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3095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docx

《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docx

第四篇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

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

特应性皮炎

SCORAD评分

1、评价面积(9法则),最大评分100,注意2岁以下婴儿和成人的区别;

2、评价六个临床特征:

红斑/颜色加深;水肿/丘疹;渗出/结痂;剥蚀;苔藓化/痒疹;干燥

前5个评价单个平均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干燥评价未受累部位。

评分尺度:

0-3,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最大分值18分

3、两个视觉模拟标尺:

患者评价过去3天(晚)前的瘙痒和睡眠丧失平局程度

前两项为客观SCORAD,可以独立使用,最大分值83分,加上第3项最大分值103分

特点:

快速,简单,但不同观察者对面积和严重程度的评价之间有差异。

SCORAD(ScoringAtopicDermatitisIndex)

症状/体征

0分

1分

2分

3分

评分

轻度

中度

重度

瘙痒

无瘙痒/搔抓

偶尔、轻微瘙痒/搔抓

持续或间断瘙痒/搔抓,不影响睡眠

烦人的瘙痒/搔抓,影响睡眠

红斑

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

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

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

此体征很明显

丘疹/水肿

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

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

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

此体征很明显

渗出/结痂

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

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

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

此体征很明显

抓痕

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

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

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

此体征很明显

皲裂

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

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

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

此体征很明显

苔癣样变

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

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

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

此体征很明显

EASI评分

评价面积和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

1、评价疾病面积:

0-6分,4个躯体部位:

面积:

0=无皮疹;1<10%;2=10-29%;3=30-49%;4=50-69%;5=70-89%;6=90-100%

躯干部位:

头面=10%;躯干=30%;上肢=20%;下肢=40%

2、评价临床严重程度:

红斑;浸润或丘疹;糜烂;苔藓化。

每个特点用0-3分评价:

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

公式计算EASI评分值在0-72之间

EASI(Eczemaareaandseverityindex)

受累体表面积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评分

头颈

上肢

躯干

下肢

0%

1~9%

10~19%

20~49%

50~69%

70~89%

90~100%

0分

1分(轻度)

2分(中度)

3分(重度)

头颈

上肢

躯干

下肢

皮损严重程度

红斑

无/色素改变

淡红斑

明显发红

颜色鲜红或深红

水肿/浸润/丘疹

局部区域真皮水肿不易被触

在多处发生明确的真皮水肿

广泛区域发生真皮水肿浸润

鳞屑

局部轻度脱屑,细小鳞屑为主

身体多处可见的脱屑,鳞屑较粗

身体大多数部位显著脱屑,鳞屑粗厚

苔癣样变

皮纹略增厚

皮纹增厚呈交叉状

皮纹显著增厚呈很深的交叉状

瘙痒程度

隐约感觉痒,不搔抓

经常痒,偶搔抓,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可忍受

经常痒,常搔抓,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不能忍受

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

SA-EASI

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但不同观察者对面积和严重程度的评价之间有差异。

自我评价PASI(SA-PASI):

面积评价同PASI,严重程度评价只针对一个平均皮损,用3个修正过的视觉模拟标尺评价。

有效性、可靠性和反应性已经过检验。

银屑病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

患者病情评分参照PASI(Psoriasisareaandseverityindex,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标准,包括皮损面积评分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

1、评价面积:

4个躯体部位分别以0-6分评分:

面积:

0=无皮疹;1<10%;2=10-29%;3=30-49%;4=50-69%;5=70-89%;6=90-100%;躯干部位:

头面=10%;躯干=30%;上肢=20%;下肢=40%:

皮损面积评分:

全身分为头颈部、上肢、躯干和下肢4个部位。

上述部位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10%、20%、30%和40%。

4个部位分别进行皮损面积评分,标准如下:

0=无皮疹、

1=1%-9%、

2=10%-29%、

3=30%-49%、

4=50%-69%、

5=70%-89%、

6=90%-100%。

为了有助于对受累面积进行评估,应注意下述规定:

a.将颈部视为头部的一部分

b.将腋窝与腹股沟作为躯干的一部分

c.将臀部作为下肢的一部分

2、评价临床严重程度:

红斑;浸润;鳞屑。

每个特点用0-4分评价:

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

公式计算各躯体部位分值,再累加得到总分,0-72分:

皮损严重程度评分:

按照以上4部位评分,每个部位均按以下3个皮损临床特征评分:

红斑(erythema,E):

红色或暗红色炎症性斑,压之退色。

浸润(infiltration,I):

皮损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趋势,边界模糊不清,压之有实质感。

表皮脱屑/鳞屑(desquamation,D):

指脱落的表皮细胞成片剥落。

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如下:

0=无,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

1=轻,此体征能确认但需仔细观察

2=中,此体征较明显可立即确认

3=重,此体征很明显。

4=极重,此体征非常明显。

斑块肥厚程度I:

0-皮损与正常皮肤平齐;

1-皮损轻微高出于正常皮肤表面;

2-中等度隆起,斑块的边缘为圆或斜坡型;

3-皮损肥厚,隆起明显;

4-皮损高度增厚,隆起极为明显。

红斑E:

0-无红斑可见;

1-呈淡红色;

2-红色;

3-深红色;

4-红色极深。

鳞屑D:

0-表面无可见鳞屑;

1-部分皮损表面上覆有鳞屑,以细微的鳞屑为主;

2-大多数皮损表面完全或不完全覆有鳞屑,鳞屑呈片状;

3-几乎全部皮损表面覆有鳞屑,鳞屑较厚成层;

4-全部皮损表面均覆有鳞屑,鳞屑很厚成层。

渗出、干燥及瘙痒不计入总分。

PASI具体评分公式见下表。

表.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公式

部位PASI评分

头颈(E+I+D)×A(皮损面积评分)×0.1

上肢(E+I+D)×A(皮损面积评分)×0.2

躯干(E+I+D)×A(皮损面积评分)×0.3

下肢(E+I+D)×A(皮损面积评分)×0.4

PASI=以上4个部位评分的总和

公式:

PASI评分=(E头+I头+D头)×A头×0.1+(E上肢+I上肢+D上肢)×A上肢×0.2+

(E躯干+I躯干+D躯干)×A躯干×0.3+(E下肢+I下肢+D下肢)×A下肢×0.4

自我评价PASI(SA-PASI)

:

面积评价同PASI,严重程度评价只针对一个平均皮损,用3个修正过的视觉模拟标尺评价。

其有效性、可靠性和反应性已经过检验。

银屑病静态临床医生整体评估

采用静态PGA确定某一给定时间点患者银屑病总体损伤情况。

根据下述量表评定浸润、红斑与鳞屑的整体损伤情况。

然后,将这三个量表之和除以3,便得到最终PGA评分。

浸润(I)(平均整体损伤)

0=无斑块突出之证据

1=斑块极轻度隆起=0.25mm

2=斑块轻度隆起,=0.5mm

3=斑块中度隆起,=0.75mm

4=斑块明显隆起,=1mm

5=斑块严重隆起,=1.25mm或以上

红斑(E)(平均整体损伤)

0=无红斑证据,可能存在色素过度沉着

1=微弱红斑

2=颜色为淡红色

3=颜色为中度红色

4=颜色为亮红色

5=颜色为暗红色至深红色

鳞屑(S)(平均整体损伤)

0=无鳞屑证据

1=极轻度;偶尔见细鳞屑于5%以下的损伤处

2=轻度;主要为细鳞屑

3=中度;主要为粗糙鳞屑

4=明显;主要为非粘性厚鳞屑

5=严重;主要为粘性极厚鳞屑

I+E+S=______/3=________(总均值)

临床医生基于上述总均值的静态整体评估结果

0=除有残留颜色外,完全清除

1=极轻度–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E+S/3=均值为1

2=轻度-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E+S/3=均值为2

3=中度-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E+S/3=均值为3

4=明显-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E+S/3=均值为4

5=严重-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E+S/3=均值为5

注意:

应将评分四舍五入为最接近整数值。

如果总值≤1.49,评分=1;如果总值≥1.50,评分=2.

痤疮

痤疮的分级

寻常痤疮又可以根据皮损的轻重程度分级,有利于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

1970年Pillsbury根据不同种类皮损的数目将痤疮分为4级,但这种分级方式对于小的变化不敏感。

以后Cook等在此基础上采用照像片并与参考标准比较,将痤疮分为0-8级,缺点是无法反映粉刺的程度,而且单纯靠照片无法准确区分深在的结节、囊肿和表浅的红斑。

后来Cunliffe教授提出了12级分级法,能同时反映炎性和非炎性皮损的严重程度,非常详细,但比较繁琐,掌握起来困难,可操作性较差。

Gollnick和Orfanos教授根据各种皮损的数目、炎症程度以及瘢痕的情况提出了新的4级分级法,但由于繁琐,临床应用也不太方便。

目前在临床上,国内外的皮肤科医生较为广泛采用的是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

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

轻度I级粉刺为主,少量丘疹、脓疱,总皮损小于30个

中度II级粉刺和中等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31~50个

III级大量丘疹、脓疱,总皮损50~100个,结节数小于3个

重度VI级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总皮损大于100个,结节/囊肿大于3个

Cunliffe的12级分级法

1

0.1

少数炎性和非炎性皮损

2

0.5

面颊和额少数活跃的丘疹

3

0.75

面颊极多不活跃的丘疹

4

1.0

广泛的活跃与不活跃的丘疹分布于面部

5

1.5

面部有较多比较活跃的丘疹

6

2.0

很多活跃的炎性皮损,无深在的皮损

7

2.5

广泛分布的活跃与不活跃皮损,并开始累及颈部

8

3.0

活跃与不活跃皮损较少,但有较多的深在性皮损,需要触诊

9

3.5

较多活跃的皮损,同时有深在性皮损

10

4.0

以活跃的丘疹为主,几乎累及整个面部,触诊可以摸到2个结节

11

5.0

以活跃的丘疹为主,几乎累及整个面部,触诊时有较多的结节

12

7.0

有很多结节和囊肿,若治疗不及时将会发生瘢痕

Gollnick和Orfanos的4级分级法

分级

粉刺

丘疹/脓疱

结节

囊肿、瘘管

炎症程度

瘢痕

轻度I级

<20

<10

-

-

-

-

中度II级

>20

10-20

-/+

-

+

-

III级

>20

>20

>10

-/<5

++

+

重度VI级

满脸粉刺

>30

>20

>5

+++

+

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