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883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docx

《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docx

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

副井下长料安全技术措施

  一. 工程概况

  由于我矿副井罐笼内装载长件物料最长不超过4.5米,部分长件物料需要吊罐底进行提放,主要有长度6m型号15kg、22kg、30kg的轨道,长度6m直径50mm、100mm、150mm、275mm的钢管或PE管以及长度6m直径315mm的PE管和其它长度不超过9米的长料,为保障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编制依据:

  《xx煤矿吊装、封车、运输管理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

  二. 施工地点

  副井上井口、下井口

  三. 施工时间:

  2013年12月21日至2014年1月21日

  安全负责人、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特殊情况更换和施工工序改变时,需重新编制措施,每次下放前施工人员必须对措施进行学习并签字。

  四. 劳动组织

  安全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五. 施工技术措施

  1. 施工前的准备:

  

(1)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长料下放工序,熟悉并掌握施工内容。

  

(2) 长料必须按照标准进行封装。

现场施工负责人严格检查,达不到封装要求的不得上下井。

  (3) 备齐施工用的工具材料:

Φ16mm钢丝绳套11米(编号G0)一根,Φ16mm钢丝绳套2.7米(编号G1)一根,Φ16mm钢丝保险绳套3米(编号G2)一根,钢丝绳套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插接。

M36卸扣(编号X1)1件,M22卸扣(编号M1,M2,M3,M4等,根据使用数量确定),Φ18*300“U”型扣和Φ18*400“U”型扣(编号U1,U2等,根据吊挂轨道数量确定),长800mm型号30kg短道轨两根。

(15kg轨道和22kg轨道使用Φ18*300“U”型扣和Φ18*400“U”型扣,30kg轨道使用M22卸扣),长3m钢管推拉钩一个,长2.5m钢筋钩一个,长5米钢管钩一个,Φ30mm长度20米棕绳一根,其他工器具:

撬杆,各种手动工器具,设备、工器具必须达到完好标准,否则不准使用

  (4) 下放时把长料由副井上井口西门运至副井口西南侧摆放整齐,主钩提到位,打开副钩西侧上层安全门。

  2. 安全检查验收

  

(1) 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都要经过班长仔细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2) 作业前,必须检查并确保连接和固定的钢丝绳套无断丝、无扭挫伤等隐患,检查卸扣及联结部位牢固符合要求。

  (3) 起吊前检查各连接点是否牢固可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长料进入井筒内,检查棕绳的垂度,防止棕绳缠绕罐道绳和提升钢丝绳。

  (5) 检查副井提升设施,钢丝绳,提升信号,提升调度绞车必须达到完好标准。

  (6) 每次施工完一道工序,有班长负责重新检查各连接点。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跟班区长要统一指挥,协调作业。

  3. 施工工序

  1) 井口、井底各通道挂安全警戒绳并悬挂警示牌板,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2) 下放长料工序

  

(1) 下放钢管或PE管:

把需要下放的钢管或PE管摆放到上井口副钩出车轨道中间。

将管子底部装进铁筐里(铁筐尺寸:

正三角形,大铁筐边长*高为800mm*300mm;小铁筐边长*高为500mm*400mm,在其两边焊两个环用于锁钢丝绳,底角焊一个环用于索卸扣)。

将钢丝绳套(G0)使用卸扣(M1)扣在铁筐一环上,穿过扣在铁筐另一环上的卸扣(M2)绕管子捆绑一圈打一倒耙,然后延管子向上在距管子上端400mm处绕管子捆绑一圈打一倒耙,用卸扣(M3)连在钢丝绳套(G1)和钢丝绳套(G2)上。

钢丝绳套(G2)另一端使用卸扣(X1)扣在井口调度绞车钩头上,将棕绳由扣在铁筐底角铁环的卸扣(M4)内穿过绳头和绳尾并在一起作为牵引留绳。

  

(2) 下放轨道:

把需要下放的轨道摆放到上井口副钩出车轨道中间。

将每根轨道分别使用M16螺栓把Φ18*300“U”型扣和Φ18*400“U”型扣紧固在轨道连接孔内,螺栓有平垫和备帽。

每根轨道上的Φ18*300“U”型扣连接钢丝绳套(G1)上,Φ18*400“U”型扣连接钢丝绳套(G2)上,钢丝绳套(G2)另一端使用M36卸扣(X1)扣在井口调度绞车钩头上,轨道另一端把所有轨道用棕绳绑一起,棕绳绑一卸扣(M4),卸扣内穿一棕绳,将绳头和绳尾并在一起作为牵引留绳。

  (3) 缓慢开动调度绞车提起长料,人员拉住牵引绳随调度绞车运行速度跟随牵引,控制长料进入井筒的位置。

  (4) 长料进入井筒后,将穿过卸扣(M4)的牵引绳拉住一头后收回。

  (5) 施工人员进入主钩罐笼下层,挪开吊装孔盖板,主钩罐笼由到位点下放1.8m处,副井绞车速度不大于0.2m/s。

  (6) 缓慢下放至长料上端与主钩罐笼底水平位置。

  (7) 上井口南侧一人使用长3米钢管推拉钩向主钩方向推钢丝绳套(G2),人员进入梯子间最上层,使用长2.5m钢筋钩由主钩罐笼下面伸到副钩钩住钢丝绳套(G1)拉过来用手抓住,把绳套(G1)由主钩罐笼底的吊装孔伸进去,在罐笼的人员将一根30kg短道穿入绳套中沿水平面垂直担在罐笼轨道上。

  (8) 调度绞车慢慢下放,将长料由副钩侧让到主钩侧。

  (9) 调度绞车钢丝绳不受力时,梯子间人员使用钢筋钩钩住钢丝绳套(G2)拉过来由卸扣(X1)中取下,将卸扣(X1)扣在调度绞车钢丝绳钩头上,把绳套(G2)由主钩罐笼底的吊装孔伸进去,在罐笼的人员把另一根30kg短道穿入绳套中沿水平面垂直担在罐笼轨道上,作为保险装置。

  (10) 主钩提到上井口,罐笼内的施工人员出罐,使用长3米钢管推拉钩将调度绞车钢丝绳由副钩上层西侧拉出继续下放长料,同时调度绞车松绳。

  (11) 现场负责人命令信号工发点缓缓走钩提升。

主提升绞车司机要精力集中,听清信号开停车,操作时要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绞车运行速度不得大于0.5米/秒。

  (12) 当长料底端到达下井口一层平台时,打停点,下井口打开主钩下层安全门,放下摇台。

使用长5米钢管钩将卸扣(M4)钩住,再通知信号工发点继续下放走钩,同时人员拉动钢管钩,待长料下放在轨道中间地面上后,随下放随拉动长料。

  (13) 待长料全部出罐道后,主钩距离下井口到位点1米处,打点停钩。

  (14) 人员进入罐笼摘掉钢丝绳套(G1,G2),把所有卸扣、“U”型扣、绳套、棕绳、螺栓等下长料的物件全部放到罐笼内准备提到上井口继续使用,抬起摇台,提升罐笼到位。

  3) 上提长料工序

  

(1) 提升前把长料运至副井下井口东门北侧摆放整齐。

  

(2) 上提钢管或PE管:

把需要上提的钢管或PE管摆放到下井口主钩出车轨道中间。

将管子底部装进铁筐里。

将钢丝绳套(G0)使用卸扣(M1)扣在铁筐一环上,穿过扣在铁筐另一环上的卸扣(M2)绕管子捆绑一圈打一倒耙,然后延管子向上在距管子上端300mm处绕管子捆绑一圈打一倒耙,铁筐底角铁环绑一牵引棕绳。

  (3) 上提轨道:

把需要上提的轨道摆放到下井口主钩出车轨道中间。

将每根轨道分别使用Φ18*300“U”型扣和Φ18*400“U”型扣使用M16螺栓紧固在轨道连接孔内,螺栓有备帽。

轨道另一端把所有轨道用牵引棕绳绑一起。

  (4) 主钩罐笼下放到位,打开主钩下层安全门,施工人员进入主钩罐笼下层,挪开吊装孔盖板,将钢丝绳套(G1,G2)一端由吊装孔穿入罐笼底,另一端分别用两根30kg短道穿入绳套(G1,G2)中沿水平面垂直担在罐笼轨道上,

  (5) 施工人员出罐笼后将主钩罐笼由到位点上提1m处,副井绞车速度不大于0.2m/s。

使用长5米钢管钩将钢丝绳套(G1,G2)钩过来抓住。

提升管子时:

用卸扣(M3)将钢丝绳套(G0)连在钢丝绳套(G1)和钢丝绳套(G2)上。

提升轨道时:

把钢丝绳套(G1)连接每根道上的Φ18*300“U”型扣上,把钢丝绳套(G2)连接每根道上的Φ18*400“U”型扣上。

  (6) 打点缓慢开动副井绞车提起长料,人员推动长料跟随副井绞车提升速度,拉住牵引绳控制长料进入井筒的位置。

  (7) 长料进入井筒后,把牵引绳丢到井筒内。

  (8) 现场负责人命令信号工发点缓缓走钩提升。

主提升绞车司机要集中精力,听清信号开停车,操作时要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绞车运行速度不得大于0.5米/秒。

  (9) 主钩提到上井口到位点,上井口施工人员进入下层罐笼和梯子间最上层内,主钩罐笼由到位点下放1.8m处。

  (10) 将卸扣(X1)连接在井口调度绞车钢丝绳套上,将钢丝绳套在副钩井筒内缓慢下放至主钩罐笼底2米位置。

梯子间人员使用钢筋钩钩住调度绞车钢丝绳套拉过来抓住,主钩罐笼内人员将穿入绳套(G2)的30kg短道抽出,把绳套(G2)由吊装孔穿出罐笼底连接在卸扣(X1)内

  (11) 缓慢开动调度绞车,进行躲钩。

当绳套(G1)不受力时,停止调度绞车,把绳套(G1)由吊装孔穿出罐笼底。

  (12) 缓慢开动绞车,当长料下端刚高过安全门上端横梁时,停止调度绞车。

  (13) 使用长3米钢管推拉钩把棕绳由上井口副钩西门上层拉出,人员抓住,并组织人员牵引长料。

  (14) 人员牵引长料,同时调度绞车松绳。

当长料全部放在地面上后,拆掉所有安全设施,恢复绞车。

  4) 上下井口拉牵引棕绳或5m钢筋钩人员不少于4人,罐笼施工人员1人,梯子间施工人员1人。

  5) 施工完毕清理现场,撤离吊具,工具等,恢复井口安全设施。

  6) 待所有长料下完后立即恢复上井口副钩西侧上层安全门、主钩罐笼吊装孔盖板和梯子间盖板。

  7) 全部下放工作结束时将调度绞车钢丝绳钩头从南侧制动绳南侧由东向西绕过后锁在井架上,并张紧调度绞车钢丝绳。

最后通知绞车房试运行,通知调度室下放完毕。

  六. 安全措施

  

(1) 施工人员班前严禁饮酒,开好班前班后会,当班负责人注意每个施工人员的精神状态是否异常,劳动保护是否可靠、齐全,确认没问题后,方可上岗操作。

  

(2) 施工前清理上井口10米内卫生,防止有浮矸、浮煤等杂物落入井筒。

  (3) 打开副井底下层安全门时人员要配戴保险带。

施工时上下井口严禁同时作业,上井口施工时,下井口人员距离井口5米以外,下井口施工时上井口人员距离井口5米以外。

除施工人员外,上井口、下井口20米范围严禁有人,等候室门关闭。

  (4) 每钩下放22kg不超过4根(528kg),30kg钢轨不超过2根(360kg),直径50mm管子用小框装不超过20根(钢管480kg),直径100mm管子用大框装不超过10根(钢管354kg),直径150mm管子用大框装不超过3根(钢管407kg),直径275mm钢管(384kg)和315mmPE管(130kg)用大框装一根,超过6m的长料一次下一根,长料总重量不超过530kg。

  (5) 抬送长料时应先检查手握位置是否有毛刺利刃以防伤手,要轻抬轻放以防伤腰,放料时应慢放,行动协调以防弹起滚动伤人。

提前对设备、吊具、索具进行认真检查,必要时要进行预起吊试验,各种起吊绳套,安全系数必须达到6.5倍以上。

被吊物离开地面后,重物下与吊运物范围3m内严禁站人,钢丝绳两侧5m内严禁站人,同时注意地面与空中存在的障碍物。

  计算:

钢丝绳破断拉力M=156.8KN=15680kg

  安全系数m=15680/530=29>6.5 符合要求

  (6) 起吊过程中,通知绞车司机缓慢提升,要边起吊边调整,防止出现卡碰硬拉而拉断钢丝绳。

绞车的钢丝绳必须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严禁松弛,绞车滚筒余绳少于10圈时必须更换钢丝绳。

  (7) 进入打开的安全门1米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使用前要经安全负责人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任何问题后方可使用。

安全带要生根在牢固可靠的地方,生根点必须固定。

所有上井口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穿防滑胶鞋、戴安全帽,严禁穿布鞋或皮鞋等容易打滑的鞋子。

  (8) 作业收工时,工器具存放整齐,边角余料集中存放,打扫卫生,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