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700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下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下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下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下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doc

《七下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doc

南京市玄武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试卷

语文

一(25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

(12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            。

 (杜牧《泊秦淮》)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4)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5)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7)然则天下之事,      ,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8)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9)大自然不但美丽多姿,而且能启迪智慧。

     (填作者)《望岳》中的“         ,一览众山小”,蕴含了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陆游《  》(填诗题)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告诉我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

班级开展“科技改变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当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的时候,电视机前的我们,面对如此惊心动pò     的实况,都激动不已。

凝     望茫茫太空,这位从地球上乘坐火箭远道而来的“快递小哥”,身背千钧   重负,将补充推进剂“快递”给了“天宫二号”!

天上有船,地下有艇。

此时,“蛟龙”号载人深水潜水艇也正màn   步在4811米的深海抓红色巨型海参呢!

《海底两万里》里的深水潜艇的各种厉害招儿已变成了现实,这应了毛主席的诗句: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让我们为祖国点赞吧!

2.在田字格里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

(无田字格)(3分)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3.给下面的加粗字注音或依拼音写出汉字。

(4分)

(1)惊心动pò       

(2)凝    望    

(3)千钧   重负  (4)màn    步

4.下列语句中加粗短语的类型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班长激动地说:

“今后我也要去征服美丽又神秘的宇宙。

”(并列短语)

B.数学老师说:

“对各项科学数据进行精确无误地计算,是发射成功的最大保障!

”(偏正短语)

C.师生参观了航天科技馆后,班主任提问,同学们抢答非常踊跃。

(主谓短语)

D.生物老师说:

“航天器里的植物种子,长得飞快,所含营养也会更丰富。

”(动宾短语)

5.与“奋勇追求承载航天梦想”搭配最合适的下联是( )(3分)

A.天舟一号成功改变未来B.精益求精梦想终于成真

C.努力拼搏铸就科技强国D.科技进步改变你我生活

二 (41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第6题。

(2分)

剑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6.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_____________。

结合全诗来看,“霜刃未曾试”又寓指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古文,完成7~11题。

(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春兰出阳羡山①,一名兴兰。

土人丛移者久而芬茂,枝植者不再岁。

盖气聚而根不伤,散而失其故,此易晓耳。

南郭有傅家,兰藏可十许年,花叶竞爽②。

里人赵氏尝窃其法亦颇验,云妙在若子③若弃间。

予用之辄败,知非九畹中人④也。

栽兰不成,书此一笑。

(选自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

【注释】①阳羡山:

山名。

②竞爽:

媲美,争胜。

③若子:

当作孩子一样照顾。

④九畹中人:

指会种兰花的人。

7.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画一处)。

(2分)

  里人赵氏尝窃其法亦颇验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斯是陋室  (  ) 

(2)盖气聚而根不伤(  )

9.下列每组两句中加粗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一名兴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无丝竹之乱耳   此易晓耳

 C. 孔子云      云妙在若子若弃间

 D. 无案牍之劳形   予用之辄败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2)栽兰不成,书此一笑。

11.【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爱好。

刘禹锡居陋室,仍旧“调素琴”,“    ”(填原文);张大复在梅花草堂,闲来         ,写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三)阅读《紫藤萝瀑布》,完成12~15题。

(10分)

紫藤萝瀑布  宗璞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

”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

”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

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12.至少从三个角度说说:

文章描写的紫藤萝花有何特点?

(3分)

1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1)说说加粗词语有何妙处?

(2分)

(2)仿照此句,以“树叶儿”为开头,写一个句子。

(2分)

14..结合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谈谈你对生命成长的感悟。

(3分)

【链接材料】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

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

(四)阅读名著节选,完成15~18题。

(16分)

海底两万里(节选)

一种无法忍受的沉重感压抑着我。

到了下午3点钟,这种忧虑的情绪在我身上发展到了一种强烈的程度。

打呵欠时我的颌骨都歪了,我的肺喘息着寻找那种可燃的、呼吸必不可少的、而且越来越稀薄的气体。

我处于一种麻木的精神状态,毫无气力地摊着,几乎没了知觉。

我老实的康塞尔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忍受着同样的痛苦。

但他一刻也没离开过我,而是握着我的手,鼓励着我,我还听到他喃喃地说:

“啊!

如果我可以不呼吸而留点空气给先生呼吸就好了!

听到他这么说,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们的情形,对于所有在船内的人来说,是多么地难以忍受。

所以每当轮到我们干活时,我们是多么迅速,多么幸福地穿上了潜水服啊!

铁镐在冰层上回响。

手臂累了,手掌也破了,但疲劳算得了什么,这点伤痛又算得了什么!

生命的气体进入了肺中!

我们呼吸着!

我们呼吸着!

然而,却没有人延长自己在水中工作的时间。

任务一完成,每个人都把维持生命的空气箱交还给气喘吁吁的同伴。

尼摩船长身先士卒作出表率,他第一个遵守这条严格的纪律。

时间一到,他就把空气箱让给另一个人,走进船内混浊的空气中。

他总是很镇定,没有一声怨言,没有丝毫消沉表现。

那天,正常的工作更有效地完成了。

整个范围内只剩下两米厚的冰层要挖。

只有两米厚的冰层把我们与自由海隔开了,但储气罐中的空气也几乎空了。

剩下的一点空气要留给干活的人,一点也不能再供给“鹦鹉螺号”船上。

当我回到船上时,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多么难熬的夜晚啊!

我简直无法表达。

这样的痛苦是无法描述出来的。

第二天,我的呼吸受阻,头痛夹杂着昏眩,看起来就像个醉汉一样。

我的同伴也经受着同样的症状。

船组的几个船员也不断地喘气。

那一天,我们被困住的第六天,尼摩船长发现用铁镐铁锹挖太慢了,便决定压碎把我们同水层分隔开的那层冰层。

他这个人靠着精神力量抑制住肉体的痛苦,总保持着镇定和十足的精力。

他不断地思考、计划、行动。

于是按船长的指示,船轻减了重量,也就是说,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心,从冰层上浮起来。

当船浮起来时,我们就准备把船拖到根据它的浮标线画出来的大坑上,让它的储水器充满水,再把船往下一沉填进坑里。

这时,所有的船组人员都回到了船上,两道与外面相通的门都被关上。

“鹦鹉螺号”船停在一米厚、被探测器钻了上千个洞眼的冰层上。

储水池的闸门打开,100立方米海水涌了进来,“鹦鹉螺号”船只的重量一下子增加了10万公斤。

我们充满希望地等待着,聆听着,忘记了自己的痛苦。

我们把获救的宝压在这最后一招上。

尽管我的脑袋在嗡嗡作响,但过了一会儿,我就听到了“鹦鹉螺号”船体下传来了一阵颤动。

撞击开始了。

随着一声奇特的、像纸被撕破一样的撞击声,冰层被撞开了,“鹦鹉螺号”往下沉。

“我们穿过去了!

”康塞尔附在我的耳边小声地说。

我不能回答他的话。

我紧紧地抓着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抽搐起来。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4分)

16.回答问题。

(5分)

(1)所以每当轮到我们干活时,我们是多么迅速,多么幸福地穿上了潜水服啊!

(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加粗短语的作用。

)(3分)

(2)我们把获救的宝压在这最后一招上。

(“这最后一招”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分)                        

17.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没有人延长自己在水中工作的时间”是因为在温度极低的海水中工作大家疲惫不堪。

B.“鹦鹉螺号”之所以能够脱险,得益于众人通力合作,也得益于尼摩船长的魄力和智谋。

C.只要“鹦鹉螺号”船只重量增加10万公斤,就意味着有足够的力量能压碎船下的冰墙。

D.“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抽搐起来,是因为“鹦鹉螺号”穿过冰墙,“我”感到非常激动。

18.结合选文和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