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7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2916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7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7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7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7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7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7套.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7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7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57套.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157套

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

在中国,“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

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

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的。

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

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

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

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

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

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云:

“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正是人类明智的“狂性自歇”才使得敬畏伦理的智慧之光普照大地,人类也才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

人类应该有所敬畏。

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

这种限制和规约,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敬畏伦理”是人类用以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人们在它的约束下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B.敬畏伦理是在人类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自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

C.敬畏感始终处于生成的过程中,它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

D.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3.下列关于人类要有“敬畏伦理”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敬畏伦理”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也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B.“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

C.当今时代,一些人的敬畏感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逐渐弱化,这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D.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人们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22分)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问曰:

“汝与回[注]也孰愈?

”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子路、子张请行,孔子弗许。

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

至齐,说田常曰:

“君之伐鲁过矣。

不如伐吴。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

“善。

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

”子贡曰:

“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

“臣闻之,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

诛暴齐以服强晋,利莫大焉。

名存亡鲁,实困强齐。

智者不疑也。

”吴王曰:

“善。

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

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

“越之劲不过鲁。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大说,许诺。

遂行。

报吴王,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

“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

”子贡曰:

“不可。

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

”吴王许诺,乃谢越王。

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

“修兵休卒以待之。

”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

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果以兵临晋。

晋人击之,大败吴师。

越王闻之,涉江袭吴。

杀夫差而戮其相。

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有删改)

注 回:

颜回,孔子的另一弟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虽常被子贡辩得理屈词穷,但对他的才智是极为了解的。

当齐国的田常准备讨伐鲁国时,子路、子张等弟子都请命,孔子唯独派子贡出行。

B.在齐国,子贡指出,如果攻打鲁国,对田常并没有什么好处;他又赶到吴国,鼓动吴王夫差去北伐齐国,并提出自己可以出使越国,以解除吴国的后顾之忧。

C.子贡赶往晋国,提醒晋君如果吴国战胜齐国,必将威胁晋国,让晋国早早做好迎战的准备。

D.子贡以杰出的才智在五国间周旋,结果是保全了鲁国,同时影响到此后十年间五国的政局。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或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分)

(1)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3分)

译文:

(2)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3分)

译文:

(3)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分)

译文: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怨歌行

[明]谢榛

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

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照楼东复转西。

8.诗歌的第一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试结合“长”和“寒”加以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中的比喻新奇,向来为人所赞赏。

其实,把“君心”比作明月并不是谢榛的首创,宋朝词人吕本中的《采桑子》中有: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南北西东,只有相随无别离。

”试比较两首诗中“月”的不同。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峡谷

阿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

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

峡口处,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

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

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

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

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

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

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

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

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

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

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

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

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

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

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

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

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

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

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

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

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

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

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

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

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

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

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

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

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

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

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

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

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

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