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王存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1175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王存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王存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王存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王存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王存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王存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王存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王存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王存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中华文化史上产生的影响。

难点:

1.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21、22、24课)。

2. 

朗读课文(第21、22、24课),默读课文(第23、25课)。

3. 

用修改符号修改常见的病句(百花园五)。

教法学法设计

1、 

认真钻研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钻研课后练习(包括百花园)和泡泡图的导学意图,重视“指南针”安排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悟出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2、通过阅读实践,既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方法。

3、多读多练,掌握重点句子。

课时安排

《孔子》两课时《“心正笔正”柳公权》两课时

《黄帝》一课时《梅兰芳》两课时

《唐玄奘西行取经》一课时语文百花园五两课时四课时

电子备课课时教案

执教人:

2011——2012学年

语文 

年级

主备人

单位

前鲁小学

拟授课时间

上学期第周

姓名

王存玲

课题

21、孔子 

(第一课时)

个性化

修改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蔡、祭祀”;

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

”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

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教具准备

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近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在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影着中国人的思想。

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

(孔子)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

如仲(zhò

ng)儒(rú

)祀(sì

笔画:

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

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

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

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

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要点:

(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

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

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板书设计

21、孔子

儒家仁隐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课时)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

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默读第2-5个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2、小组间交流(2-4人左右)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二个故事

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

2)第三个故事

1)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引导学生感悟: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

※引论语: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想像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解。

3)第四个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三、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几点感受。

总结:

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让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

作业:

1、推荐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

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读后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盗泉水安守节操

君子与小人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学而不厌 

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第一课时)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会认“卿、钦、宗、诀、溺、俭、肖、职”;

会写“唐、凑、宗、诀、弦、溺、殿、袍、罢、俭、富、贤、肖、惹、职”理解“紧凑、秘诀、弦外之音、沉溺、俭朴、富有、贤良、惹恼、职位、铁骨铮铮、喜不自胜、名正言顺、流芳百世等词语。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他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一、结合资料,揭示课题

1)师:

柳公权是晚唐大书法家,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搜集的资料,为大家介绍一下柳公权。

2)生介绍柳公权(师随机出示柳公权肖像和书法作品图)

3)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问(为什么用“心正笔正”来形容柳公权?

“心正”和“笔正”有什么关系……)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2、思考:

课文讲了关于柳公权的哪两件事?

1)写柳公权借谈论书法秘诀,劝告穆宗“心正”治国,律已清政。

2)柳公权借谈论皇上穿衣,劝诫文宗正确用人,赏罚分明。

3、反馈交流预习情况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弦(xì

á

ng)溺(nì

)肖(xià

o)凑(cò

u)等字的读音。

2)由学生交流自己认为易写错的字

如“唐”(中间一竖出头);

凑(最后一笔是点)

“袍”(衣补旁);

贤(右上是“又”字)

“殿”(右半部分是殳)……

3)出示成语和词语的意思,由学生说出词语,检查预习效果暗藏试着写下词语。

比喻坚贞、刚硬,像铁一样硬的骨头。

形容坚强不屈的意志和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凛然正气。

(铮铮铁骨)

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秘诀)

比喻没有明确说出,而是间接透露出来的意思。

(弦外之音)

高兴到了极点。

(喜不自胜)

表示对人重视。

(垂青)

三、学习第一部分,精读品味

1、指名读,自然段,了解柳公权在书法方面的成就。

1)唐朝著名书法家。

2)对后世影响及大。

3)与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

2、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字——“笔正”

3、柳公权的字骨力挺秀,洒脱有法,那他的人呢?

请你从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

(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

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

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人——“心正”

22、“心正笔正”的柳公权

(铮铮铁骨)(秘诀)

(弦外之音)(喜不自胜)(垂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