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710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docx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docx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期末考试试题含答题卡答案

2012-201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

历史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经济

2.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

“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有人到新疆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

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溉。

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

A.耦犁       B.都江堰       C.郑国渠      D.井渠

4.图中素纱禅衣反映了哪个朝代的纺织成就()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5.以下哪些是国家设立的经济特区()

①深圳②珠海③厦门④上海浦东⑤汕头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6.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反清革命

7.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

A.“夜市”的繁盛B.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C.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8.战国时期的李冰曾经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龙首渠D.成国渠

9.新航路的开辟带来的影响有()

欧洲的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

欧洲金银价格下跌,物价暴涨 欧洲封建制度得以巩固

A.  B.  C.  D.

10.汉初规定:

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

这反映汉初实行()

A.海禁政策    B.抑商政策   C.奖励农耕的政策   D.禁奢侈

11.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民族工业()

A.较快发展B.出现短暂的春天C.遭受沉重打击D.萎缩

12.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B.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D.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13.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14.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16.“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出自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的这段顺口溜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企业股份制改造

17.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与这句话相关的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8.对“斯大林模式”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②经济上高度集中,实行指令性计划③政治上高度集权,个人崇拜④思想文化上,高度集中,行政干预⑤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却严重地制约着苏联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9.罗斯福新政与传统的资产阶级统治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缓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国家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保护资本主义的自由竟争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20.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依据,如()

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21.“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这首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民谣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世界经济大危机       B.罗斯福新政

C.肯尼迪执政         D.克林顿执政

22.从1800年到1890年,美国人口增加了11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81倍。

到1900年,美国有6个城市的人口超过50万,纽约达到350万。

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

A.人口下降B.城市化进程加速C.联邦政府成立D.小农经济破产

23.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

”,对此,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24.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B.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C.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D.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一个来源,但不占主要地位

25.“松绑”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的代名词,反映了当时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是()

A.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B.对民族资本进行和平赎买

C.实行全面公私合营            D.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26.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堪培拉B.上海C.西雅图D.大阪

27.2008年,我国南方数省普降大雪,遭遇严重雪灾,使灾区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任务艰巨。

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援助,可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        B        C       D

28.从历史渊源看,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于()

A.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   C.新航路的开辟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9.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A.牛耕B.蒸汽机C.内燃机D.互联网

30.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应该()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②加速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③避开全球化趋势,保护民族工业④与发达国家联盟,提高关税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31.阅读以下材料(10分)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2分)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其政治保障和劳动力条件是如何形成的?

(3分)

 

(3)材料中蒸汽机是由谁改良后广泛应用于生产的?

举两例说明蒸汽机在交通方面的成功应用。

(至少两例)(3分)

 

(4)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当时盛行什么经济思想?

该经济思想的创立者是谁?

(2分)

 

32.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共14分)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南海

陈启源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示内容,填上相应的企业名称。

(4分)

 

(2)材料一中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创办于何时?

(1分)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分)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

(2分)这一高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分)之后为何很快又衰落了?

(1分)

 

(4)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命运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奥巴马将中国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就比作前苏联1957年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他说:

“50年之后,我们这一代人的‘卫星时刻’又回来了。

(“卫星时刻”是指前苏联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后美国大受刺激,并掀起了科研热情)。

材料二未来经济是全球经济,……当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中国融入全球经济时,这意味着全球竞争将更加激烈,赢得这场竞争的国家将是那些大多数工人受过教育、致力于科研、拥有诸如道路、机场和高速铁路、高速网络等高质量基础设施的国家”。

在过去几年里,近80%的跨国公司都计划在中国或印度建立新的研发基地,因为当地重视数学与科学,此外还重视对劳动力的培训与教育。

材料三你去中国,他们在去年一年修的高铁就超过了美国过去30年建的高铁,中国最近开设了由美国公司承建的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太阳能研发基地,当今的中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快的火车以及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以上材料均摘自《奥巴马2010年12月6日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所社区大学发表演讲》

回答下列问题:

(1)前苏联1957年发射人类首枚人造卫星,当时的国际格局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奥巴马认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分)中国为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采取了哪些政策和重大举措?

(2分)

 

(3)材料二中奥巴马认为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是哪两方面?

(2分)

 

(4)材料三中涉及的火车、计算机和太阳能等科技成就是哪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近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是什么?

(2分)

2012-201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

历史期末考试答题卡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