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4176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1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案新人教版

【比较“剪纸”和“点燃纸”】

变化前:

变化前:

变化后:

变化后:

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观察

变化时观察

变化后观察

①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

②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①反应条件(加热、点燃等)

②反应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

①有几种物质生成

②生产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探究实验1】

实验名称水(H2O)的加热

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实验操作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玻璃片上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

(1)

(2)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2】

实验名称块状胆矾(CuSO4·5H2O)的研碎

实验装置如图1-2所示

实验操作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内,然后用杵把胆矾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3】

实验名称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uSO4VSNaOH)

实验操作将少量的胆矾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直到变为澄清的溶液,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结论

【探究实验4】

实验名称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装置如图1-3

实验操作把少量石灰石放入干燥的试管里,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观察并记录石灰石的变化和石灰水的烧杯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

(1)

(2)

变化前:

变化后:

实验结论

 

1.探究实验1和探究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2.探究实验3和探究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3.探究实验1、2与探究实验3、4有什么本质区别?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液态的水

 

2

蓝色块状的胆矾

由块状变粉末状

蓝色粉末的胆矾

 

3

蓝色的胆矾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有气泡放出和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物理变化】

(1)定义: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特征:

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形式:

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熔化等

(4)判断方法:

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1)定义: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2)特征:

生成了其它物质

(3)常伴随的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变味、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4)判断方法:

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蜡烛的变化:

 

灯泡的变化:

 

结论: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发生

物理变化中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相互联系

化学变化中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伴随化学变化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1.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消融B.火药爆炸C.瓷碗破碎D.铜丝弯曲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木炭燃烧C.冰融化成水D.矿石粉碎

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器生锈B.燃放烟花C.洒水降温D.食品变质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白磷自燃C.食物腐烂D.铁生锈

5.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发光B.玻璃破碎

C.饭菜变馊D.自行车车胎爆裂

6.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

7.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

A.功夫深,铁杵成针B.佳节到,焰火缤纷

C.春天来,冰雪消融D.美酒开,满屋飘香

8.下列诗词描述的影像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为床,金做马((红楼梦》)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诗词选》)

C.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D.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望庐山瀑布》)

9.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10.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金桂飘香D、尘土飞扬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

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

1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电解水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玻璃破碎

13.下列物质所发生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蓄电池充电

C.矿石粉碎D.海水嗮盐14.“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B)洗菜(C)苹果榨汁(D)葡萄酿酒

1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

1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瓦斯爆炸B.海水晒盐

C.潮涨潮落D.干冰升华

17.物质世界千姿百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B.煤气燃烧C.铁锅生锈D.食物腐烂

18.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面包发霉B.煤气燃烧

C.榨取果汁D.用食醋除水垢

19.我市是第六个国家级“光谷”,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硅(SiO2)与焦炭制粗硅(Si)B.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制纯硅(Si)

C.太阳能热水器中冷水变热水D.在催化剂作用下太阳能光解水制氢

20.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B.钢铁生锈C.纸张燃烧D.食物霉变

2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

纸张燃烧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

22.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3.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

白糖会慢慢熔化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会逐渐变黑,并闻到一股焦味,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挥发性、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1)熔点和沸点(P8)

①熔点:

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如:

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的熔点为0℃。

②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

如:

液态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即水的沸点为100℃。

(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上述水的熔点和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若压强低于101kPa,则水的沸点低于100℃。

(2)密度(P8)

①密度的单位固体或液体:

kg/m3或g/cm3

气体:

g/L或g/mL

②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③密度越大的物质,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铜绿B.氮气难溶于水

C.水在4℃时密度最大D.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

3.“飞天壮歌—一-—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

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H2的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氢燃烧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4.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沸点B.硬度C.还原性D.溶解性

5.2008年9月11日,国家卫生部证实: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导致全国各地出现许多婴幼儿肾结石患者。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纯白色晶体B.密度为1.573克/厘米3

C.能溶于热水D.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氰化物和氮气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可用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的是( )

  ①用汽油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②用纯碱除去面团因发酵产生的酸味 

③用木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④家庭中熬骨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以增加汤中的钙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例:

性质变化

汽油可燃烧汽油在燃烧

汽油易挥发汽油挥发了

 

1.比较下列同颜色句子描述的不同点

(1)水变成冰、蜡烛燃烧

(2)水可以变成冰、蜡烛能燃烧

2.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哪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性质?

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A.有发光、发热现象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D.有其它物质生成

2.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从矿山上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B.酒精挥发成酒精蒸气,酒精蒸气在空气中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3.下列所述内容,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①木炭能够吸附色素 ②白磷具有可燃性 ③蜡烛的熔化

④水结成冰  ⑤铁钉的生锈  ⑥食物的腐败

4.从第一组中选择适当的词语的序号填入第二组的空格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