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343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9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苜蓿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

附表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2.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5.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表6.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附表7.损益表

附表8.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附表9.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附表10.资产负债表

附表11.生产资料年度用量计算表

附表12.生产资料单价及年度费用计算表

附图

附图1.敏感性分析示意图

附图2.盈亏平衡分析示意图

附图3.繁育基地规划平面图

附图4.繁育基地建设位置示意图

附图5.牧草种子加工厂平面布局示意图

附图6.牧草种子加工车间及库房平面图

附图7.牧草种子加工车间及库房正立面图

附图8.牧草种子加工车间及库房示意图

附件

1.建设单位法人营业执照

2.财务审计报告书

3.缴税证明及税收缴款书

4.银行存款证明和资信证明

5.配套资金承诺函

6.自筹资金承诺函

7.草种经营许可证

8.草种生产许可证

9.牧草品种审定证书

10.品种产权变更证明

11.品种使用授权协议书

12.技术合作协议书

13.技术服务合同书

14.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15.现有基地、加工储备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

16.土地使用证、土地使用承诺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

苜蓿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

新建

3.建设地点:

**市**镇**农场

4.建设单位:

****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法人代表:

**

6.技术负责人:

***

7.项目主管部门:

**省农牧厅

二、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规模为266.0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244.20万元,技术培训及技术推广费15.00万元,基本预备费用6.80万元。

四、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拟通过三个渠道来筹措,分别是:

1.申请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资金140.00万元;

2.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6.00万元,由**市承担;

3.企业自筹资金70.00万元。

五、投资使用计划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44.2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71.79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投资50.61万元,牧草种子引进及繁育试验费用15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6.80万元;项目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费用15.00万元,基本预备费用6.80万元。

六、建设期限

本项目工程建设周期计划2年,从**年9月份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止2012年12月份建成投产。

七、项目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可全面推动**市乃至全省草产业的发展,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变粮、经二元结构为粮、草、经三元结构,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变农闲为农忙,有利于**市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可带动城乡相关行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机会。

增加项目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种草可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改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系统起到良好的作用。

促进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光能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生产苜蓿商品草种60吨。

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水平年总销售收入222.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5.72万元,正常年经营成本133.17万元,利润总额61.06万元,投资利润率18.57%,投资利税率23.03%。

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0.37%,财务净现值226.83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6.47年。

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国农办[2002]175号)。

2.**省农牧厅《****种业发展规划(2004-**)》。

3.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4.**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大力支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03]90号)。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

6.有关经济法规、行业规范与参数,相关基础资料。

九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建成后,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内达产年总销售收入222.00万元,总成本费用145.72万元,正常年经营成本133.17万元,利润总额61.06万元,投资利润率18.57%,投资利税率23.03%。

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20.37%,财务净现值226.83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6.47年。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

表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经济指标

备注

1

建设期

2

2

总投资

万元

266.00

2.1

固定资产投资

244.20

2.2

固定资产方向税

0.00

2.3

建设期利息

0.00

2.4

无形资产投资

0.00

2.5

技术培训及技术推广费

15.00

2.6

预备费用

6.80

3

销售收入

万元

222.00

正常年

4

销售税金

万元

14.06

正常年

5

利润总额

万元

61.06

平均值

6

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20.37%

所得税前

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19.38%

所得税后

7

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

万元

226.83

所得税前,注:

ic=10%

财务净现值(全部投资)

万元

198.04

所得税后,注:

ic=10%

财务净现值(自有资金)

万元

198.04

所得税后,注:

ic=10%

8

投资利税率

23.03%

9

投资利润率

18.57%

10

投资回收期(静态)

6.47

所得税前,含建设期

投资回收期(静态)

6.60

所得税后,含建设期

投资回收期(动态)

8.50

所得税前,含建设期

投资回收期(动态)

8.86

所得税后,含建设期

11

经营成本

万元

133.17

平均值

12

总成本

万元

145.72

平均值

13

盈亏平衡点

66.57%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政策背景。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中西部地区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先进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西部大开发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建设方针,为**种子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2年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将发展草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同年7月14日国家计委、科技部发布的《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目录)》中,将牧草种子产业化列为农业类高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项目。

改善和建设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维护和保障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举措。

草产业在我国是一个刚刚兴起的朝阳产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科技优势,积极加快草产业及其制种业的发展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且是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畜牧业,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实现牧草产业化,必须推行规模化经营,必须建立规模化种植基地,而大规模牧草基地的建设,必须依靠适度规模的优质牧草种子基地来持续地生产和提供适应各地气候条件的各种优质牧草种子。

目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实施,草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大突破的三大工程之一。

**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提出要把**建成草业大省、牧业强省,下决心要把草产业及其制种业发展成为振兴**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可以断言,开发草地资源,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及其制种业,必将成为21世纪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生力军。

作为草产业发展重要基础的牧草种子基地更是大有可为,前景光明。

2.资源背景。

**省位于青藏、黄土、蒙新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

具备亚热带、暖温带、温带、高寒等多种气候特点,多数地方日照充足、土地资源丰富,是各类牧草种子和草坪草种子规模化繁育制种的理想区域。

作为全国六大牧区之一;全省拥有天然草地近2.6亿亩,牧草种质资源丰富,天然草地拥有草地植物资源154科,716属,2129种。

目前已在生产中应用并经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登记的品种有紫花苜蓿、**红豆草、甘农一、二、三号苜蓿及老芒麦等13个品种。

2007年全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778万亩,人工种草留床面积达到1650万亩,分列全国第一、二位。

种草面积超过50万亩的县有10多个,全省已建成草产品规模基地140万亩,种子基地24万亩,年产各类优质牧草种子1.12万吨。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支持和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下,各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牧草种质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进行草产业开发和牧草种子生产,已经形成了**、**、**、**、**等草业优势产业区。

3.市场背景。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西部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治理荒漠、恢复植被、发展畜牧业都需要大量的牧草种子。

急需通过大力发展和建设各类优质牧草种子繁育基地,从根本上来保障和满足区域内及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及草产业、畜牧业发展对各类优质牧草种子的需求。

据测算,我省**、**等地区每年需要紫花苜蓿种子约65吨,省内其他地区约需100吨左右。

经过实施本项目,建设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基地,年产牧草良种60吨左右,不仅可以满足**市及其周边地区苜蓿草产业发展的用种需求,而且可以向省内其他地区提供一定数量的紫花苜蓿种子。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及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中央针对西部发展水平低和全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先后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重点包括:

土地沙化、荒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及草原改良等内容。

优良牧草种子的供给是保证该项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条件。

我省现有的苜蓿品种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求。

因而,以科技为先导,通过大规模种植优良牧草品种,建立西部优良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尤为重要。

本项目建设优良苜蓿种子繁育基地,将为加快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基础,为把**省建设成为草产业大省创造有利条件。

2.是促进牧草产品大规模的生产与加工,加快草种子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快**省生态环境治理有效的途经。

多年来,经过我省草地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培育出多种适合我省生态环境条件的地方优良牧草品种,但因种种原因,目前尚未形成产业规模。

经过多年种植,品种退化严重,目前需对这些品种进行保纯、复壮,提高其种性及品质。

以适应大规模的市场化需要。

同时,通过引进、驯化国内外优良草种,以弥补和丰富我省草种的多样性特性。

生产大量高品质的优良牧草种子,对我省生态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是培育和促进草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牧草种子生产对气候条件和区域环境有其特殊要求。

因而建成优良牧草适宜生长栽培的区域性集中生产区及相应的良种繁育基地,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也有利于种子提纯复壮,科学管理,提高种性,提高质量。

更有利于加快牧草种子产业化进程。

第三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立在**地区专门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牧草种植和规模化肉羊高效舍饲养殖、科研推广为一体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科技集团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4年,现有职工103人,其中:

具有高级职称专业人员3人,中级职称专业人员18人,技术力量雄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