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农暨脱贫攻坚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8734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三农暨脱贫攻坚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三农暨脱贫攻坚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三农暨脱贫攻坚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三农暨脱贫攻坚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三农暨脱贫攻坚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三农暨脱贫攻坚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

《在三农暨脱贫攻坚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三农暨脱贫攻坚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三农暨脱贫攻坚专题党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

能对应什么政策等等,一点深入的情况都不了解。

这些问题如果是点上的问题,可以说是部分干部工作不扎实,但如果是面上的问题,那就非常严重。

精准扶贫、精准施策开展几年了,到现在还是这种状况。

(二)责任不落实。

图上挂的是清清楚楚,但实际上工作是大呼隆。

没有责任到人、没有问责机制、没有建立责任体系。

所有工作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没有人思考。

最大的问题在于镇村两级干部没有把脱贫攻坚当作自身的政治责任。

到目前为止,还认为扶贫就是逢年过节拿200块钱、一袋米面,去走访慰问一下。

我走访的贫困户基本都是因病致贫的,精神状态不太好,我刚去时他们都是满腹牢骚,但仔细听后,发觉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

比如,有一位老党员,他的家属瘫痪在床,由于残疾证没有办下来,享受不到残疾的优惠政策。

为什么办不下来?

因为要到市医院四楼骨科去检查,还要到民政局、残联去办理相关证明,两口子年纪那么大,根本去不了。

最后,我要求范富强书记去办理,今天应该就能办好了。

其实这是一个责任问题,并不是说要市长、书记去了以后你们才能办,扶贫扶什么?

为群众办实事就是扶贫。

(三)氛围不浓厚。

由于宣传、发动、组织的方式有误,使得整个氛围变味了。

有的乡镇长反映,一到贫困户家里就会被贫困户问:

“你怎么还不拿钱”,我跑了9户,没有一户跟我要钱的。

扶贫不是发钱,大家一定要认识清楚。

我们今年扶贫专项资金9000万,还不包括整合的其他涉农资金。

脱贫人口是10630人,一个人发3000块钱就脱贫了,总共才3000万。

9000万干3000万的活都干不好,什么原因?

乡镇认为研究政策就是发钱,从来不研究发钱以后,这些钱能干什么。

有的乡镇扶贫手册上填写的产业扶持政策是种植中药材,贫困户能种植中药材那还是贫困户?

有的是送羊3只,有能力养羊那还是贫困户?

技术谁来服务?

市场谁来保障?

路上碰到一个种植大户,说今年小麦收成不好,五年挣的钱,今年全赔光了。

所以我们现在单纯追求土地流转率是没有意义的。

还有很多流转大户发短信,说:

“何市长我们现在赔钱了,你看怎么办?

”他们潜意识里就认为流转土地是市委、市政府引导的,现在赔本了,市委、市政府要表示、表示。

扶贫工作也是一样的,工作方法变味了,老百姓的期待变味了,政策也变味了。

(四)方法不对路。

一句话,服务没有成为干部抓扶贫工作的共识。

现在很多干部,市委、市政府怎么安排怎么来,有一个市直单位扶贫干部填写的扶贫手册上写着“某月某日,贫困户识别”,过了几个月,“某月某日,贫困户精准识别”。

干部下乡都是背着手就去了,没有任何服务意识。

蹲点调研的时候,我简单与大家作了一下交流,任何一个贫困户的扶贫措施都不会低于8—9条,但墙上扶贫宣传栏上基本都是因病、因残致贫。

致贫原因要与后面的措施对应,都讲因病,那么扶贫措施不就都成了政策兜底吗?

其实,他们不是都需要兜底的,还是要鼓励他们自食其力。

所以,我们的干部不要强化扶贫就是发钱的错误认识。

通过调研,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一线实”“一口清”活动。

对我们班子成员、部门、乡镇街道、行政村都有工作要求,希望我们班子成员带头,结合“三夏”和秸秆禁烧、脱贫攻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基层组织建设等,下去督促检查。

我看了一个贫困村,贫困户200多户,班子成员8人左右,一个村干部20来户就包完了。

所以,要对这个星期内村干部干什么,包村干部干什么,主职干什么,帮扶单位干什么,市几套班子领导干什么进行明确。

班子成员包乡镇要跑遍每一个行政村,部门包村要跑遍每一个自然村,干部包户要跑遍每一个贫困户,要与“一线实”“一口清”结合起来。

下次下乡,我就随机抽几个村,班子成员、包联部门、驻村工作队、镇村两级干部都要到场,看看谁能说清楚。

如果我们不去督查,能做到10%就不错了!

镇村干部精气神不饱满,昨天开会的时候,乡镇党委书记坐得歪歪倒倒的,讲的好像就不是他的事情似的!

如果干得好也行,但是谁能经得起查?

如果我们对贫困户服务工作做不到位,没有去过他家,底数摸不清楚,收入有多少、发了多少钱、支出有多少、缺口有多少都不清楚,突然你叫他贫困了,然后脱贫了,他怎么可能愿意呢?

贫困户都想在2018年脱贫,因为2016、2017年就算什么扶持措施都没有,但总有人来慰问吧。

多200是200,多桶油是桶油,多袋面是袋面,不要白不要,谁愿意不要呢。

有的贫困户愿意脱贫,因为墙上有贫困户标识,儿子不好找媳妇,但这毕竟是少数啊。

反过来说,我们把情况摸得非常清楚,档案也非常清楚,每个月都去他家,确实帮助解决了一些问题。

到年底,一算账,政府发了这么多钱,帮你干了这么多事,达到脱贫标准了,你看你愿不愿意,绝大部分群众都会理解接受的。

服务工作做到位了,这才叫脱贫。

总书记说被脱贫,什么叫被脱贫?

我们现在这种方式就叫做被脱贫!

调研中,范富强同志说每周第一件事就是说扶贫,大家说的都像铡砍似的,但是我看没有一个真干的!

所以,从今天开始,班子成员本周内要全部下去跑一遍,下周我去检查,希望大家高度重视。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认识扶贫工作的性质

1.任务的政治性。

脱贫攻坚是一项政治任务,政治任务与我们平时抓的业务工作是不同的。

业务工作内容是有非常明确的界限范围的,春泉同志以前抓医保工作是非常好的,就那么多钱、那么多事、那么多工作规范,按部就班地抓就行了。

但政治性任务没有明确的工作界限,外延非常广,扶贫工作“1+20”的政策体系,又是脱贫攻坚战,又要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就是任务的政治性。

2.业务的综合性。

为什么市委、市政府要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到脱贫攻坚一线锻炼,因为这项工作是综合性的,你必须什么都懂,如果不懂,就不知道怎么服务。

你要懂农保的政策、医保的政策、残疾的政策、产业的政策等等,他们缺什么,你就要懂什么。

我们的干部为什么填不好扶贫手册,就是因为缺乏业务能力,不敢填写。

3.工作的服务性。

扶贫工作就是服务。

所以,村干部包保贫困户就要确定到户,要保障一个月至少去一趟,每次去都要登记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上个月承诺的事情这个月兑现了没有。

要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亲人来照顾,把贫困户的事情放到心上,天天想着能为贫困户做点什么。

我去的有一户,家里有三个孩子上学,而且学习成绩很好,那干部就应该联系学校,免除学杂费,解决孩子学习上的困难。

下一步要建立倒查机制。

因此,我们开展这项工作要认识到工作的性质,站位要高、发动要广、基础要实、方法要新、认识要深。

(二)进一步明确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

1.农村经济发展。

真正帮助贫困户脱贫还是要靠农村经济的发展。

有偏僻的村95%以上都是种植小麦、玉米,没有大户、没有结构调整,就做不到就地就业创收。

相反,结构调整到位的,就地就业创收就解决得好。

徐寺有一个村干部养芦花鸡,成立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给贫困户提供芦花鸡苗和技术服务,回收鸡蛋,这就是我们扶持的重点,鼓励大户+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的方式,这是基于农村经济发展开展扶贫的创新。

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发展,要进一步明确方向,鼓励乡镇特色种养殖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

2.基层治理机制完善。

贫困产生的原因就是基层没有人问事。

解放前靠乡绅,现在没有了。

有一段时间靠公社、靠政府的强制力管农村,现在也不行了。

现在乡镇管不了这么多,村里力量也薄弱。

治理和我们日常的管理最大的不同就是主体多元化。

现在要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新型经营主体。

为什么要鼓励大户和贫困户结合,实际上就是为下一步基层治理机制完善打下基础。

发展村集体经济就是恢复造血功能,最终的目的就是回到自治的功能上来。

这里再讲讲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

去年我们利用秸秆禁烧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机会,抓基层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次我去看,总体作用发挥得不是很理想,我们要求每个村都要挂国旗,其中一个村没有挂,问了原因,风刮掉了,绳子断了,难道买个绳子的钱都没有?

打仗的时候,人死旗帜都不能倒,作为一级阵地,国旗说掉了就掉了?

从这点就说明认识上有问题,基层组织涣散就从这看出来的,包括我们上次讲的一个村两个村部、两面国旗的问题。

请组织部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我们下去指导的时候就是要反复强调这个观点。

(三)进一步突出当前扶贫工作重点

1.扶贫手册完善和精准施策。

抓扶贫工作就是看档案、扶贫手册填写是否规范。

扶贫手册填写规范就基本上算是深入了,尤其是精准施策方面。

所以,希望班子成员下去重点督查“一线实”“一口清”的问题,到了贫困户家里就问,到底多少收入、支出,怎么构成的等,按照“五个清”要求,问扶贫干部,说不出来重新摸排。

2.扶贫工作手册和双包落实。

扶贫办还要印扶贫工作手册,人手一份,要认真填写,未来要上传到信息平台上。

平台要做到全覆盖,打开平台的时候就能清楚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包括帮扶措施、效果等。

我们的干部到底为扶贫工作做了什么也要反映出来,横向到底,纵向到边。

什么是双包责任,就是抓落实,我们下去的时候一定要有痕迹、有记录。

3.扶贫干部培训和政策梳理。

扶贫办印发了一个扶贫政策汇编,上面什么政策都有,希望班子成员认真看。

我市最近出台的政策也要印成汇编,梳理好政策,定期培训干部。

当然,扶贫的成效是逐步提升的,边干边培训,边干边提升,让大家相互之间有借鉴、交流。

4.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奖扶兑现。

扶贫的任务是发展和治理,简单地给贫困户发钱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扶贫资金“三用三不用”,没有规定资金要直接给贫困户。

必须要发展集体经济。

没有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运转的,一律不兑现奖扶政策。

村级集体经济怎么发展?

农村工作会上会东书记已经做了全面的安排,但下去看发现文件根本就没有落实。

当然,最近学民书记和光辉市长带着大家研究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这就是督查的重点,班子成员下去一定要和大家讲清楚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就类似于我们市里面成立的平台公司,先从这个政策上入手,强化服务功能。

省里的会议讲得很清楚,以后村门口就挂三块牌子:

村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

5.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方法创新。

为什么这些表填得五花八门?

因为大家相互之间没有借鉴。

扶贫办要抓紧把信息平台建设好,各乡镇集中精力把这些内容都传到网上去,全公开,这样各个乡镇可以相互借鉴。

(四)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机制

1.建立上下协同的问题解决机制。

为什么现在总是抱怨?

部门说下面的问题收集不上来,要求涉农部门汇总扶贫资金的需求,但就是收集不上来;

镇村反映政策没有交底,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钱。

这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很好解决,党校的讲课中说得很清楚,什么是问题导向、系统思维、一线工作法,怎么制定政策,但是没有人研究。

讲三点要求:

一是村居收集汇总帮扶需求。

这次开展“一口清”活动,走访后,把贫困户帮扶需求定期汇总上报。

二是乡镇负责梳理上报帮扶措施。

乡镇不能把村里的帮扶需求一股脑全上报到市里,要梳理好后上报。

政策明确的自己执行。

要给乡镇一些自主权,鼓励发展特色种养殖业。

重点发展蔬菜、马铃薯、彩叶树,做好结构调整。

渔业,要鼓励乡镇把水塘挖好,用起来。

解决养鱼、水体治理和沟河塘治理的问题。

养殖业,养羊是我们的重点,有的提出养鸡、鸭、鸽、黄鳝行不行,都行,但不在市里扶持的方向内。

给各乡镇自主权去研究,然后报上来,财政专门列出资金,鼓励乡镇发展特色种养殖业。

三是部门定期研究帮扶政策。

对乡镇汇总上来的帮扶需求,部门定期研究回复,能出台什么政策,给个准话。

通过建立上下协同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