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②挂靠在某一专科下的伤口治疗工作模式,该模式在专科医院比较普遍;
③以门诊换药治疗中心为主的伤口治疗工作模式[2-4]。
每个模式都有其自己的特色,也为临床伤口治疗模式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这些模式对于伤口治疗过程中医护之间工作的职责并没有明确划分,很多时候常常是着重关注护士在伤口治疗中的作用。
事实上伤口治疗并不是简单的更换敷料,伤口治疗也绝不仅仅是伤口局部的处理,更多的时候,伤口治疗需要考虑全身综合情况,包括患者的营养状况、合并疾病等情况,这势必要求医护之间要精诚合作,才能全面、系统地评估患者全身及伤口局部情况,从而制定科学、可行的伤口治疗计划,共同促进伤口愈合。
医护合作被认为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多项研究显示,有效的沟通交流和良好的医护合作增进照护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改善病人的临床转归[5]。
医护一体化,正是通过突出新型“医护合作”的作用,强调医生与护士之间优缺互补,护士动态地评估和管理伤口,医生应用其扎实的医学知识,积极发挥在疑难伤口处理中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协调,减少了伤口治疗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各自职责、精力有限等原因等造成的治疗空隙,从而做到系统、全面、规范的管理伤口,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模式下,医生和护士对伤口情况共同进行评估,根据伤口的疑难程度划分,一般的手术清洁切口及轻度的感染伤口由伤口护士进行处理,疑难慢性伤口则由医生和伤口护士共同完成。
该模式既有利于节约医生的诊疗时间,同时又可以促进护士专科职业生涯发展,通过医护的有效合作,达到提高全院伤口治疗水平的目的,减少伤口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间隙,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使得医患关系更加融洽,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佳丽,宁宁.四川地区三级医院伤口治疗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
(1):
77-79
[2]胡宏鸯,朱红芳,余红梅.建立伤口小组提高伤口护理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07,7(9):
22-24.
[3]王威,李淑迦,杨莘,等.我院伤口护理中心工作方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7,7(9):
22-24
[4]杨惠花,眭文浩,施耀芳,等.课题小组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
343-344.
[5]BoyleDK,KochindaC.Enhangcingcollaborativecommunicationofnurseangphysicianleadershiptwointensivecareunits[J].JnursAdm,2004,34
(2):
60-70
现况分析
1、目前我科室伤口治疗的治疗模式仍是传统的伤口治疗模式。
伤口处理的主体是医生(即由医生更换伤口敷料),但由于医生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手术室且诊疗工作量大,每天进行伤口治疗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很多时候伤口换药的工作由新毕业医生及实习生完成,存在缺乏对伤口的动态评估及管理;
②新毕业医生及实习生因不熟悉伤口情况,造成换药时浪费敷料;
部分新毕业医生及实习生换药时无菌观念较差;
③出现漏收费现象;
④对感染性伤口的处理不规范等,从而影响伤口愈合,导致延长住院天数。
2、目前我院已经现有2名伤口专科护士,她们经过广东省护理教育中心系统、规范培训学习,已在临床开展伤口管理治疗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同时她们也承担着全院护士的伤口管理治疗的培训工作,加强护士的业务水平,使得伤口管理治疗的工作更加专业化、细致化、全面化及紧跟国际发展要求。
3、近年来我院伤口治疗随着国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快速发展,能积极引入伤口处理的新理念、新技术、应用新型伤口敷料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伤口,使得我院伤口治疗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我科室已开展由医护共同处理感染伤口的模式,并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有一科研立项《天然蜂蜜外敷治疗急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研究》(编号:
2014AB00351)。
发表伤口治疗方面文章6篇。
5、科室已开展医护联合查房的工作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医护合作的基础。
6、医护一体化伤口的管理能得到了医院和护理部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科主任的支持和指导,对项目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7、我们科现有的伤口有以下几种类型:
(1)手术切口:
普通手术切口、带引流管的手术切口以及有加压包扎的手术切口。
(2)感染伤口:
压疮、糖尿病足、血管性溃疡、外伤口感染、不愈合性手术切口、癌种感染不愈合伤口。
对于以上伤口,我们将进行分级管理。
项目设计
1、建立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的组织架构:
由护理部牵头成立伤口治疗专家组和其他专家辅助组,专家组的成员包括护理管理专家和伤口治疗师,伤口治疗辅助组包括了营养师、麻醉师和疼痛科医生。
其中护理管理专家负责对临床医护一体化伤口管理工作的总体协调和过程的监控,伤口治疗师负责对临床科室伤口治疗开展技术指导与会诊等,其他专家辅助组提供营养支持和镇痛指导等。
护理部
伤口治疗辅助组
伤口治疗专家组
营养、疼痛组
管理组
伤口治疗组
开展科室伤口治疗工作
协调及过程监控
2、组建科室的医护一体化的伤口治疗团队:
由科室主任、主诊医生、住院医师、护士长、伤口专科护士、护理小组长及科室其他护士组成。
科主任
护士长
伤口治疗师
主管医生
伤口护士
3、明确伤口治疗小组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
(1)制定规范化的伤口治疗工作职责、伤口评估表,清创/使用特殊伤口敷料知情同意书。
(2)做好伤口小组的分工工作:
①伤口专科护士:
指导科室伤口治疗,协助疑难伤口的处理。
②伤口治疗师:
主要是完成伤口治疗的主体工作,包括伤口换药、伤口管理以及数据库的建立。
③医生:
伤口的初步评估和诊断;
提供伤口病人整体管理措施;
外科清创术、伤口二级缝合以及植皮;
主导处理伤口深达筋膜层或破入骨或与腹腔、胸腔相通的伤口。
4、工作开展团队成员的培训:
(1)组织疼痛科、营养科、皮肤科专家等进行多学科的培训,提高各级伤口治疗人员的理论。
(2)伤口专科护士、伤口治疗师参加省内外团队培训及学术交流。
(3)对伤口治疗团队进行有针对性的院内培训,提高团队人员的实操能力:
①培训内容包括伤口评估、伤口类型、伤口测量、记录、伤口影像资料采集、新型敷料的使用。
②培训的方式有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伤口工作坊。
5、设立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室,用于满足伤口治疗的环境要求,对在院及返院伤口患者的规范化伤口治疗。
6、实施流程:
(1)每天医护共同晨交接班和共同查房,查看伤口。
(2)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包括病人的营养情况、基础疾病等。
(3)根据伤口评估表评估伤口情况:
伤口的面积、深度、渗出液的性质、量、气味,基底组织情况、周围皮肤有无浸润,以及疼痛评分等。
(4)医护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7、对住院患者实施分层次的伤口治疗工作模式。
7、对出院患者实施伤口治疗的延续服务模式,对于伤口未愈合患者但达到出院指标的患者,给予出院,并进入出院病人伤口治疗流程。
8、建立伤口管理数据库
预期
目标
1、提高手术伤口甲级愈合率,减少伤口的二次缝合率。
2、缩短感染性伤口的愈合时间。
3、降低病人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
4、缩短患者等待换药的时间,提高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
5、降低换药费用漏收率。
6、降低非计价材料的浪费率,节约成本。
活动进展安排
1、开展项目的准备工作(2015年2月-3月)
(1)制定医护一体化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2)制定医护一体化伤口治疗健康教育资料及宣传小册子
(3)制定医护一体化工作中发生意外的紧急处理措施
2、人员培训(2015年3-4月)
(1)皮肤生理及解剖
(2)疼痛管理及营养支持
(3)伤口的评估、伤口的记录及伤口影像资料的采集
(4)伤口类型、伤口愈合过程以及敷料的选择
(5)伤口换药技术的学习
(6)考核
3、对伤口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2015年5月起)
4、阶段小结(2015年9月)
5、对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PTCD循环改善(2015年10-11月)
4、收集整理资料(2015年11月)
5、总结及撰写论文(2015年11-12月)
6、建立伤口管理数据库(2015年12月)
项目组成员及分工
1、医院层面:
①医护一体化管理组:
***、***、***、***——协调及过程监控。
②伤口治疗组:
伤口专科护士(黎**、黄**)、——指导科室伤口治疗,协助疑难伤口的处理;
伤口治疗师——伤口处理。
③伤口治疗辅助组:
营养科主任(陈**)——提供营养支持
麻醉科及疼痛科医生——提供镇痛治疗。
2、科室层面:
普外一、胸外科
(1)主要负责人
组长:
***
副组长:
秘书:
**
(2)组员:
普外一区的全体执业医师及执业护士(具体分工如下)
姓名
职称
职务
负责内容
副主任护师
组长
统筹管理、伤口治疗
主任医师
统筹管理
副主任医师
副组长
培训、伤口治疗
主管护师
伤口治疗、管理
组员
主治医师
伤口治疗
医师
护师
伤口治疗、收集资料
秘书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其他护士
护士
伤口的观察及收集资料
普外二、三区:
普外二、三区的全体执业医师及执业护士(具体分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