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491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

文综-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9年4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题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1.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甚至连纣王之子武庚也被允许继续管理殷商遗民以及部分王畿地区。

这表明西周初期

A.对古代帝王后裔的追封构成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B.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

C.分封制中包含着对旧有地方势力的变相承认

D.实行分封制有效地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周代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宗族子弟,而不是古代帝王后裔,故排除A项;虽然周武王分封了纣王之子,但在武庚的封地周围还设有周王室的诸侯进行监视,且题意中并没有体现统治者对于前朝残余势力的威胁缺乏充分认识的内容,故排除B项;西周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分封相当于对这些旧有地方的变相承认,故选C项;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但不是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故排除D项。

 

2.下表是唐宋时期关于“亚圣”论述的统计简表:

史料

出处

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

《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

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

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

程颐、程颖《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

《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

根据上表,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A.颜子的亚圣地位仅为民间说法

B.颜子贤能不及孟子是历代共识

C.儒家圣人地位取决于皇帝的喜好

D.理学尊崇和弘扬了孟子的学说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颜子为亚圣的说法在《唐会要》和《元史》存在记录,说明得到了官方认可,因此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

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可知二程认为颜子的贤能超过孟子,因此B选项错误;二程、朱熹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但他们不代表政府,他们认可颜子亚圣的地位,说明儒家圣人地位不仅仅是由政府左右的,因此C选项错误;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认为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这说明理学尊崇和弘扬了孟子的学说,因此D选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有学者初步统计,明朝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大增,其分类情况如下:

田赋类

漕运类

水利类

荒政类

盐政类

钱法类

13种

57种

50种

22种

30种

4种

 

(注:

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中央政府支配)由此可以推断,明朝

A.农业税的比重大大上升

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政府主导经济趋向明显

D.商业超越农业成为主导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田赋、漕运、水利、荒政、盐政、钱法都是由政府主导的,这反映出明朝政府主导经济,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明朝编写的经济史著作的分类情况,田赋只是其中一种,并未涉及农业税的比重;B选项错误,明朝政府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商业和农业的比较。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清雍正元年(1723年)开“孝廉方正科”选拔人才,由各省府、州、县、卫从秀才中举孝廉方正之士,赐六品章服(举人待遇),以备召用。

至乾隆五年(1740年)明确规定:

举荐后赴吏部验看考试,授以知县等官。

材料表明当时

A.全面恢复古代察举制度

B.拓宽了科举取士的渠道

C.传统科举制度遇到挑战

D.维护八旗子弟仕途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在科举制之外,清朝设置“孝廉方正科”选拔人才,这表明科举取士的渠道得到拓宽,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孝廉方正科”只是作为科举取士的一种补充,察举的对象也是秀才群体,并非是全面恢复古代察举制度;C选项错误,“孝廉方正科”只是作为科举取士的一种补充,并未挑战传统科举制度的地位;D选项错误,“孝廉方正科”选拔的人才范围是秀才群体,并不是八旗子弟。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20世纪初,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严厉谴责当时“醉心于欧化”的风气,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掀起了一股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思潮。

该思潮

A.是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B.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

C.阻碍了新文化运动发展

D.体现挽救民族危机的意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我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在此背景下,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主张“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用先进的思想唤醒国民,挽救国家,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该思潮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不是尊孔复古;B选项错误,该思潮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不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C选项错误,该思潮纠正了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偏颇,不是阻碍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6.1938年,八路军总政治部印发的《抗日战士政治课本》中写道:

“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人口,组成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苗、瑶、番、黎、夷等几十个民族…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

”这一认识

A.反映出全民族抗战局面即将形成

B.有利于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扭转了中国在抗战中的不利局面

D.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一认识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利于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8年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C选项错误,1938年中国在抗战中仍处于不利地位;D选项错误,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7.下列

我国“一五”计划基建投资比重分配柱状图。

这一投资结构体现了建国初我国

A.重工业位居于世界前列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

C.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国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由于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以及当时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

这体现了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国情紧密结合。

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在我国重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并非居于世界前列;B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C选项错误,依据表格可知,这一时期轻工业、农业、城市公用领域投资比例较小,并未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下图是197-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曲线变化图。

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与理解正确的是

A.1978年增长率的变化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1984年出现高点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C.1990年前后增长率的波动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致

D.1992年出现高点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

A项与图示信息不符,“文革”结束于1976年,排除;C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中国GDP增长率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D项属于误选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才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是在21世纪初,排除;B项表述符合史实,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正确。

故选B。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9.11世纪末,《民法大全》真本在意大利被发现,欧洲掀起罗马法复兴运动,它使人们不再把宗教、道德、世俗秩序与法律相混淆,法律

作用与独立获得承认。

这反映了

A.中世纪宗教神权观念逐渐消失

B.罗马法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保障

C.当时欧洲社会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D.罗马法的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重在保护私人财产,欧洲掀起罗马法复兴运动,倡导法

独立性反映了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对法律保护及反对封建束缚的需要,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11世纪”正处在欧洲的中世纪,正是神权统治的时期,宗教神权观念不可能消失;B选项错误,罗马法为维护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法律,与资本主义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欧洲对罗马法的普遍接受,表述过于绝对。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启蒙的辩证法》一书措出:

“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

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

”该观点强调

A.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危机

B.教会不满被抨击进行疯狂报复

C.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D.启蒙思想冲破迷信与专制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

”可知,启蒙运动发挥了否定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思想的作用。

依据材料“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

”可知,启蒙运动由于过分否定权威产生了社会危机,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教会不满被抨击进行疯狂报复不符合史实;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启蒙运动的消极作用,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的说法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启蒙运动的消极作用,启蒙思想冲破迷信与专制的作用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1934年2月,苏联通过二五计划决议,规定工业的投资比一五计划增加1.5倍,消费品的投资则增加3.6倍,农业的投资增加50%,农业产值要求增加1倍。

这表明苏联

A.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实现

C.尝试调整农轻重发展失衡问题

D.注重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苏联在二五计划的决议中加大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力图调整农、轻、重比例失衡的国民经济结构,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苏联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但并未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苏联一定程度上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化的实现不是材料主旨;D选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忽视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2.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

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D

【解析】

从国际组织投票权的变化可知.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促使世贸组织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