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42339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F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PF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PF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PF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PF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F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PF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F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FC控制系统的设计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其中,

为BUS稳态电压,

为平均占空比,

为BOOST电感,

为BUS电容,

为负载电阻(假设PFC的负载为电阻负载)。

以3K/220V为例,

=350V,

=220*0.5/350=0.3143(220*0.5为输入半波电压有效值?

应该为220*0.707),

=515uH,

=940uF,假设效率

=92%,则可以算出等效负载电阻为:

93.9

(1-2)

其开环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如下图所示:

图1-1占空比到电感电流的传递函数开环频率特性

从图1-1中可以看到,其对象的截止频率为

rad/s。

另外,我们从图中也可以看到,当

时,对象与积分环节的特性非常相似。

实际上,从式(1-1)可得到,当

时,则可将对象等效为:

(1-3)

其BODE图如下:

图1-2等效传递函数频率特性

从图1-2所可知,当我们设计的系统的截止频率大于3000rad/s时,我们就可以将

看成一个积分环节来处理,从而来研究电流环的动态响应特性。

我们在设计PFC电流环时,一般将其截止频率设计到8000rad/s(1.3kHz)附近,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快速性要求,另一方面,滤除电感电流的高频分量,使电感电流的THDi减小。

所以,完全可以将

当成积分环节来处理。

1.1.2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

另外,还需要计算采样回路的传递函数,以3K为例,采样的衰减比为

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RC滤波)

采样回路中,差分电路的传递函数为:

所以,整个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为:

(1-2)

1.1.3DSP控制延迟

从DSP采样到更新占空比是有一定延迟的,在8356的控制中,是在三角波的波峰发出的采样,而在三角波的波谷更新占空比,因此,其延迟时间实际上是半个开关周期,如图所示。

图1-3DSP控制延迟时间

利用纯延迟环节

,来等效这个延迟。

利用Pade级数展开可以得到如下的传递函数:

其阶跃响应曲线和相频特性如下图所示:

 

图1-4延迟环节的相频特性和响应曲线

从图1-4可知,延迟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在低频段,对系统的相位延迟与纯延迟环节完全相同,由于在设计PFC控制系统时,我们的截止频率一般都在2kHz左右,所以,我们在控制系统设计中,可以利用式1-3来研究延迟环节的相位滞后特性。

1.1.4电流环调节对象开环传递函数

电流环控制结构图:

图1-5电流环控制结构

根据图1-5,可以得到电流环调节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

(1-4)

根据(1-4)可以得到其开环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如下图所示:

图1-6电流环调节对象开环频率特性

图1-5中,所示在低于100000rad/s时,开环幅频特性呈现积分环节的特性。

另外,由于纯延迟环节的存在,使相位出现了很大的延迟,图中,红色部分为加入纯延迟环节后的相频特性,而兰色部分为未加纯延迟环节的相频特性。

图1-7加入纯延迟环节对相频特性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图1-7看出,系统开环截止频率为6.58e3rad/s,此时的相位延迟大约为-101度。

1.1.5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从图1-7中可以看出,受控对象的截止频率为6.58e3rad/s,大约为1.1kHz左右,而且此时相位滞后比较严重。

如果再加控制器中的一个积分环节,系统就变得不稳定了。

为了对相位进行补偿,我们必须增加零点或者微分环节。

当采用

这种结构的控制器时,我们先设计零极点,再设计比例系数。

选择电流环的截止频率为1.5kHz(9000rad/s),若要满足系统的稳定性,必须使相角裕度

>

0,在这里留一定的余量,选择

=30度。

从图1-6中,我们可以看到开环系统在1.5kHz时的相角为

=-105度左右。

所以,加入调节器以后,其相角为

45

为零、极点对相角的补偿量。

为了使系统以-20dB的斜率穿过零分贝线,则必须使零点小于截止频率,而极点大于截止频率。

初选零点为4000rad/sec,则可以算出在1.5kHz时,零点的补偿相角为62度。

?

选择极点为22000rad/sec,则可以算出在1.5kHz时,极点的滞后相角为-17度。

所以,

=45,恰好满足需求。

另外,可以选择K=50000,使开环系统的截止频率在1.6kHz附近。

所以,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比例系数会对截止频率产生影响,即相位余量会不一样

(1-5)

经过校正以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为:

图1-8校正前后的频率特性(兰色为校正前,红色为校正后)

通过以前数字控制的经验,在市电过零时,由于电流给定的变化速度很快,此时,电流环的跟踪特性会变差,这也是由于其电流环的响应速度慢所致,为了进一步加快电流环的响应,我们一般在程序中增加一预测环节:

通过上次的值及本次的采样值,对下一次的值进行预测。

本文按照图1-5所示的结构,并利用(1-5)的调节器,对电流环设计进行了初步仿真,其波形如下:

图1-8电流环单位阶跃响应

图1-9加入预测环节时,正弦电流给定时的电流环响应稳态曲线

图1-10未加电流预测环节时的响应曲线

从图1-8可以看出,在阶跃响应下,电流环的响应超调比较严重,但是为了满足其快速响应特性,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器输出滤波及软起操作来减小超调。

从图1-9中可以看出,在正弦电流给定下,电流环能够较好的跟踪给定电流的相位和幅值。

而图1-10中,由于未加预测环节,使电流在过零处不能很好的跟踪其给定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在电流过零处,给定的变化较快,电流环的响应速度未跟上其变化的速度。

但是加入了预测环节以后,能够加快电流环的响应,从而使电流环在过零点附近能够很好的跟踪其给定的变化。

1.2电压环的设计

1.2.1电感电流到输出电压传递函数

根据小信号模型,可知电感电流到输出电压的传递函数为:

=

(1-6)

=110/360=0.3056,

(1-7)

其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

图1-11电感电流到输出电压幅频特性

从图1-11可以看出,正实零点对开环系统幅频特性的影响与负实零点相同。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负实零点的频率很高,由于我们在设计电压环的时候,一般都将电压调节器的频率设置的很低。

这主要考虑到如下几个原因:

计算电流环给定时,其乘法器在信号的输入频率大于25Hz时,其非线性非常严重;

为了降低电感电流的THDi,必须使电压调节器的输出尽可能的平滑,这就要求电压调节器的输出截止频率要低,即使加入RP滤波器,一般也在30Hz以下。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电压环的截止频率很低,我们完全可以忽略其正实零点对系统幅频特性的影响,将传递函数等效为:

(1-8)

经过等效以后的频率特性为:

图1-12等效以后的频率特性

从1-12可以看出,正零点对系统的相位有延迟作用,但是当频率在小于1000rad/sec时,其滞后作用可以忽略(大概为3度左右)。

所以,其开关传递函数完全可以等效为一个带低频极点的惯性环节,如式(1-8)所示。

1.2.2电流环的等效传递函数

由于电流环的截止频率很高(大约在1.3KHz左右),相对于电压环来说,电流环就相当于一个跟随器,它实时跟踪电压环的输出。

所以,忽略电流环的延迟特性,将整个电流环等效为一个比例环节,其比例系数就是其电流环的反馈系数的倒数:

(1-9)

1.2.3电压反馈通道传递函数

电压反馈通道的采样回路有一定的延迟,但是,由于电压环的截止频率很低,所以,完全可以将此延迟忽略,而将电压反馈通道等效为一个比例环节。

经过折算,电压反馈通道的比例系数为:

(1-10)

1.2.4电压环的延迟

在数字化控制中,对于电压环的计算是每隔N个开关周期进行一次,例如Playmoblie程序是每隔12个周期进行一次。

由于电压环的输出具有零阶保持作用,这里将此等效为一延迟环节:

(1-11)

1.2.5乘法器的传递函数

在计算电流环给定中,用到了乘法器,会给系统带来非线性的因素。

所以,我们必须将乘法器进行线性化处理。

实际上,在乘法器输入频率小于25Hz时,其可以等效为一个比例环节。

(1-12)

1.2.7电压环调节对象开环传递函数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电压环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其开环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如下:

图1-13开环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

如图1-13可知,在未加调节器之前,系统的截止频率为63.4rad/sec(约为10Hz),此时,系统的相角为:

1.2.8电压环控制器设计

采用控制器结构为: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在未加入控制器时,系统的开关传递函数的截止频率为135rad/sec,相角为-80?

和上不一致。

我们假设将电压环的截止频率选为22Hz,则加入控制器后,系统的相角裕度为:

取稳定裕度为

,则控制器的零极点所需补偿的相角为:

选择零点

,此时,系统在135rad/sec的相角为:

,所以相角裕度为:

满足要求。

另外,选择比例系数

,则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校正以后,系统的频率特性如图:

图1-14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