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877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docx

《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docx

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计划

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卫生院

2012年公共卫生工作计划

一、健康档案管理

(一)、建立健康档案

1、健康档案内容。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卫生服务记录。

2、建档工作方式。

通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入户调查等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3、确定建档对象。

以孕产妇、0~36个月儿童、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等慢性病人群为重点,逐步为全体居民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4、表单记录归档。

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存放于卫生院。

负责建立健康档案的村卫生室,定期向乡镇卫生院报送已建立的健康档案,以便归档。

(二)、健康档案使用与居民健康管理

1、健康档案记录补充更新。

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在居民复诊、医护人员入户服务时,调取、查阅健康档案,由接诊医生或入户服务的人员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补充健康档案相应内容。

2、及时分析居民健康问题。

卫生院至少每半年整理、分析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的有关信息,列出各类人群健康状况、主要健康问题、重点管理对象。

3、制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

卫生院制定辖区居民健康管理工作计划,明确主要健康管理对象、主要健康问题、干预办法。

(三)、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配备健康档案管理人员。

卫生院配备专职健康档案管理人员。

2、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编码。

采用1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

同时以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码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3、严格健康档案使用的管理。

居民健康档案为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健康档案管理和服务人员在使用、管理、考核等工作中有权使用健康档案,其它机构或个人需要使用健康档案时,必须向健康档案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管理机构批准并经居民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后,方可使用。

使用健康档案要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4、严格健康档案保存与保管。

要为居民终身保存健康档案,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的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

5、强化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配备档案室和基本设备,按照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二、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我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在辖区内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任务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各项工作任务。

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

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

继续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传播材料的播放工作。

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

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

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

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

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按季度定期对医院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

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4、健康教育覆盖计划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健康知识竞赛、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工作的受教育人数覆盖辖区人口的70%以上,争取让更多的居民学习到需要的健康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能力,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三、免疫规划

为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市区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初工作计划,进一步搞好我乡免疫规划各项工作,使我乡免疫规划工作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完整化,提高我乡儿童整体免疫水平,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1、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完成“五苗”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

2、按时建立接种卡、接种证,建卡率、建证率100%,卡证符合率100%;

3、认真落实儿童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及时补种、补证;

4、严格执行“冷链”设备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冰箱温度记录,每日2次;

5、按时参加上级召开的免疫规划工作例会,按时上报相关工作报表;6、严格执行安全注射制度,认真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7、积极开展免疫规划宣传栏,每季度不少于1次。

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开展免疫规划宣传,特别是免疫规划宣传日(4月25日)在街头进行免疫规划宣传咨询、下发宣传资料等。

;

8、继续做好AFP、麻疹等免疫规划相关疾病的监测;

9、对乡村医生进行免疫规划知识培训,全年不少于2次以上。

四、传染病防治

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传染病登记簿,发现法定传染病时,要及时、准确、科学、完整地上报相关资料,杜绝瞒报、迟报、漏报。

传染病网络直报及时率100%;

2、定期对疫情工作进行自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以上;

3、对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及新来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全年不少于1次以上,包括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规定和传染病诊断标准等;4、定期对传染病病例进行备份,每季度不少于1次以上;

5、对辖区内传染病暴发疫情、食物中毒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初步核实、调查,及时上报基本情况;

6、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全年不少于1次以上。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宣传方式,广泛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加强全民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7、对乡村医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全年不少于1次以上。

五、儿童健康管理

1、新生儿第1次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在新生儿家中进行。

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吃奶、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等。

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测量体温。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

若发现危重症状,及时转诊。

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告诉家长尽快到卫生院补种;

2、满月健康体检新生儿满28天,在卫生院进行。

重点询问和观察吃奶、睡眠、大小便、黄疸情况等。

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检查、测量和发育评估;

3、婴幼儿健康体检满月后的健康管理均在卫生院进行。

健康管理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这次之间的儿童发育和患病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4、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者,分析原因,对家长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及时转诊。

5、在儿童8个月、18个月、30个月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对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中、重度贫血儿童建议转诊;

6、除上述规定时间外,在儿童接受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卫生院应对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记录在生长发育图上,接受预防接种前进行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

六、孕产妇健康管理

(一)、孕早期健康管理

1、孕12周前由孕妇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

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4、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二)、孕中期健康管理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

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3、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三)、孕晚期健康管理

1、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

2、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3、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

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四)、产后访视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

3、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五)、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卫生院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七、老年人健康管理

响应国家卫生部的号召,为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的实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的指导,减少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我乡老年人健康管理实施细则。

(一)、服务对象:

我乡13个行政村及1个社区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

(二)、服务内容:

为在我乡13个行政村及1个社区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的体检,体检的时间视情况具体安排,体检项目完全依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进行,并尽可能增加一些必要的项目。

1、乡镇卫生院组织各村的老年人的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体检前先由各村乡村医生通知各家需要体检的人员,可以到卫生院进行体检,也可以由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去村卫生室体检;

2、老年人体检可与慢病体检以及建立健康档案相结合;

3、体检的内容包括健康状况的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4、健康状况评估包括:

吸烟、饮酒、体育锻炼、饮食、慢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既往病史、遗传病史、现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和目前用药情况;

5、体格检查方面含有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