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路基施工技术完整复习题库258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
《最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路基施工技术完整复习题库258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路基施工技术完整复习题库258题答案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3.0
7.路基压实过程中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B)cm。
A、20
B、40
C、60
8.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A)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A.1m
B.3m
C.5m
9.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宜小于(B)cm,竣工时应刷坡整平。
A、30
B、50
C、80
10.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B)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部填筑。
A、最高
B、最低
C、中间
11.路堤填筑应进行工后沉降观测。
路堤工后沉降量及(C)沉降应符合设计要求。
A、均匀
B、最大
C、不均匀
12.碎石类作为基床底层填料时,应级配良好,其粒径不应大于(A)
A、10cm
B、15cm
C、20cm
13.(A)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上层面应设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
A、渗水土填
B、非渗水土
C、普通土
14.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预压期后每(B)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移交,当沉降速率变化大时,增加观测频率。
A、一
B、三
C、六
15.路堤填筑能够直接采用(B)做填料。
A.膨胀土
B.改良土
C.黄土
16.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应选用(B)威力、低爆速、低密度、传爆性能好的炸药。
A、高
B、低
C、小
17.粉喷桩中石灰粉应为(B)生石灰。
A、人为消解;
B、磨细;
C、自然消解
18.重锤夯实地基密实度检查,监理单位每个基坑不少于(A)处。
A、3;
B、4;
C、5
19.重锤夯实地基密实度检查,施工单位每个基坑不少于(C)处。
20.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应及时进行(B),核对基础地质条件,经监理、设计、勘探等部门确认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A.支护
B.基地承载力检测
C.基地处理
21.重锤夯实最终总下沉量应大于试夯时总下沉量的(C)%。
A、70;
B、80;
C、90
22.开挖抗滑桩桩群的施工顺序是(A),且在桩身灌注一天以后才可开挖。
A.从两端向滑坡主轴方向间隔开挖
B.从中心向两端开挖
C.从滑坡主轴方向向两端间隔开挖
23.注浆压力允许偏差为(A)%。
A、±
10;
B、±
20;
C、±
30
24.(C)路段可以不需要进行试验路段施工。
A.土石路堤
B.填石路堤
C.三级公路
25.相邻填层使用不同种类或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符合D15/d85≤(B)(两层渗水土间)或D15≤0.5mm(非渗水土与渗水土间)的要求。
否则,两层之间应铺设隔离作用的土工合成材料。
A、3
B、4
26.过渡段路基的基床表层压实质量控制,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压实质量应采用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A)、压实系数K(或孔隙率n)三项指标控制。
A、Evd
B、Ev2
C、σ0
27.土工网垫搭接宽度不应小于(B),土工网搭接宽度不应小于(B)。
A.10㎝,5㎝B.5㎝,10㎝C.7㎝,10㎝
28.滑坡地段桩间土体应(A)开挖,并宜从上至下逐层开挖,(A)挡土板。
A.间隔,随挖随安装
B.连续,随挖随安装,
C.间隔,土体全部挖完后才安装
29.桩身混凝土应在(C)安装挡土板。
A.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
B.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
C.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
30.下面哪句话叙述正确?
(A)
A.有水地段安装锚杆,应将孔内的水排出或采用早强速凝药包式锚杆。
B.有水地段严禁安装锚杆。
C.有水地段视水量多少决定是否能安装锚杆。
31.铺设草皮时,应(A)施工.
A.由坡脚自下而上
B.由边坡自上而下
C.无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可
32.草皮防护的厚度(C).
A.5~10cm
B.不宜大于10cm
C.不宜小于10cm
33.预应力锚索钻孔应按照设计的孔位、孔径、孔深、方向及倾角施工,其允许偏差为(A).
A..孔位+10cm、孔深0~+20cm,方向及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1.0%。
B.孔位+15cm、孔深0~+20cm,方向及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1.5%。
C.孔位+10cm、孔深0~+25cm,方向及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1.0%。
34.(C)多用于岩石边坡防护。
A.锚杆挡土墙B.柱板式锚杆挡土墙C.壁板式杆挡土墙
35.加筋土挡土墙的墙背填料宜采用(A)。
A.粗粒土B.细粒土C.巨粒土
36.在岩体破碎、土质松软或有水地段修建支挡结构,宜在(B)施工。
A.秋冬季
B.旱季
C.雨季
37.沉降观测边桩及沉降在施工期间每天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
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A)d至少观测一次。
B、5
C、7
38.土钉墙钉孔注浆采用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应按设计要求配制;
砂料应采用级配合理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B)%。
当边坡渗水较严重时,宜添加膨胀剂。
A、2%
B、3%
C、4
39.路基施工(C)含水率控制范围应根据填料的性质、要求的压实标准和机械的压实能力综合确定。
A、最佳
C、允许
40.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料和结构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横向结构物顶至轨底高度小于(A)m时,横向结构物顶面以上路堤填筑级配碎石。
横向结构物顶面及其两端20m范围内路堤级配碎石应按设计掺适量水泥。
A、1.5
B、2
C、3
41.袋装砂井施工灌入砂袋的砂必须采用天然级配的风干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A)
A、3%
B、5%
C、10%
42.光面爆破的炮孔间距a可选用炮孔直径的10~(C)倍,并满足a=w/m(m为炮孔密集系数,m>1)
A、12
B、14
C、16
43.重锤夯实地基密实度检验数量是施工单位每个基坑不少于()处,监理单位不少于(C)处。
A、3,1;
B、3,2;
C、5,1
44.路堑基床底层表面应做成向两侧4%的排水坡,施工时,其上宜保留(A)m厚土层待基床表层施工之前开挖,并应避免对基床底层原地层产生扰动。
A、0.1~0.2
B、0.15~0.25
C、0.2~0.3
45.路堑为不易风化硬质岩石基床时,应将表面做成向两侧的4%排水坡,做到表面平顺,肩棱整齐,对凹凸不平处宜用不小于(C)混凝土补齐。
A、C15
B、C20
C、C25
46.CFG桩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B)根。
A、1根
B、2根
C、3根
47.CFG桩施工桩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B)
B、1.5%
C、0.5%
48.路堑的(B)开挖适用于平缓横坡上的一般路堑,用挖装、车运机具施工;
较深路堑宜分层开挖。
A、全断面
B、横向台阶
C、逐层顺坡
49.雨季路堤填筑的每一压实层面均须做成2%~(B)%的横向排水坡,路堤边坡应随时保持平整,每次作业收工前必须将铺填的松土层压实完毕。
50.预应力锚索张拉应分两次逐级张拉,第一次张拉值应为总张拉力的(A)%,两次张拉间隔时间不宜少于3~5d。
A、70
B、80
51.用石灰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B)%。
A、0.5
B、0.8
C、1.0
52.灰土挤密桩施工时,桩体使用的石灰块径不得大于(B)mm,夹石量不得大于5%,并应符合设计要求,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A、4;
B、5;
C、6
53.灰土挤密桩施工前复核地基土的含水量,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A)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确认。
A、24%;
B、25%;
C、26%
54.基床以下路堤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B)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A、合理
B、施工
C、最佳
55.粉体搅拌桩施工中搅拌钻头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A)mm。
A、10;
B、15;
C、20
56.砂(或碎石)桩施工时,砂性土地基应从(A)进行,一挤密为主的桩宜隔排施工。
A、外围向中间;
B、中间向外围;
C、没有要求
57.砂桩(C)m深度以下桩身密实度应大于中密状态。
A、1;
B、1.5;
C、2
58.砂桩质量检测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
饱和黏性土宜为(B)周。
A、1~2;
B、2~3;
C、2~4
59.级配碎石做底基层时,压实度不应小于(A)。
A.96%
B.90%、
C.94%
60.基底换填应与开挖紧密衔接。
如有困难应预留厚度不小于(C)cm的保护层。
C、50
61.真空预压施工中,密封膜应粘接牢固,热合加工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B)mm。
62.基床表层的填筑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B)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A、五
B、六
C、八
63.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拔导管连续两次将塑料排水板带出长度大于(C)m时,应停止施工。
A、0.2;
B、0.3;
C、0.5
64.塑料排水板施工中,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B)进行平行检验。
A、8%;
B、10%;
C、15%
65.施工单位抽样检验袋装砂井总数的(A)。
A、5%;
C、20%
66.袋装砂井施工中当拔套管将砂袋带出长度大于(C)m时,必须在原孔边缘重新补打。
A、0.3;
B、0.4;
67.改良土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段填筑,确定施工技术参数。
分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应大于(B)cm。
68.碎石垫层应采用质地坚硬、不易风化且级配良好的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C)mm。
A、30;
B、40;
69.砂垫层施工中线至边缘距离允许偏差为(C)mm。
A、(+30,-20);
B、(+40,-20);
C、(+50,-20)
70.砂垫层平整度施工允许偏差(B)mm。
71.换填地基顶面中线至边缘距离允许偏差为(C)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