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相关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325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卫生相关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手卫生相关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手卫生相关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手卫生相关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手卫生相关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卫生相关知识.docx

《手卫生相关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卫生相关知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卫生相关知识.docx

手卫生相关知识

手卫生相关知识

手卫生相关知识

医院感染病例相当一部分为接触性传染,其中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

  美国2002CDC院内洗手规范所应用的大量临床报道证实了院内洗手的有效性。

因此,正确地执行医院洗手的规定,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

  阿根廷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为期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洗手率使医院感染率从20.0%降至12.40%。

美国一项研究也证实,1/3的医院感染完全能够通过手部卫生预防。

  实施侵入性操作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是每个医护人员所熟知的工作准则,接触患者前后洗手也代表着对患者人身权利的尊重!

手卫生的相关概念

   1、手卫生(handhygiene):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handwashing):

指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handantisepsis):

指用含抗菌剂肥皂/液清洗或消毒剂擦洗手,在一般性洗手或刷手的基础上对残余手部上的微生物的进一步清除,除去或杀灭皮肤上的致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

指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并能降低手术过程中由于手套的刺破或破损而导致细菌侵入手术区域的风险的过程。

   5、暂居菌(transientflora):

也称污染菌或过客菌丛,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很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如果没有通过肥皂和水的冲洗和机械磨擦或者使用消毒手刷将其破坏,它可随时通过手传播。

   6、常居菌(residentflora):

也称固有性细菌,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

这种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7、固有性细菌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些棒状杆菌类(一般是类白喉或类棒状杆菌),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和某些肠细菌家族的成员等。

   8、普通皂/液(plainsoapanddetergent):

包括肥皂和手清洁剂,主要目标是通过物理作用清除污垢和污染微生物。

主要攻击目标是暂居菌。

主要应用机械运动的原理而没有杀菌的功能,虽然一些肥皂确实含有很低浓度的抗菌成分,如防腐剂,但它们对固有性细菌的作用非常微小。

   9、抗菌皂(antimicrobialsoap):

为含抗菌成分的肥皂,它们在一定浓度下可杀灭或抑制皮肤上的微生物。

主要攻击目标是暂居菌和部分常居菌。

   10、手消毒剂(handdisinfector):

用于清除残留于手部皮肤上的细菌,主要攻击目标是暂居菌和部分常居菌。

如乙醇、洗必泰、碘伏等。

   11、快速手消毒剂(waterlessantisepticagent):

指取适量消毒液于手心,双手相互揉搓直至干燥,不需外用水的一种消毒剂。

(有两种,一种含乙醇,速干;另一种不含乙醇。

常用手消毒剂

   异丙醇(醇类)、碘伏、制剂(洗必泰醇)、苯扎溴铵(新洁尔灭)、六氯酚氯己定(洗乙醇必泰)、洗必泰复方

手消毒剂的选择原则

   1、选用的手消毒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手消毒剂对医护人员的皮肤刺激性小、无伤害,有较好的护肤性能;

   3、手消毒剂的包装应当能够避免导致二次污染造成致病微生物的传播。

手卫生的目标

   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染物和暂居菌;             

   2、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生长及再生。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Ⅰ类区域和Ⅱ类区域:

≤5cfu/cm2;     

   Ⅲ类区域:

≤10cfu/cm2;       

   Ⅳ类区域:

≤15cfu/cm2。

   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1、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5cfu/cm2)

   2、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以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10cfu/cm2)

   3、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15cfu/cm2)

洗手

   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测血压、脉搏、搬运患者、接触患者皮肤也会造成手部污染)。

   2.接触不同病人或进行不同部位操作前后;

   3.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后;

   4.穿脱工作服前后,戴摘手套、口罩前后;             

   5.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后;

   6.进入和离开病房前;          

   7.接触伤口前后;           

   8.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9.与任何病人长时间接触后;                         

   10.在病室中由污染区进入清洁区之前。

手清洁方法

   1.洗手前将衣袖向上拉距腕上约10cm,取下手上饰物、手表;

   2.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水冲洗手部,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

   3.取适量的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指缝,然后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

整个搓揉时间不应少于15秒。

具体揉搓步骤为:

   正确 的洗手方法:

 要持续15秒钟!

   手部卫生清洁经常疏忽的地方:

拇指、手指之间、指尖、手腕

手清洁注意事项

   1.注意清洁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

       

   2.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手链等饰物的部位。

   3.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开关(最好装有感应水喉),水流不可过大,以免溅湿衣服.

   4.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每周清洁和消毒,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5.手洗净后一定要用一次性纸巾、干手器、干净的毛巾、或手绢等擦干双手,毛巾、手绢应勤换,否则容易导致“再次污染”。

手消毒

   手消毒指征:

   1.进入隔离病房、ICU、烧伤病房、NICU和传染病房等重点感染区前及离开这些病房脱隔离衣后;

   2.进行介入性操作之前及后,即便带无菌手套,也应该认真进行手部消毒;

   3.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和设备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之后或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6.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7.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如需戴无菌手套时。

 手消毒的方法

   1.用含抗菌剂肥皂/液清洗或消毒剂擦洗手,其步骤与清洁洗手相同。

   2.使用快速手消毒剂的方法(免水洗手):

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新型手消毒方法,其除菌效果已被肯定,有实验证明能够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并能保持除菌效果。

   3、 医务人员在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具体方法:

取适量的快速手消毒剂于掌心;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安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外科手消毒的方法

  这里主要介绍洗必泰——醇制剂洗手液的手臂消毒法(我院现用的)

   刷手前准备:

   ①穿洗手衣裤、隔离鞋,最好脱去本人衣衫,如未脱者,衣领衣袖应卷入洗手衣内,不可外露。

   ②戴口罩、帽子,头发、口鼻不外露。

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者戴双层口罩,严重者不可参加手术。

   ③剪短指甲(水平观指腹不露指甲为度),去除饰物,双手及前臂无疖肿和破溃。

   ④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清除手上脏物及油垢。

   洗必泰——醇制剂洗手液(洁芙柔)手部消毒法:

   1.水湿润手部及前臂和肘关节上三分之一。

   2.用3-5毫升“洁芙柔”1号洗手液搓揉3分钟,用刷子刷洗指尖→指蹼→指甲→指缝→腕→前臂→肘部→上臂,范围包括双手、前臂和肘关节上三分之一,刷2分钟,用自来水冲净污沫,无菌巾拭干。

   3.用2-3毫升“洁芙柔”2号消毒液在手部及前臂涂抹一层(不过肘关节)。

   4.二次消毒:

再用2-3ml“洁芙柔”2号消毒液在手部及手腕涂抹。

手套的作用

   ⑴保护自己:

当接触血液,血液制品,分泌物,排泄物(汗水除外),粘膜和不完整皮肤时,手套形成有效的保护膜,防止手部被污染。

   ⑵保护病人:

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或其它会接触病人不完整皮肤或粘膜的护理活动时,手套可以减少微生物从医护人员的手上传给病人,

   手套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照顾不同病人时,防止微生物从一个病人或物体上传播到另一个病人身上。

   手套的使用原则

   1、接触或预料到要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体液、血液等或其他污染性程度高的物质;

   2、医护人员的手部皮肤有破损,而需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时;

   3、医护人员接触开放性伤口或施行侵入性无菌操作时。

手套的使用指征

  清洁手套的使用指征:

   1、手可能被血液、体液、病人的粘膜、分泌物所污染时应戴清洁手套。

   2、工作人员接触传染病人时,做或配合胃镜、肠镜或类似检查时,应戴清洁手套。

   清洁手套的选择:

   1)非无菌一次性乳胶手套:

采集动/静脉血、做支气管镜检查、更换湿性伤口敷料等可能发生物理性或生物性危害的职业暴露的操作中戴清洁乳胶手套;

   2)双层手套:

接触刺激性化学消毒液(如处置复用血液透析器)、配置细胞毒性化学药物、清洗污染手术器械时宜戴双层手套(内层为一次性薄膜手套,外层为一次性乳胶手套);

   3)一次性薄膜手套:

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吸痰、收集引流标本、清倒引流瓶内引流液、更换被血液、体液及粪便污染的布类(如床单)等操作时宜戴一次性薄膜手套。

  无菌手套的使用指征:

   1、工作人员在进行手术操作时;

   2、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

   3、进行进入体腔的侵入性操作时(如:

插导尿管、深静脉置管术等)。

手套使用的要求

   1.手套只能作为洗手的附属品而不能代替洗手。

   2.脱手套或更换手套时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当一次活动结束时,或怀疑手套破损时,以及不同的病人之间应取下手套并洗手。

   4.医护人员的手部有破损时应先用防水敷料保护再戴手套;

   5.戴手套执行操作过程中,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

   6.不能戴着手套直接洗手,因为洗过的手套通透性增加,细菌更容易进入手套内。

   7.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患者,同时多项操作时,应按污染程度从轻到重,否则要更换手套后方可进行另一项操作。

(如:

更换床单后进行静脉抽血就需更换手套)

   8.使用后的一次性手套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复用性手套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

戴手套能代替洗手吗?

   有人认为洗手不方便,而采用戴手套代替洗手的方式

   根据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APIC)的调查,有很多关于手套质量的可变性报道:

乙烯手套(薄膜手套)有4%一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