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功和机械总结知识点.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884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章功和机械总结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3章功和机械总结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3章功和机械总结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3章功和机械总结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3章功和机械总结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3章功和机械总结知识点.doc

《第13章功和机械总结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章功和机械总结知识点.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3章功和机械总结知识点.doc

第十五章机械能一、功

1、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做功的多少的物理量.

2、定义:

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3、公式:

W=Fs

对公式W=Fs的理解

A.公式一般式W=Fs

常用式W=Gh(克服重力做功)或W=f阻s(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B.注意事项

A.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没有力根本不做功.

B.F与s的方向应在同一直线上(初中要求)(比如一个人提着一重物G,从山脚顺着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顶,此时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动的距离并不是山路的长,而是从山脚到山顶的高)

C.做功的多少,由W=Fs决定,而与物体的运动形式无关.

4、单位:

主单位:

焦耳(J),1J=1N·1m常用单位:

千瓦时(kwh)1kwh=3.6x106J

5、判断力对物体做功的方法:

(1)看是否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若同时具备,则力做了功。

(2)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或势能是否发生变化,若有变化,则力做了功。

6、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理想情况下:

W机械=W人即:

Fs=Gh

7.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

☆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远,足球飞出10m的过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8.应用功的公式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9、在分析做功情况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当物体的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垂直时,这个力就要做功.

B.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没有做功.因此,讲做功必须指出是哪一个力对哪一个物体做功.

C.什么叫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若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受到一个与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们通常说物体克服阻力F做了功.

比如:

在竖直向上,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Gh;

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为W=fs.

二、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物体(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

3、公式:

P=W/t

4、单位:

主单位:

瓦(w)常用单位:

马力,千瓦(kw)1kw=1000w

  换算:

1kW=103W 1mW=106W 1马力=735W

5、测量功率方法:

(器材、步骤、表达式)

6、比较功率大小方法

a、做功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在时间相同时,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做功相同时,比较做功时间长短,在做相同多的功,用时越短,功率越大

注意事项

A.注意区别功与功率.功率与功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则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与“快慢”的意义不一样.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则,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说:

功率与功和时间两个因素有关.

B.由P=W/t变形为P=F·v可知:

功率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三、机械能

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如:

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1、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例子:

流动的水、运动的汽车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和速度

2、势能:

(1)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例子:

高山上的石块、空中的飞机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和被举高度。

(2)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例子:

被拉弯的弓、被压缩的弹簧

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

(3)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

1、动能和势能

(2)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 猜想:

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②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小钢球方法:

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

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

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何改变钢球速度:

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

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

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

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

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

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四、机械效率

1、物理意义:

表示机械性能优劣的物理量。

2、定义: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3.公式:

η=W有用/W总

4、注意:

(1)W有用小于W总,η<1

(2)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

5.提高η的方法:

1)减少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力2)加润滑油以减少摩擦力

6、测定η的实验方法:

(器材、要测的物理量、步骤、表达式)

(1)测斜面的机械效率:

影响η斜面因素:

斜面的倾度、粗糙程度。

(2)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影响η滑轮因素:

动滑轮和绳子的重力、摩擦力、被提高货物的重力。

7、注意以下物理量的区别: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区别: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概念

对人们有

用的功

人们不需要但

又不得不做的功

有用功+额外功或

动力所做的功

滑轮组提升重物

W有用=Gh

W额外=W总-W有用

W额外=G轮h(不计摩擦)

W总=Fs

W总=W有用+W额外

把重物推上斜面

W有用=Gh

W额外=fs=fL

W总=Fs=FL

(2)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A、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功率越大的机械,单位时间里做的功越多,做功越快。

B、机械效率反映的是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机械效率越高,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份额越大,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越高。

C、功率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不一定高,功率小的机械,其效率也不一定低。

 二、功的原理

   1.内容: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

(请注意理想情况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

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3.应用:

斜面

  ①理想斜面:

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从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

FL=Gh,其中:

F:

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

斜面长;G:

物重;h:

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则:

FL=fL+Gh;这样F做功就大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

定义:

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

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

W有用=Gh

  2.额外功:

定义:

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

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

W额=fL

   3.总功:

定义:

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

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

   斜面:

W总=fL+Gh=FL

   4.机械效率:

①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原理:

  ②应测物理量:

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材:

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

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

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五、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

  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猜想:

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小钢球 方法:

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

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块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

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

使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

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

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

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③得出结论:

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1)

动能E/J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

  练习:

☆上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是速度。

你判断的依据:

人的质量约为牛的1/12,而速度约为牛的12倍,此时动能为牛的12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

  4.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

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知识结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