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ao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41611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ao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ao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ao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ao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ao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aoWord格式.docx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ao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ao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附答案aoWord格式.docx

B、指引大学生做什么职业

C、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D、指引大学生做什么事

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自治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人民政府

6.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基本法律

B、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7.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

A、义务

B、权利

C、权利与义务

D、权力与义务

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

A、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

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9.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A、科学发展观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勤劳勇敢精神

C、自强不息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

1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指的是()

A、人文精神

B、科学精神

C、民主精神

D、时代精神

12.爱国主义包含的三个基本方面是

A、爱国认识、爱国思想、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爱国情感、爱国行为

C、爱国心理、爱国行为、爱国情感

D、爱国认识、爱国意志、爱国情感

13.鲁迅说: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民魂即中华民族精神,鲁迅的话主要告诉我们()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间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D、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4.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

A、法制教育

B、理想信念

C、社会舆论

D、文化素质

15.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突出的时期是()

A、少年时期

B、青年时期

C、中年时期

D、幼儿时期

16.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

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

这里的“志”是指()

A、志趣

B、志气

C、理想信念

D、意志

17.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

【答案】A

A、热爱自己的国家

B、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

D、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18.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又是自觉地增建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

A、导向

B、动力

C、核心

D、精髓

19.人类的美好追求一直是:

()

A、建立公平、互惠、沟通的和谐社会

B、建立平等、互利、协调的和谐社会

C、建立有序、沟通、协调的和谐社会

D、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

20.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

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21.()是人们判别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的基本标准

A、道德原则

B、道德规范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22.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首先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A)

A.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B、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保证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核心D.社会发展和变革条件

23.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D)

A、情感的唯一产物B、意志的主要体现

C、通过认识的就可以形成的D、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

24.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是(A)

A.信念B.理想C.情感D.意志

25.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A、科学发展观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小康社会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6.下列有关代理行为的法律特征的叙述中,

【答案】×

误的是:

()A

A.代理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

B.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C.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D.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

27.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C

A.国务院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8.私人生活的主要特点:

(D)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内部性

D、封闭性和隐秘性

29.集会、游行、示威时,由(A)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人民警察B、治安联防员C、集会、游行、示威者D、经过的单位

30.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C)

A.友情B.恋爱C.爱情D.婚姻

31.我国刑法规定,()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A.二人以上

B.三人以上

C.五人以上

D.十人以上

(B)

32.下列关于紧急避险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避险行为损害的利益可以大于所避免的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实行避险行为对行为主体没有任何限制

C.危险的来源中不包括人的不法侵害

D.避险必须是出于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

33.我国刑法中的平等原则表明,对于所有的犯罪人,在()一律平等。

A.制定刑法上

B.解释刑法上

C.执行刑罚时

D.适用刑法上

34.税收是国家取得()的一种方式。

A.国际收支平衡

B.财政收入

C.有偿收入

D.经营利润

B

35.股票是一种()

A.有价证券B.债权凭证C.票据形式D.设权证券

A

36.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是我国调整民事关系的主要规范性法律文件。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37.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下列案件中,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的是:

()C。

A.延付或拒付租金的B.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C.因财产继承发生纠纷的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

38.消费者在商店里对有关商品进行挑选、比较,这是行使消费者的()。

A.求偿权B.选择权C.知情权D.公平交易权

39.仲裁裁决书自()起发生法律效力。

A.法院审查认为合法之日B.作出之日

C.送达当事人之日D.裁决书送达之后的15日内

二、多项选择题

40.人生观涉及的问题包括()

【答案】ABCD

A、幸福观

B、生死观

C、恋爱观

D、荣辱观

41.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内容的有()

【答案】ABC

A、男女平等

B、勤俭持家

C、尊老爱幼

D、服务群众

42.与其他阶级的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是()

A、有远大目标和正确宗旨

B、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有完整严密的组织系统

D、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

43.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体现在()

A、理想是“应然”的,现实是“实然”的

B、理想是观念的,现实是客观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理想来源于现实,在将来又会变成新的现实

44.理想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它必然具有()

【答案】AB

A、时代性

B、阶级性

C、理论性

D、人性

45.以下关于时代精神正确观点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C、知难而进、一往无前

D、艰苦奋斗、务求实效

46.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愿望的是()

【答案】ACD

A、逐步摆脱贫穷落后

B、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7.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弘扬了民族精神,形成了许多新的优良精神,以下属于这些精神的是()

【答案】ABD

A、雷锋精神

B、“两弹一星”精神

C、抗战精神

D、抗震救灾精神

48.面对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正确表述的是()

A、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

B、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C、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的积极成果

D、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

49.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的总和

A、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

B、善恶评价的原则规范

C、善恶评价的行为活动

D、善恶评价的文化模式

50.个人主义是()

A、私有制经济基础的产物

B、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C、资产阶级生活的基本态度

D、封建制经济基础的产物

51.宪法最主要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A、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

B、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

D、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5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要求有()

A、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B、重视个人的正当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