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254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docx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docx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

铁道部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

改建铁路西安至安康线增建二线

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代拟稿、初稿)

一、审查范围

1.陇海铁路窑村车站(不含)(陇海线K1055+774)至襄渝铁路安康车站(含)(襄渝线K311+337),正线全长约248km。

2.田王至灞桥客车下行疏解线,长7.47km。

3.青岔至营镇(K80+468~K103+158,长22.690km)已建成双线,本次包含部分站后工程。

4.引入西安、安康枢纽相关工程。

二、经济运量

(一)设计年度、路网构成

1.设计年度

初期2015年,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2.路网构成

初期:

襄樊至重庆段增建第二线建成、成达复线电化建成、新建宜万线等建成。

包西线复线及兰渝复线建成、西安平凉线建成、渝怀线增建第二线建成、武汉~宜昌~重庆(成都)及成都-达县-安康-西安-郑州快速客运通道贯通、郑州-西安-宝鸡客运专线及京广客专等建成。

近期:

西安至南京增建第二线建成、徐州至兰州客运专线形成。

远期:

西安至广元快速客运通道建成、西安至平凉增建第二线建成、安康至常德建成,并根据发展需要相应拓展路网。

(二)客运量

初期、近期和远期客流密度分别调整为1050万人、1230万人和450万人,客车对数分别调整为35对、41对和15对。

客流密度及客车对数表

                      单位:

万人、对/日

年度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客流密度    1050    1230    450

客车对数    35    41    15

(三)货运量

1.地方运量

初期、近期和远期发送量均增加400万吨,分别调整为571万吨、649万吨、705万吨。

初期、近期、远期到达量分别增加400万吨、400万吨、800万吨,分别调整为501万吨、544万吨、985万吨。

地方运量分别调整为1072万吨、1193万吨、1690万吨。

2、通过运量

通过运量上行方向分别增加150万吨、200万吨、200万吨,分别调整为1850万吨、2238万吨、2659万吨;下行方向初期减少150万吨,分别调整为3090万吨;近期维持3871万吨,远期增加400万吨,调整为4715万吨。

初期、近期和远期货流密度调整如下:

年  度    2015年    2020年    2030年

上行方向    2200    2630    3080

下行方向    3645    4475    5760

(四)下一步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

1.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近年客货运量增长情况,特别是要根据中长期规划调整情况,进一步核实西安至广元、安康至常德等路网构成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加强运量调查工作,核实并补充大宗货物流向。

3.重点核实旬阳电厂和安康电厂的报批落实情况,进一步核实货运量。

4.根据相关项目运量分配与设计情况,系统核实本项目客货运量。

三、运输组织

(一)主要技术标准

1.同意车站到发线有效长采用850米。

补充研究部分到达电厂煤炭列车牵引质量5000吨,部分车站到发线有效长1050米的方案;根据5000吨列车开行数量及客货列车总数量,铺划运行图,并从运营费用及调度指挥、机车运用、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二)    车站分布

本线增建二线后封闭小峪、石瓮、廻龙、青铜关、赵湾等5个车站。

(三)车流组织、编组计划

1.新丰镇与成都北、重庆西互编直达列车,襄樊北与成都北、重庆西互编直达列车,安康东仅担当与相邻编组站编组直通、区段、摘挂列车。

补充分析西安以远与成都、重庆以远的货物交流量及直达列车对数。

2.安康枢纽

(1)根据调整货运量及编组计划,补充枢纽列流图,对安康东站作业量进行调整。

(2)大岭铺~旬阳北增建二线,对不建取直线条件下,既有线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

(3)修建取直线后,根据客货列车经路,分析大岭铺~旬阳北增建二线的建设时机。

(四)自动闭塞信号机分布

自动闭塞信号机按6分钟分布。

(五)行政及调度区划分

本线增建二线后行政、调度区划分维持既有不变。

(六)经济评价

根据审查后调整的工程投资,重新测算经济评价指标。

四、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

I级。

2.正线数目:

双线。

3.限制坡度:

6‰、双机13‰。

4.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及最小曲线半径:

既有线100~12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800m,困难550m(保留500m)。

增建二线16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2000m,困难1600m。

(保留500m)。

5.牵引种类:

电力。

6.牵引质量:

4000t

8.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结合到达电厂煤炭运量研究部分车站1050米的可能。

9.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

五、线路及轨道

(一)线路方案

1.CK26+000~CK31+000段,研究减少跨越高速公路次数,节省工程投资方案。

2.同意岭北(CK57+300~CK80+468)采用取直方案。

CK72+500附近,结合水泥厂拆迁、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要求研究线路方案。

3.CK133+000~CK139+000研究与公路不交叉方案。

4.CK164+000~CK176+000研究取直减少跨河方案。

5.原则同意小河镇(CK183+500~CK186+600)采用单绕方案。

6.暂按大宗沟至赵湾(CK194+800~CK200+700)采用不引入赵湾车站方案。

请抓紧落实控制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

7.配合安康枢纽引入方案研究进行线路设计。

(二)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

1.工程增加不明显的地段,应选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最小曲线半径尽量集中使用。

 

2.尽量减少跨河、跨高速公路次数。

并应抓紧与相关部门协商签订协议稳定线路方案。

3.河道较为狭窄,除铁路外尚有在建的高速公路,铁路设计时要妥善处理与高速公路的关系,充分考虑铁路安全。

(三)轨道

1.同意采用重型轨道标准,铺设无缝线路。

2.正线采用60kg/m钢轨,铺设Ⅲ型有挡肩混凝土轨枕,1667根/公里,配套采用弹条Ⅱ型扣件;道床采用Ⅰ级碎石道碴,道床厚度按相应规范要求铺设。

(四)工务行政区划及其他

1.同意按机械化养路设计。

维持既有的养护维护模式,补充少量的小型养护机具。

2.本线按全立交、全封闭设计,应结合沿线道路情况及线路平纵断面,协同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令430号《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落实立交位置、规模及投资划分等事宜。

3.新建及改建地段按国务院令430号令有关规定,计列限高标志及限高防护架等相关安全保护设施。

既有线路非改建地段由原运营单位配套实施。

六、地质

(一)秦岭中山区、秦岭南部低中山河谷区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数量多、规模大。

下阶段应对路堑边坡、隧道洞口和桥址稳定性重点进行勘探与评价。

对覆盖层、软质岩和岩石风化破碎高边坡应按不良地质要求进行勘探。

边坡残坡积层较厚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较差时,宜研究绕避。

不能绕避时应采用预加固等边坡防护措施。

(二)小峪隧道、天池隧道进口段受F1断裂影响,地质条件复杂,应加强勘探。

梅花隧道进口有滑坡体,建议研究优化。

(三)合抱岭旬河特大桥尚在合抱岭5号滑坡影响范围内,该滑坡的稳定性对工程的影响较大,建议采用右岸下穿滑坡方案。

采用左案方案时,应对合抱岭5号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详细评价。

(四)岩溶和差异风化明显的花岗岩桥梁基础应加强勘探。

(五)隧道围岩分级应根据勘探地质资料,比照既有西康线隧道围岩分类合理确定。

隧道洞口斜坡及傍山浅埋隧道斜坡应加强稳定性评价。

(六)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黄土、膨胀土的勘探、试验,分段详细查明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的类型、分布长度及工程性质。

(七)进一步调查核实沿线采金矿洞的分布情况,对线路方案有影响时,应勘探核查。

(八)配合相关专业,完成路基填料场地和建筑材料的详细工程地质勘察。

(九)进一步加强沿线地表水、地下水的取样、试验,详细查明地表水、地下水的侵蚀程度、类型和发育段落。

 

(十)按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全线地质灾害评估和压矿评价工作。

 

七、路基

(一)区间路基面宽度,基床厚度,基床表层及基床以下路堤的填料类别与压实标准,工后沉降量控制、地基条件等技术标准,原则同意按近期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要求,执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中I级铁路铺设无缝线路标准的有关规定。

在基床表层A组填料来源困难地段,应进行远运合格填料与改良土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工作,在工程造价相差不大时,优先推荐采用远运土方案。

(二)下阶段应进行深入、细致的取弃土场调研,明确其位置、运距及填料性质。

全线土石方应统一综合调配,尽量移挖作填,隧道弃碴应充分利用。

根据取弃土场调研资料确定合理可行的土石方运距,进一步优化土石方调配设计和填料设计,并认真核实土石方数量。

利用硬质岩挖方和隧道硬质岩弃碴填筑的填石路堤,其基床表层不必再采用A组填料填筑,但填料粒径和压实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全线的硬质岩弃碴应充分利用制作A、B组填料填筑基床以降低工程造价。

(三)湿陷性黄土路基地段,原则上应以重型碾压、重锤夯实或强夯法为主进行地基处理设计,在路桥过渡段和居民点集中地段可根据黄土的湿陷等级、厚度等地质状况,采取部分灰土挤密桩措施。

(四)原则同意设计采取的路堤、路堑边坡防护原则与措施。

当边坡为土质或全风化、强风化岩质时,植被防护应以种植当地宜生灌木进行防护,不宜采用喷播植草和植生混凝土措施。

对于未风化、微风化的较完整岩质路堑边坡,推荐采用光面爆破开挖,其坡面不再采取防护措施。

(五)原则同意在部分地段设置加筋土挡土墙。

下阶段应根据工点地质资料和勘测资料,优化和完善挡墙地基处理设计。

 

(六)有条件时应充分研究绕避滑坡方案。

对无法绕避的滑坡地段,当滑坡稳定性不符合地震条件下的安全度标准时,原则同意采用抗滑桩等措施综合整治加固。

(七)顺层路堑地段应尽可能优化线位以降低切坡高度,并采用综合勘探手段查明边坡岩性、倾角、地下水状况和结构面强度等,并研究制定较为准确合理的稳定性检算指标。

根据实际地质、水文条件,研究制定经济合理的支挡加固方案处理。

(八)原则同意膨胀土路基防护设计原则。

下阶段应进一步调查落实线路通过膨胀土地段的长度范围,查明岩土性质。

当膨胀岩路堑边坡高度超过25m时,原则同意采用坡脚预加固措施。

其余地段宜按照“低挡墙、宽平台、缓边坡”的原则设计。

(九)采用综合勘探手段查明本线岩溶路基分布段落、岩溶变化状况及对线路的影响,优化线位予以绕避。

对难以绕避的地段,应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彻底整治,不留隐患。

(十)其余同意设计采取的各项设计原则与措施,下阶段应根据定测资料作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八、桥涵

(一)设计活载:

采用“中—活载”。

(二)设计洪水频率:

桥梁按1/100,涵洞按1/100。

并肩地段的既有涵洞未发生水害者可原式接长。

(三)限界:

跨铁路的跨线桥按“建限—1”电化限界,跨越城市道路和公、道路的按有关规范、标准并与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补充与有关部门落实协议。

(四)对水位控制设计的段落,要根据河道现状核对水位等水文要素。

对荆峪沟内的红旗水库下游的工程暂按溃坝流量设计。

其余同意对有关水库问题的处理原则。

(五)全线桥梁地质钻探仍有不足,应补充探明地质。

(六)同意新建简支桥梁采用新颁通桥(2005)2101系列标准梁图。

利用既有预留墩台及部分改造既有线桥梁可少量采用(01)2051系列梁图。

(七)关于岭南线路与西康高速公路交叉的工点,应详细落实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