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86172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①通过对溶液导电性的分析,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水平上建立对电离的认识。

②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学会常见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③认识电解质在溶液中反应的本质。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并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

通过查找学习资料,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学能力。

①化学概念是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运用有效手段,让学生体验、探究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③化学原理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有严密的逻辑性,引领或启发学生通过逻辑思维过程的一种探究方式而发现或总结出原理,从本质上认识、掌握原理。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化学实验的研究,联系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科思想是学科的灵魂,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学科思想,就会从本质上获得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就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动力。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认识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本质

二.说学生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高一学生在化学方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以前就接触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和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因此学习起本节课来比较轻松。

另一方面,高一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仍然是形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动地位,因此,直观、形象生动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自纠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在设计时遵循由感性&

rarr;

理性&

实践的认识规律。

三.说教法

①问题引导教学:

以溶液导电的原因为问题的切入口,追踪问题的本质,

解释疑惑;

②实验探究法: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即通过实验来探究问题的本质;

③探究讨论、自主学习法:

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

④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的有效使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练并重”的教学理念,运用“实验&

提出问题、交流&

思考练习&

获取结论”的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

然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练习有关离子方程的书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看似零散、似乎无章可循的众多离子反应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出离子反应的实质,从而突出重点。

学生在自主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上,熟练掌握注意的细节问题,从而突破难点。

四.说学法

独立思考、分组探究、归纳总结

1.以旧带新:

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

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

2.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并从中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

3、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的目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响应新课改倡导的课堂上“师—生、生—生”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学法设计上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①新课的导入:

简单的回忆在初中讲过的溶液的导电实验,

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②引出问题,分组实验探究问题;

③分组讨论,探究问题的本质;

④教师总结:

在学生学生积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电解质的概念和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最后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⑤师生小结;

⑥当堂检测,在做题的基础上检验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易错环节再次强调;

⑦课后作业。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

探究活动为:

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

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

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

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

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

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

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

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

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如,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相关内容。

问题1:

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

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

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问题2:

如何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从而引出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开展组内讨论,提出预设。

让学生走上讲台试着书写电离方程式,教师对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

学生阅读课本,学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点(写电离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分析盐酸、硫酸、硝酸的电离的特点,推导出酸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写出NaOH、KOH、Ba(OH)2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OH-

KOH=K++OH-

Ba(OH)2=Ba2++2OH-

学生通过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碱的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着进行探究学习,请学生写出Na2SO4、KNO3、NH4Cl的电离方程式。

Na2SO4=2Na++SO42-

KNO3=K++NO3-

NH4Cl=NH4++Cl-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电离的特点,总结出盐的定义,即,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3、突破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拆删查

初学者按课本上四个步骤书写,第二步“拆”是教学中的难点。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

和学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通过开课时学生对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不难得出无论是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只要是酸碱盐电解质,溶于水的部分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它们之间的反应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

举例:

CaCO3和盐酸溶液反应

CaCO3不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化学式,但它是电解质,参加反应的是离子。

设问:

(1)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其离子方程式如何写?

(2)我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哪些物质的化学式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哪些必须拆呢?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

结论:

难溶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氧化物,单质,气体等用化学式表示。

(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后让学生练习)

在此,使学生所掌握知识具体化。

通过“引导&

设问&

讨论&

总结&

练习”五步曲,攻克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视,应检查什么?

判断正误

(1)Fe2++Cl2=Fe3++2Cl-

(2)Cu+8H++2NO3--==3Cu2++2NO&

uarr;

+4H2O

检查

(1)质量守衡

(2)电荷守衡(3)电子得失守衡(氧化还原反应)

目的: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上找出答案的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2、【提问】下列初中所介绍过的物质哪些可以导电?

为什么可以导电?

盐酸、NaOH溶液、NaCl固体、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

【学生思考、讨论】

【追问】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

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通过连续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又是由电离产生)同时也在讨论中引入本节的第一个重要概念:

电解质的概念(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物质我们称之为电解质)。

【投影展示】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动画

【投影练习】下面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

第一部分:

1、实验回顾,导入课题(短、精、巧、引人入胜)

由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等概念对学好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非常重要,必须做重点引入。

并通过电解质溶于水后能电离成离子,复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注意有关事项。

介绍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引入课题。

(学生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