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专业上机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6603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专业上机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采矿专业上机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采矿专业上机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采矿专业上机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采矿专业上机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矿专业上机题Word下载.docx

《采矿专业上机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专业上机题Word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矿专业上机题Word下载.docx

B.40

C.50

7.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

(0.77分)

A.视差的影响

B.视准轴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D.度盘刻划误差

8.采煤工作面至少保证()个畅通的安全出口。

A.2

B.3

C.4

9.在处理煤层顶板冒顶事故中,必须有()检查和监视顶板情况。

A.瓦检员

B.爆破工

C.专人

10.井底车场属于()巷道。

A.开拓

B.准备

C.回采

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危险因素

B.环境缺陷

C.设备缺陷

12.如果采煤工作面沿走向方向推进,这种采煤方法称为()长壁法。

A.走向

B.倾向

C.倾角

13.下列能导水的是()(0.77分)

A.垮落带和裂隙带

B.垮落带和弯曲下沉带

C.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14.控制巷道成型的炮眼为()(0.77分)

A.辅助眼

B.周边眼

C.掏槽眼

15.每个生产矿井必须至少有()个能行人的通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16.测定点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A.测量水平距离

B.测量水平角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D.测量竖直角

17.在水平巷道或者倾角在()°

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当用吊钩悬挂。

A.25

B.30

C.35

18.采用氮气防灭火时,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小于()%。

A.90

B.95

C.97

19.小绞车使用“四压两戗”固定时使用期限是()(0.77分)

A.不超过三个月

B.不超过二个月

C.不超过六个月

20.冲击地压的形成是由于()。

A.顶底板均为厚而坚硬的岩层,煤质很坚硬,开采深度又较大

B.顶底板松软

C.煤质较软

21.从输送机弯曲段切入煤体的进刀方式可能是()(0.77分)

A.推入式进刀

B.中部斜切进刀

C.钻入式进刀

22.综采工作面倾角大于()度时,支架必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

A.15

B.20

C.25

23.《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液压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规定值的()%。

A.80

B.85

C.90

24.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A.15m

B.5m

C.10m

25.综采工作面不作为推溜移架支点的设备是()(0.77分)

A.液压支架

B.刮板输送机

C.采煤机

26.对煤矿井下发生重伤事故时,在场人员对受伤者应立即()。

A.就地抢救

B.送出地面

C.打急救电话

27.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经()审查同意,未经审查同意不得施工。

A.煤炭主管部门

B.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C.规划设计部门

28.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标准化中的“两畅通”是指()

A.工作面要畅通

B.上下出口要畅通

C.工作面上下平巷要畅通

29.输送机机头和机尾处与巷帮支护的距离应该满足设备检查和维修的需要,并不得小于()。

A.0.5m

B.0.7m

C.0.8m

30.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

A.允许

B.不得

C.严禁

31.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渗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采煤工作面的任何水源水,统称()。

A.矿井水

B.矿井突水

C.矿井水害

32.以下不属于八大矿图的是()(0.77分)

A.采掘工程平面图

B.井筒断面图

C.工业广场平面图

D.等高线图

33.重大灾害事故的共性之一是具有()。

A.可预见性

B.临时性

C.继发性

34.不属于引发矿山顶板事故原因的是()(0.77分)

A.采矿方法不合理

B.缺乏有效支护

C.地质条件不好

D.爆破作业

D

35.巷道冒顶空顶部分,可用支护材料接顶,但在碹拱上部必须充填不燃物垫层,其厚度不得小于()m。

A.0.3

B.0.5

C.0.7

36.倾斜长壁采煤法适用于煤层倾角是()。

A.12度以下

B.25度以下

C.45度以上

37.有人触电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停跳,此时在场人员应()。

A.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

B.迅速做心肺复苏

C.立即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赶到

38.掘进工作面揭煤前,距煤层()时应打探眼。

A.5m

B.10m

39.评价一种采煤方法合理指的是( )(0.77分)

A.安全生产条件要好

B.经济效益好、采出率高

C.A和B都要具备

40.等高线间距大致相等,表明煤岩层的()。

A.走向稳定

B.倾角接近一致

C.单斜构造

41.地下开采时,中厚煤层的厚度为()。

A.1.5-3.0

B.1.3-3.5

C.2.0—4.5

42.低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无要求

43.初次来压前工作面处于()(0.77分)

A.增压区

B.减压区

C.稳压区

44.煤层倾角大于()°

的采煤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时,应当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A.12

B.13

C.15

45.锚杆的抗拔力、合格品应符合不小于设计值的()的规定。

A.70%

B.80%

C.90%

46.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A.5m

C.20m

47.当断层处的顶板特别破碎,用锚杆锚固效果不佳时,可采用()。

A.架棚法

B.注浆法

C.打木柱

48.对喷射砼时巷道应洒水养护期是()天(0.77分)

A.7天

B.6天

C.10天

49.对重大危险源现场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的编制应由()负责。

A.市应急救援机构

B.人大

C.企业

50.采空区顶板处理最常用的方式是()(0.77分)

A.缓慢下沉法

B.全部跨落法

C.充填法

51.正向爆破是将引药放在什么位置()(0.77分)

A.引药位于顶部

B.引药位于中间

C.引药位于底部

5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应实行()通风。

A.串联

B.独立

C.扩散

53.爆破图表应包括(),炮眼布置参数和装药参数,主要爆破条件和经济技术指标。

A.局部巷道布置图

B.炮眼装药结构图

C.炮眼布置图

54.巷道在未开掘之前,地下岩体处于()状态。

A.原岩应力

B.支承应力

C.二向应力

55.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m3的水量。

A.100

B.200

C.300

56.矿井所配备的备用水泵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A.70

B.75

C.80

57.在掘进工作面煤层占()以上称为煤巷。

A.1/2

B.2/3

C.4/5

58.基本顶的初次垮落前的初次失稳或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加剧现象称为()。

A.周期来压

B.初次来压

C.一般来压

59.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坐标和()。

A.高程

B.方位角

C.已知坐标

D.未知点坐标

60.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时,严禁爆破。

A.0.5

B.0.6

C.1.2

D.1.0

61.不合格钢丝的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达到()%,不得用作升降物料。

62.采区开采前必须编制()(0.77分)

A.采区设计

B.作业规程

C.安全专篇

63.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B.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黄海高程系统

D.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64.向采区供电的同一电源线路上,串接的采区变电所数量不得超过()个。

65.采煤工作面的工作空间支护与采空区处理工作的总称叫()(0.77分)

A.顶板管理

B.支护与放顶

C.顶板控制

66.进风井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以上。

67.1:

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米。

A.0.2

B.0.50

C.2.0

D.0.02

68.人们一般认为陷落柱是由于()原因而形成的。

A.岩溶塌陷

B.地震

C.煤矿开采

D.地壳运动

69.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A.1%

B.2%

C.1.5%

70.作用到单位围岩面积上的锚固力为()(0.77分)

A.围岩强度

B.锚固强度

C.锚杆强度

71.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的煤矿许用炸药。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72.节理在地质上又称为()

A.层理

B.断层

C.裂隙

D.褶皱

73.在煤矿井下煤岩体内掘进巷道与开切眼后,围岩的原始应力状态受到破坏,发生应力重新分布,空间上方岩体重量将由两侧承担,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应力集中现象,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