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形楼盖板设计计算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8356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向板肋形楼盖板设计计算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板设计计算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板设计计算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板设计计算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单向板肋形楼盖板设计计算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向板肋形楼盖板设计计算书Word文件下载.docx

《单向板肋形楼盖板设计计算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向板肋形楼盖板设计计算书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向板肋形楼盖板设计计算书Word文件下载.docx

)×

5700=475~316(mm)(

为次梁的跨度)

取次梁梁高

=450mm。

梁宽

估算,取

=200mm

板的计算跨度为

-

=2400-200=2200(mm)

板的几何尺寸及计算简图见图1—1

图1—1板的计算简图

荷载计算

瓷砖地面0.55(kN/m2)

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0.02×

20=0.40(kN/m2)

50mm厚水泥焦渣找平0.05×

14=0.70(kN/m2)

80mm厚现浇混凝土板0.08×

25=2.00(kN/m2)

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0.02×

17=0.34(kN/m2)

恒载标准值

=3.99(kN/m2)

活载标准值

=5.6(kN/m2)

荷载设计值

=1.2×

3.99+1.3×

5.6=12.07(kN/m2)

内力及配筋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法计算,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

《规范》规定:

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板,对其中间跨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可减小20﹪;

边跨的跨中截面及第一内支座截面,由于边梁侧向刚度不大,难以提供水平推力,计算弯矩不予折减。

=1000mm,

=60mm,C20及混凝土,由于荷载较小,可采用直径<12mm的HPB235级钢筋。

板的弯矩及配筋计算见表1—1。

表1—1板按调幅法计算的弯矩及截面配筋

截面

位置

边区格板

中间区格板

边跨

跨中

离端第二支

中间

支座

离端第二支座

计算跨度

(mm)

2200

弯矩系数αm

弯矩M(

4.17

-5.31

3.65

-4.17

2.92

-3.34

αs=

0.121

0.154

0.106

0.084

0.097

0.935

0.916

0.944

0.956

0.949

计算配筋面积(mm2)

353.96

460.07

306.83

242.41

279.32

选用钢筋

φ8@140

φ8@100

φ8@160

φ6@110

φ6@100

实际配筋面积(mm2)

359.0

503.0

314.0

257.0

283.0

2.次梁的设计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确定次梁的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见图2—1。

图2—1次梁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尺寸

×

=200mm×

450mm

主梁梁高

7200

=900~514(mm)(

为主梁跨度)

=700mm

梁宽

,取

=300mm

次梁两端与梁整体连接,则次梁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

=5700-300=5400(mm)

中间跨

=6000-300=5700(mm)

由板传来的恒载3.99×

2.4=9.58(kN/m)

次梁自重0.2×

(0.45-0.08)×

25=1.85(kN/m)

次梁梁侧抹灰(0.45-0.08)×

0.02×

17=0.25(kN/m)

=11.68(kN/m)

=5.6×

2.4=13.44(kN/m)

11.68+1.3×

13.44=31.49(kN/m)

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面二者中较小值

按计算跨度

考虑

=1.8(m)

按梁净距考虑

=0.2+2.2=2.4(m)

=1.8(m)

判别各跨中截面属于哪一类T形截面,取

=450-35=415(mm)

)=1.0×

9.6×

1800×

80×

(415-

=518.4(

)>83.48(

故各跨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2—1,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2—2。

表2—1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位置

边跨跨中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m)

5.4

5.7

65.59

-83.48

63.94

-73.08

1800

200

0.022

0.254

0.021

0.221

0.989

0.851

0.873

443.91

656.60

432.74

560.32

2

14(直)

+114(弯)

18(直)

461

662.9

662..9

表2—2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边支座

离端第二支座左侧

离端第二支座右侧

净跨度

剪力系数αv

0.50

0.55

剪力V

85.02

93.53

98.72

0.25×

1.0×

200×

415=199.2

>V,截面满足要求

0.7×

1.1×

415=63.91

<V,按计算配置箍筋

箍筋肢数、直径

双肢φ6

28.3=56.6

292.08

208.17

177.13

实际箍筋间距(mm)

150

3.主梁的设计

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

确定主梁的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

=7200(mm)

主梁的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见图3—1

图3—1主梁计算简图

由次梁传来的恒载11.68×

5.7=66.58

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0.3×

(0.7-0.08)×

25×

2.4=11.16

侧梁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0.7-0.08)×

17×

2.4=1.01

=78.75

=13.44×

6.0=80.64

恒载设计值G=1.2×

78.75=94.50

活载设计值P=1.3×

80.64=104.83

G+P=185.47

主梁弯矩及剪力按内力系数表由下式求得

M=

V=

=94.50×

7.2=680.4(

=104.83×

7.2=754.78

主梁弯矩、剪力计算分别见表3—1和表3—2。

绘弯矩包络图见图3—2。

图3—2主梁弯矩包络图

表3—1主梁弯矩计算

项次

荷载情况

弯矩图

①恒载

②活载

③活载

④活载

⑤活载

①+②

384.25

290.36

-282.06

-54.8

说明:

1.弯矩值的单位:

2.标注“**”符号的弯矩系数右内力平衡关系求出;

3.支座弯矩计算时跨度用边跨跨长。

①+③

132.66

38.76

196.56

①+④

338.96

200.79

-416.41

118.3

173.9

-114.49

①+⑤

143.73

60.9

组合项次

组合值(

表3—2主梁剪力计算

剪力图

160.05

-238.61

94.5

1.剪力值的单位:

kN

2.跨中剪力值由静力平衡求得

55.33

-133.67

199.33

141.50

-257.16

222.6

59.94

-129.06

176.06

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主梁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为

=2400(mm)

判断跨中截面属于哪一类T形截面

=700-35=665(mm)

2400×

(665-

=1152(

)>384.25(

),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300mm,

=700-70=630(mm)

表3—3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中间支座(支座B、C)

弯矩M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