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检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6863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检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过程检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过程检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过程检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过程检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过程检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过程检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检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程检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特别注意:

线号管不能做绝缘使用;

黄绿接地线及电缆屏蔽线在电路图上无线号标注要求时,可以不标明线号,如遇特殊情况以该项目工艺规定为准。

图1:

线号穿在线缆上的方向及效果

图2:

图3

不合格线号示图

5.1.3线鼻子的压接:

①、导线压接线鼻子的时候必须使用合理的压接工具如下:

图4:

适用0.5mm

~6mm

管状欧标端子图5:

适用0.5mm

管状欧标端子

图6:

适用压接以下冷压端子图7:

适用OT等线鼻子压接工具

图8:

适用0.5~10mm

端子图9:

重载专用压接工具

②、导线的线鼻子必须使用与导线截面积相对应的线鼻子且不能单双混用,因实际工艺有不同规格的线并在一起的情况,在选择双线鼻子时按下列方式进行。

a)16mm

+10mm

16mm

+6mm

+4mm

用双16绿色线鼻子。

b)10mm

10mm

+4mm

+2.5mm

,16mm

及其以下用双10象牙白色线鼻子。

c)6mm

6mm

+2.5mm

,10mm

+1.5mm

及其以下用双6黑色线鼻子。

d)4mm

4mm

,6mm

及其以下用双4灰色线鼻子。

e)2.5mm

+1.5mm

2.5mm

+1.0mm

及其以下用双2.5蓝色线鼻子。

图10:

端头错误使用图11:

端头正确使用

③、线缆压接的线鼻子应饱满,长度合适,无铜丝裸露、回铜、损坏(绝缘层、金属部分)等,串口线缆如无特殊要求均为串口端保留屏蔽层焊接串口外壳进行接地,重载线缆压接不能有断芯现象。

以下是状态的对比。

图12:

错误压接图13:

正确

图14:

压接不饱满图15:

图16:

压接错误图17:

正确压接

④、多芯线缆制作中内层绝缘层以及屏蔽层不能有破损,热缩管经处理后须平整、光滑;

如下:

热缩管鼓包、不平整

图18:

错误剥外层图19:

图20:

错误处理图21:

图22:

串口焊接效果图图23:

成品效果图

5.1.4对6mm2以下(除0.5mm2外)的线缆采用抽检形式,每种类型抽检比例为20%,6mm2以上、0.5mm2的线缆采用全检形式,若检验过程中判定不合格批次的该批次退操作人员整改并要求组长级以上人员签字确认,再次交检时加大抽检比例到50%,若仍存在不合格批次的,报生产管理人员并要求整改。

所有线缆检验及整改,需由品管部检验人员判定合格后予以放行。

批次判定不合格标准见下表。

检验量(端头个数)

判退不合格数(端头个数)

检验量≤10

1

检验量≤100

10

100<检验量≤300

30

300<检验量

50

表1:

判定标准

5.2槽轨、安装检查

5.2.1槽轨加工,槽轨长度须符合该项目工艺文件要求,加工面须无毛刺(如无特别要求线槽加工须从出厂时的两端面往中间加工,弃中间部分)。

图24:

端面未处理图25:

合格端面处理效果图

5.2.2槽轨铆接;

铆接前安装板上、安装孔内须无铁屑等杂物;

无特殊规定外:

线槽安装用加宽铝铆钉铆接;

主控柜中开关电源和PLC的导轨用加宽钢铆钉铆接,带支架的安装接线端子的导轨用螺钉加弹、平垫带止退螺帽固定,其余导轨用加宽铝铆钉铆接;

变桨柜的导轨全部用加宽钢铆钉铆接;

铆接检查采用塞尺检查,铆接后铆钉面与槽轨间隙不得大于0.15mm(包括0.15mm),采用铆钉铆接支架与槽轨的,槽轨与支架间隙不得大于0.3mm(包括0.3mm)且无松动现象,采用螺钉紧固线槽、导轨及支架的,须紧固且无松动。

不合格的在相应位置做出标示并在《问题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整改后判定合格予以放行。

铆接对比图如下:

图26:

铆接不合格图27:

铆接合格

5.2.3线槽与线槽交汇出线槽处理须无毛刺、尖端,线槽侧面全部处理,处理效果图如下:

图28:

线槽交汇处处理效果图

5.3器件、非标件安装

5.3.1非标件安装:

根据该项目工艺文件安装牢固、美观、正确安装,无特殊规定时,钢镀锌座用圆头不锈钢“+”螺钉固定,固定座卡子固定钢镀锌条;

铜镀锡条固定点超过2处时,铜条两端须加工ø

6的通孔,用沉头不锈钢“+”螺钉穿过通孔再与固定座一起固定,底板须攻丝或带止退螺帽固定,中间固定与钢镀锌的一致。

文件袋安装须有钢镀锌固定。

柜门加热器固定支架用钢铆钉铆接,导轨用3颗螺钉带自锁螺帽固定。

不合格项标示后在《问题记录单》上详细描述,整改后判定合格予以放行。

安装效果如下图:

图29:

钢镀锌固定方式图30:

铜镀锌两端固定方式图31:

铜镀锌中部固定方式

图32:

铜镀锌安装效果图

图33:

钢镀锌安装效果图

图34:

加热器固定效果图

图35:

文件袋固定效果图

5.3.2器件和标识安装,根据相应项目《×

×

布局图》检查器件的安装位置、规格、型号、稳固性、品牌、方向、间距、标识、外观等(物料编码除外);

采用螺钉固定的须按照力矩要求检查(见附录),所使用螺帽或螺钉不能有损坏现象(变压器采用加宽平垫);

不合格的在《问题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或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并要求立即整改,合格后的用油漆笔做标记。

重要部分安装及标示如下图(特殊或另有要求根据工艺文件规定安装):

图36:

变压器标示位置图37:

变压器紧固检测合格后效果图

图38:

开关电源标示位置

图39:

ABB断路器标示位置图40:

施耐德断路器标示位置图41:

西门子断路器标示位置

图42:

时间继电器标示位置图43:

负荷开关标示位置图44:

端子型模块标示位置

图45:

ABB接触器标示位置图46:

有标示粘贴牌的标示粘在标示牌上

5.3.3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

在元器件操作时,不应有受到空间的妨碍和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5.3.4変桨柜体的底板装回柜体后,进行力矩检验,力矩合格后用油漆笔标注,如果力矩合格但有槽轨变形的须更换,不合格项标示后在问题记录单上详细描述,整改后判定合格予以放行。

5.4布线、接线检查

5.4.1依据标准:

《GB2681-81》部分内容:

黑色:

装置和设备的内部布线;

棕色:

直流电路的正极;

蓝色:

直流电路负极;

淡蓝色:

三相电路的零线或中性线;

黄和绿双色:

安全用的接地线;

交流三相电路的A相:

黄色、B相:

绿色、C相:

红色;

5.4.2布线基本要求:

整齐美观,信号线和电源线、动力线尽量不铺设在同一个线槽内,具有层次感(大线、器件下层线缆在下面,小线、器件上层线缆在上面),禁止拐直角,保证电缆“横平竖直”,控制线和动力线禁止平行且靠得很近布置(必要时须做相应工艺处理),走线顺序参照GB/T3797-2005(见下图)。

图47:

错误图48:

正确(线缆弯曲有弧度)

 

应从该处出线

图49:

正确布线图50:

错误布线

图51:

走线顺序

5.4.3主控柜安装板布线流程

a)、接地条上地线,开关电源地线,控制变压器地线,模块上地线的连接。

b)、10mm

及其以上的线的连接。

c)、马达断路器出端与接触器入端线的连接。

d)、接触器出端和断路器入端、端子的连接。

e)、多段线(并线)、开关电源以及控制器等模块电源的连线。

f)、PLC上PTAI216,AIO288,CNT204/R上的线的连接及屏蔽层的处理;

然后DI232,DO232上的线的连接及处理。

g)、串口线以及柜内线的绑扎处理。

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主要检查生产人员是否按照该流程操作。

5.4.4主控柜体布线流程

a)、柜体按钮的接线及绑扎处理。

b)、将镀锌背板装回柜体。

c)、负荷开关处的接线,柜门加热器、插座接线、冷却风扇处的接线及绑扎处理。

5.4.5变桨柜布线流程

a)、安装板装回柜体内,接端子处的大线、柜内控制器、模块的地线、重载的电线

b)、端子、继电器、接触器、加热器等的接线。

c)、控制器(驱动器)的接线及绑扎处理。

d)、重载的接线及绑扎处理。

检验员在检验过程中主要检查生产人员是否按照该流程操作。

5.4.6各元器件间接线检查

a)、导线与电器元器件间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符合力矩要求(力矩大小见附件),垫片使用须符合要求,当终端连接电缆时,须预留额外的电缆(10~20mm)且两连接终端之间不能有接头。

螺丝连接时,弯线方向应与螺丝前进方向一致。

如下图:

图52:

接线方向

图53:

两个端头接线效果图图54:

一个端头接线效果图

b)终端接线:

安装须到位,线鼻子金属部分不得外露及压绝缘层,线槽出线须就近不得歪斜,线槽齿修剪以合适线缆出线为宜(线缆外径小于线槽缝隙60%的不用修剪,需要修剪的修剪后间隙不得小于线缆或线束外径的1.5倍),修剪须从线槽齿根部修剪;

线缆与锋利的棱边、螺杆的螺纹、活动的零件之间要保持合适的距离或增加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绝缘层的磨损。

如果不能避免,须根据工艺要求在锋利的棱边上安装绝缘护套或者给电线、电缆加装绝缘护套管。

正确修剪效果图图54:

修剪不到位

图55:

正确接线图56:

压接线鼻子外露和压绝缘层

c)线缆固定与捆扎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