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3050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性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放射性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放射性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放射性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放射性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放射性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放射性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性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放射性实验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X-γ剂量率仪

四、实验步骤

1.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按图放置好实验设备;

2.检查仪器,并置于正常工作状态,开机预热;

3.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对于FD-3013“1分”测量档、FD-3017仪器置于“0.5分”测量档);

4.连续测量实验装置的本底计数10次以上,并记录之;

5.连续重量测量放入放射源后的仪器计数30次以上,并记录之;

6.详细记录实验仪器的型号、实验室空气温度、湿度及压力,以及仪器操作者及记录者等。

五、编写实验报告

1.按基础知识要求,将计数分组、列表、制图(频率直方图和累积概率曲线);

表1实测频数、频率分布表

计数分组间隔

频数

频率

累积频率

备注

 

2.使用均方误差公式σ=N1/2和S求出均方误差;

3.说明N1/2的物理意义。

思考题:

1.什么叫放射性衰变统计涨落规律?

它服从什么规律?

如何检验?

2.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用单次测量结果与多次测量结果表示放射性测量结果时,为什么是N±

N1/2,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4.为什么使用放射性的概率分布可以检查辐射仪的性能?

5.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时,如何正确选择概率分布类型?

附录:

仪器操作详细步骤

A.FD-3013

(1)装入两节1号电池,注意正确放入电池的极性,正极朝里,负极向外;

(2)将仪器手柄部旋钮开关打开置于“ON”,预热5分钟;

(3)测量时将底部开关置于CPM/CPS(计数/分钟,计数/秒),测量时间为1分钟,每次测量结束,机器报警,记录数据,按手柄处红色按钮继续重复测量;

(4)测量要求于实验室固定点测量30次以上。

(5)测量结束关机,将旋钮置于“OFF”,取出电池。

注意:

(1)小心摔倒仪器,有玻璃器件!

B.FD-3017

(1)检查电源,本仪器需3节1号电池,开机检查电池是否充足,注意正确放入电池的极性,预热10分钟;

(2)在主机上放入α射线源,注意源的光亮面朝上(探测器在下方),设置测量时间为0.5分钟;

(3)按复零启动键开始测量,测量结束仪器报警,记录数据;

(4)重新按复零启动键继续测量,测量30次以上并记录数据;

(5)测量结束将测量时间(分)的旋钮置于关,取出电池。

C.ZDD-3901

(1)将探头的电缆线将探头与主机连接好;

(2)插入变压器,采用交流电供电;

(3)开机预热10分钟以上;

(4)按“设置”键设置测量时间为1分钟,按“选择”键选择“Totalcount”测量项,连续测量装置的本底计数5次以上,测量放射源的计数30次以上,并记录之。

(5)关闭电源,断开电缆。

(1)必须在主机电源关闭的状态下,连接或断开电缆与主机和探头的接口;

(2)小心摔倒仪器,有玻璃器件!

D.X-γ剂量率仪(连续自动测量仪器)

(1)将探头通过电缆连接主机;

(2)插入变压器,采用交流电供电或检查仪器电源(使用6节1号电池);

(3)开机并预热15分钟;

(4)菜单选择:

主机面板共五个按键,Enter(Yes)、+1、→、Esc(No)、Func,进入主画面

a)首先按FUNC进入主菜单(SAMP、PARA、OTHER),选择PARA进行参数设定;

b)Time(选择采样时间),至少20秒,

c)Times(采样次数)至少3次,

d)Circel(循环次数)选择:

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测量本底设置为10次以上,测量放射性源设置为30次以上);

e)按Esc退回主菜单,将光标移动到SAMP上,按Enter进入采样测量;

这时显示窗口提问:

是否连接打印机和电脑,如没有连接,则按Esc,准备开始测量。

(5)使用三脚架将仪器架在1米高处开始测量;

(6)记录测量结果,仪器将显示在设置好的测量参数条件下的每个循环的测量结果,M(多次测量结果平均值)和V(变异系数,等于平均值/均方误差);

(7)实验结果后关闭电源,断开电缆。

(1)必须在主机电源关闭的状态下,连接或断开电缆与主机和探头的接口!

实验二

γ射线的衰减吸收规律

1.加深对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规律的理解;

2.掌握测量γ射线在几种物质中的有效吸收系数的方法;

3.学会如何正确安置实验条件的方法。

1.在好几何条件下,测量137Cs的γ射线在石板、瓷砖中的吸收曲线,并由曲线斜率、半吸收厚度确定上述物质的有效(线)吸收系数和有效质量吸收系数;

2.计算有效质量吸收系数,并与有效(线)吸收系数行比较;

3.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测曲线,求出有效(线)吸收系数。

三、实验原理

四、设备与装置图

1.放射源137Cs1个;

2.ZDD-3901石材放射性检测仪;

3.瓷砖和石板若干。

五、实验步骤

1.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开机预热;

2.按示意图放置实验装置,调整装置,使放射源、探测器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3.设置仪器测量参数,(测量)时间为1分钟,选择“Totalcount”,测量结果为脉冲数/分;

4.记录整个测量装置没有放射源时的本底计数5个以上;

5.放入放射源137Cs;

6.记录有放射源137Cs的计数5个以上;

7.调整吸收屏位置,在小角度散射次级γ射线影响较小条件下,逐步放入瓷砖(每次一块),每次记录2个以上仪器读数,如两次数据相对误差较大,再次进行测量并记录读数;

8.分别逐步放入石板(每次一块),每次记录2个以上仪器读数,如两次数据相对误差较大,再次进行测量并记录读数;

9.关闭仪器电源,断开连接电缆,如果用电池,拆除电池;

10.归还放射源;

11.详细记录实验仪器的型号、实验室空气温度、湿度及压力,以及仪器操作者及记录者等。

六、编写实验报告

1.绘制不同吸收物质的γ射线吸收曲线(用平均计数作图),并解释之;

2.比较两种几何条件下石材的吸收曲线(用平均计数作图),并解释之;

3.使用直线斜率法、半厚度法或最小二乘法拟合求解有效(线)吸收系数,并比较之。

4.叙述实验装置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实验三

土壤测氡仪(FD-3017)的刻度及使用

1.熟悉测氡仪的一般刻度原理和方法;

2.掌握使用液体镭源标定FD-3017型测氡仪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FD-3017测氡仪野外工作方法。

1.学习检查FD-3017镭A测氡仪的抽气系统和测量主机的方法;

2.学习FD-3017镭A测氡仪使用方法;

3.使用液体镭源用真空法刻度FD-3017镭A测氡仪;

4.学习计算土壤测氡仪仪器常数的方法;

5.测量校园内土壤氡浓度。

三、原理

1.液体镭源1个;

2.FD-3017镭A测氡仪一台;

3.胶管等。

1.检查仪器设备及附件装置。

2.学习并按仪器操作步骤练习仪器的使用方法。

3.做仪器稳定性检查(放入α源)。

4.用真空法校准FD-3017测氡仪。

5.在校园内开展土壤测氡仪。

1.阐述真空法校准(刻度)测氡仪的原理、方法及步骤。

2.叙述实验装置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七、思考题

1.FD-3017通过测量218Po进行222Rn浓度测量的优点是什么?

2.土壤氡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附录

一、FD-3017镭A测氡仪仪器结构及各组成

二、FD-3017镭A测氡仪仪器操作基本步骤

1.检查设备装置。

(1)检查主机电源。

(2)启动主机自检程序,检查主机数字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3)用α放射源检查仪器探头是否工作正常,仪器是否稳定。

(4)检查抽筒是否密封。

(5)检查胶管接头处是否密封。

(6)检查液体镭源和夹子、胶管、接头是否备齐。

2.开启操作台电源,设置测量程序。

选择2'

-15"

-2'

土壤测氡程序(加高压2分钟,测量2分钟),并开机预热仪器15分钟以上。

3.加放射源进行仪器稳定性检查。

放入α源,注意源的光亮面朝上(探测器朝下),设置测量时间为0.5分钟,测量10次,多次测量统计误差在10%以内。

4.按仪器说明书连接仪器。

将高压线连接仪器主机和抽筒。

5.将抽筒出气口与取样器(或液体镭源出口)连接。

6.放片。

将采样铝片放入抽筒样片盒内,注意有镭A字样的面朝下方。

7.准备抽气。

将抽筒阀门拨到“吸气”位置,准备抽气。

8.抽气。

缓缓提升抽气筒,将氡气引入抽气筒,抽气1.5升。

9.加高压。

启动主机高压,收集收集222Rn的衰变子体218Po。

10.取片。

在听到高压报警后,立即打开抽筒样片盒,用镊子夹住铝片边缘,将铝片有镭A字样的面朝上,放入主机探测器内(延迟15秒后会自动启动测量)。

注意有镭A字样的面朝上方。

11.测量。

仪器会自动开始测量,显示测量结果,即脉冲数。

记录仪器示值。

12.脱气。

将抽筒阀门拨到“排气”位置,将新鲜空气引入抽筒并排空。

13.重复步骤6-12,进行下一个点的测量。

14.关闭高压,松开电缆线。

15.关闭主机电源。

16.记录仪器型号和实验时温度、湿度及大气压力。

液体镭源刻度方法

1.按步骤1-4工作;

2.将抽筒出气口与液体镭源出口连接。

切记不要将镭源接反了!

3.确认胶管连接正确后,将液体镭源玻璃管中的氡气抽入抽筒中。

打开液体镭源的封闭夹,记下开启时间,缓缓提升抽气筒,使源内的气泡保持在瓶中间部位,直至抽气筒提升到顶部。

此时,筒内空腔内体积为1.5l。

抽气结束后,即将抽筒阀门转向吸“关”的位置(注意:

提升抽筒切忌用力过猛和下压抽气筒,防止液体溢出)。

必须经实验老师检查后方可开始抽气。

4.重复步骤6-12,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5.小心断开液体镭源与抽筒的接头,关闭液体镭源。

6.放入另一个铝片,重复步骤6-12进行测量。

共放入三个铝片。

7.按公式计算仪器常数(换算系数)。

8.排空液体镭源扩散器中的残存氡器,密封液体镭源,并记录密封时间。

9.收整仪器等附件。

实验四现场伽马能谱测量

-------闪烁多道伽马能谱仪(F2)

1、熟悉闪烁多道伽马能谱仪(NaI(Tl)探测器和digiDART谱仪)工作的原理及仪器操作方法;

2、了解几种核素的特征γ射线谱以及改变增益对谱线的影响;

3、了解多道与四道伽马能谱仪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