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县青临公路改造一期 A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3267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泗洪县青临公路改造一期 A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泗洪县青临公路改造一期 A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泗洪县青临公路改造一期 A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泗洪县青临公路改造一期 A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泗洪县青临公路改造一期 A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泗洪县青临公路改造一期 A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泗洪县青临公路改造一期 A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泗洪县青临公路改造一期 A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泗洪县青临公路改造一期 A 标段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六、粘层施工

七、沥青混泥土路面施工

八、排水管道、检查井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九、钢筋混泥土圆管涵施工

十、桥梁施工

第三章、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工期保证体系

二、劳动管理措施

三、技术保证措施

四、物质保证措施

五、设备保证措施

六、资金保证措施

七、其他措施

第四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

二、质量保证措施

三、只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四、冬季施工安排

五、雨霁施工安排

第五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对施工安全的理解和检查措施

二、建立完成本项目的安全保证体系

三、安全目标

四、安全保证措施

第六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二、环境保护措施

第七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八章、成品保护措施;

第九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一、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二、事故应急预案

第十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第十一章、附图表。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工程总体概述

⑴工程概况

青临公路改造一期工程位于宿迁市泗洪县境内,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该工程采用相当于城市主干道技术标准,施工桩号为:

K0+000-K1+400。

⑵主要指标

设计时速60km、OACmax,按下式取中值OAC2:

OAC2=(OACmin+OACmax)2

C.当OAC1在OACmin~OACmax范围之中时,则认为设计结果是可行的,可取OAC1和OAC2的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当OAC1不在OACmin~OACmax范围内时,应调整矿料级配,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直到在求得的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OAC1的条件下,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要求为止,再按上述方法确定最佳用量OAC。

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①确定各热料仓的矿料的矿粉用量,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需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使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符合规范的规定,以确定各热料仓和矿粉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平衡。

②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OAC和OAC±

3%三个沥青用量,取以上计算的矿质混合料,用试验室的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如果三组沥青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则取中间OAC为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否则应再补做增减沥青用量的沥青混凝土试验,以选定适宜的最佳沥青用量。

⑶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样,铺筑试验路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沥青含量、筛分试验检验,由此确定正常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三档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

标准配合比一经设计确定,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

当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试验的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

⑷水稳性试验

按最佳沥青用量OAC制作马歇尔试验件,进行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查其残留稳定度。

当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做配合比设计,或采取抗剥离措施,重新试验,直到残留稳定度符合要求为止。

⑸高温稳定性试验

按最佳沥青用量OAC制作车辙试验试件,在600C、轮压0.7Mpa的条件下,用车辙试验机对设计的沥青用量检验高温抗车辙能力,测出的稳定度应不小于800次mm,说明最佳沥青用量OAC的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符合要求。

4、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路段

沥青混凝土路面各面层施工开始前,均应铺筑试验路段。

摊铺前先按照合格的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拟定试铺路段铺筑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采用重新调试的正式施工机械,铺筑试验路段。

试验路段选在直线段,长度不少于200m,试验路段分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试验内容有:

(1)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2)通过试拌决定:

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沥青用量。

(3)通过试铺决定:

1粘层沥青的标号与用量、喷洒方式、喷洒温度等;

2摊铺机的操作方式:

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3压路机的选择与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

4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5各种沥青面层的松铺系数。

(4)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试验,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比和沥青用量。

(5)建立钻孔法与核子密度仪侧定密度的对比关系,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标准密度。

(6)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7)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8)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试验路的铺筑、应严格按部颁标准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操作。

在试验路的铺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测温、观色、取样,并记录试验与检测结果,检查各种技术指标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各种面层试铺,必须力争一次铺筑成功,使试铺面层成为正式路面的组成部分,否则应予匀铲除。

试验路段的质量检查频率应根据需要比正常施工时适当增加(一般增加一倍)。

试验路段铺筑结束后,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应编制试验路段摊铺施工总结报告,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确认后,作为申报正式开工的依据。

5、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我公司拟采用沥青混凝土拌和站进行拌和,采用摊铺机单幅全宽一次性连续摊铺的方法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

摊铺机自动找平时,面层采用一侧钢丝绳引导向程的控制方式。

⑴准备工作

①清扫下封层表面,整理排水设施,确定施工作业长度;

②测量放样,恢复中线、边线,在路基基层两侧平行中心线的位置上按一定距离设立路线桩和桩线,使摊铺机走向正确。

③对于面层摊铺采用一侧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分别在摊铺机两侧设置基准线,基线采用扭绕式钢丝,直径不小于6mm,每5~8m设一钢丝支架桩,每段钢丝基准线的绷紧固定长度可为90~150mm,钢丝拉力大于800N,在弯道处线桩的距离要缩短,支撑点的间隙也适当减少,以保证弯道的位置定向准确;

④摊铺前根据试验路段成果总结报告,掌握各工序间的衔接和注意事项并确定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程序、松铺系数、压实机具的最佳组合及压实遍数,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⑵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的生产过程全部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有良好的打印装置。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应严格执行以下技术要求:

①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集料温度比沥青高10~200C,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超过100C,贮料仓的储料时间不超过72小时。

②拌和楼控制室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拌和温度,并定期对拌和楼的计量和测温进行校核。

③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

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并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

④目侧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

如混合料有花白、冒青烟和离析现象等作废处理并及时纠正。

在生产开始以前,有关人员熟悉本项目所用各种混合料的外观特征,通过细致观察室内试拌的混合料而取得。

⑤每天上午、下午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检验沥青用量、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沥青用量与设计值的允许误差±

0.3%,矿料含量与规范中值的允许差值为:

〈0.075mm±

2%

〈2.36mm±

6%

≥4.75mm±

7%

⑥每周分析一次检测结果,计算沥青用量、各级矿料通过量和沥青混凝土物理学指标检测结果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检验生产是否正常。

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①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1.5吨自卸汽车运输,车箱底面保持干净,为防止混合料与车箱粘结,在车箱侧板与底板上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箱底部。

②运输车辆在运送沥青混合料时,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输到现场温度。

插入深度大于150mm。

③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前后移动,分几堆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分离现象。

④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比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摊铺机前方保证有五辆运料车等候卸料。

⑤运料配备蓬布覆盖设施,以资保温防雨和避免污染环境。

⑥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⑦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机现场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规范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遭雨淋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⑷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①连续稳定的摊铺机是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措施。

摊铺机的摊铺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速度按2~6mmin予以调整选择,做到缓慢、均匀、不间断的摊铺,争取做到每天收工停机一次。

②面层摊铺厚度采用两侧钢丝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两侧架设钢丝,摊铺机上安装横坡仪控制摊铺厚度。

③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准踩踏,亦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用人工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

A.横断面不符合要求

B.表面明显不平整

C.构造物接头部位

D.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

E.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F.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

人工找补或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挥下进行,且工人不宜直接站在热混合料层面上操作。

④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

⑸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碾压速度随初压、复压、终压及压路机的类型而定。

①初压

A.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并不得产生推移、发裂,且严禁使用轮胎压路机进行初压,以保证路面平整度。

B.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压完全宽即为一遍,路面边缘部分,应紧靠路缘石、路肩等支撑物碾压。

C.初压采用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其线压力不小于350Ncm,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适当修整。

D.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该突然改变,压路机启动、停止减速缓行。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趁热压实。

②复压:

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且不得随意停顿。

本工程下面层复压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上面层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复压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进行搓揉碾压,碾压遍数以实验路确定的为准。

碾压时对轮胎压路机,相邻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