辑、粘贴(或打印)。

  2.统计全班各组的结果,以平均值±

标准差表示,绘制不同刺激频率与腓长肌收缩张力增量(最大时)的关系曲线(图1-7)。

图1-7不同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8注意事项

  1.经常给标本滴加任氏液,保持标本良好的兴奋性。

  2.连续刺激时,每次刺激持续时间要保持一致,不得超过3~4s(为什么?

),每次刺激后要休息30s以免标本疲劳。

  3.若刺激神经引起的肌肉收缩不稳定时,可直接刺激肌肉。

  4.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刺激频率。

9思考题  

1.何为单收缩?

单收缩的潜伏期包括了那些时间因素?

对有神经和无神经的标本有何差异?

  2.何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

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3.肌肉收缩张力曲线融合时,神经干细胞的动作电位是否也发生融合?

为什么?

  4.此次实验为什么要将刺激强度固定在最适刺激强度?

  5.为什么刺激频率增高,肌肉收缩的幅度也增高?

实验二、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引导(3个学时)

1实验目的

初步熟悉电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记录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方法,了解蛙类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双相动作电位的记录方法,并能判别、分析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测量其潜伏期、幅值以及时程。

理解兴奋传导的概念;

掌握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和计算的方法以及低温对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影响。

2实验原理

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神经兴奋的客观表现。

动作电位一经产生,即可向外周传播,即为神经冲动。

神经干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负于静息部位,二者之间出现一个电位差;

当神经冲动通过后,兴奋处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静息水平。

神经干兴奋过程所发生的这种电位变化称神经干动作电位。

如果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正常完整的神经干表面,当神经干的一端兴奋之后,兴奋波会先后通过两个引导电极(r1r1’,图2-1),可记录到两个相反方向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组织有损伤,兴奋波只能通过一个引导电极,不能传导至第二个引导电极,则只能记录到一个方向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单向动作电位。

坐骨神经干包括多种类型的神经纤维成分,因此记录到的动作电位是它们电位变化的总和,因此神经干动作电位是一种复合动作电位。

由于各类神经纤维的兴奋阈值各不相同,所以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幅值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点不同于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一定的速度。

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各不相同。

蛙类坐骨神经干中以Aα类纤维为主,传导速度(V)大约为35~40m•s-1。

测定神经冲动在神经干上传导的距离(s)与通过这段距离所需的时间(t),然后根据V=s/t可求出神经冲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