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docx
《届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滨州市北镇中学高三阶段性检测语文试
第Ⅰ卷(36分)
一、基础知识和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看(kān)顾讥诮(qiào)睥(bì)睨游说(shuì)情窦(dòu)初开
B.提(dī)防吟哦(é)混沌(dùn)仍(réng)然佶(jí)屈聱牙
C.央浼(miǎn)诨(hún)名岑(cén)寂合拢(lǒng)数(shuò)见不鲜
D.怂(sǒng)恿拮据(jū)精髓(suǐ)框(kuāng)架轻鸢(yuān)剪掠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柔和的光线下,沙漠以一种流线形的柔若无骨的姿态静静躺在阳光下,这就是历史有时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某种状态,使人们深信不疑地接受它。
B.梅雨时节,空气中水汽氤氲,谛听那鸟声,你就感受到那声音不再是清脆明亮,更不是婉转动听,总是略带几分暗哑和沉闷。
C.在起伏跌宕、白雪皑皑的贺兰山父性的衬托下,另一边的大漠,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中,则呈现出一片混沌、圣洁、慈祥的母性光辉。
D.春光流转千载,它是来消逝人们秋冬的愁烦的。
落寞的文人也不会在春风的骀荡中萎靡不振,放飞心中无边的遐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些老站名在消失十余年后,又重新登上了城市的公交站牌。
对于老站名的回归,民俗学家认为,恢复历史文化内涵、历史文脉的老站名,可以唤起市民对城市历史的,留住他们对城市的记忆。
A.凸显继承品味B.凸现传承品味
C.凸现继承回味D.凸显传承回味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张丹表示,国际法并未禁止使用死刑,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曾两次讨论该问题,但每次都各方面立场南辕北辙而无果而终。
B.上周三下午,我们单位开大会,我来到报告厅,找了一个靠后且隐蔽的位子坐下,等发言者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已昏昏欲睡。
C.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召开就业峰会,主要是想集思广益,希望与会者为政府创造就业机会支招。
D.在社会转型时期,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单靠某一部门、某一行业的力量很难解决,需要大家群策群力。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8年3月28日,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运抵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当日12时50分许,40余辆军用卡车驶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车上悬挂着印有“烈士业绩永载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你们”等字样的条幅。
B.在过去的50年里,中法两国人民共同培育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合作共赢的精神,对我们开创中法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C.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遇到了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
D.中华书局经过论证与调研,认为原教材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内容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内容,具有广泛的共通性与普适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向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
《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
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
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
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
山林间生长着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
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崇”字从“山”从“宗”,说明“崇拜”原来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社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
据史料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
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茱萸,饮菊花酒,宴集游乐。
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登高避祸”要早二百多年。
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锺繇书》: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相重,又与“久久”谐音,故认为是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稍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当时的重阳节俗:
“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
”北朝杜台卿的《玉烛宝典》进而解释说:
“其时黍秫并收,因以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
”这些记载都说明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非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
农历九月,夏季作物已经成熟,晚秋作物也丰收在望。
黍秫收割后,各家各户满怀丰收的喜悦,品尝以黍米或秫米做成的新米饭,娱神又娱人。
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成群结队到都外铺草为席,设宴饮酒,欢乐相庆,答谢山川大地赋予的恩惠,并祈求神灵继续保佑,使人们丰衣足食,得以长寿。
古人说:
“重九须登高,不高无节气。
”自各地开山建刹以来,重阳登高便由人类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并最终演变为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面有关“重阳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重阳登高源自原始先民的山岳山神崇拜,他们在领略群山千变万化的过程中,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并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B.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而“九九”相重,又与“久久”谐音,因而“重阳节”被认为是一个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C.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在重阳佳节登高祭祀,汉朝时南越王赵佗、汉闽越王无诸等也曾在这一天率群臣登山饮宴游乐。
D.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不是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
这从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和《玉烛宝典》等著作的有关记述和解说中可以得到证明。
7.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说《齐谐》是一部连作者自己都未将其视作史实的志怪书,言外之意是《续齐谐记》中关于桓景登山辟邪一事的记载也不宜作为可信的史实来对待。
B.山林物产丰饶,能为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的原始先民提供最直接的生存资料,这是他们崇拜山岳山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C.高耸入云的山峰如同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能够通往神仙的居所,只要虔诚地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D.史料记载的重九登高活动可以追溯到比所谓桓景登高避祸早二百多年的汉初,但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重阳登高习俗的明确记述。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而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却均无桓景其人的记载,可见费长房指点桓景登高避祸的说法并不可信。
B.秦统一至汉朝历代帝王对山川祭祀的重视和各地开山建刹的助推,使重阳登高由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
C.重阳节的习俗兼有“娱神”“娱人”两种功能,前者在于感谢自然的恩泽,祈求神灵的保佑;后者则在于亲朋相会宴饮,共享丰收喜悦。
D.“重九须登高”,如今,重阳登高已演变为一种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这与古人登高祈福的风俗颇有不同,说明随着时代变迁,节日的风俗也会随之变化。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每题3分,共12分)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
祖茂,魏秦、华二州刺史。
父显,周邢州刺史。
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
“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
”七岁时,父遇笃疾,医云饵五石①可愈。
时求紫石英不得。
彦光忧瘁不知所为,忽于园中见一物,彦光所不识,怪而持归,即紫石英也,亲属咸异之,以为至孝所感。
魏大统末,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
周受禅,迁舍人上士。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岐州宫监,甚有惠政。
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乃下诏曰:
“彦光操履平直,识用凝远,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誉,闻于天下。
三载之后,自当迁陟,恐其匮乏,且宜旌善。
可赐粟五百斛,物三百段,御伞一枚,庶使有感朕心,四海之内,凡曰官人,慕高山而仰止,闻清风而自励。
”
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
及居相部,如岐州法。
邺都②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
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
“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
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
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
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居州郭。
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万端千变。
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
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
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
彦光训谕而遣之。
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后数岁,卒官,时年六十。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三,有删节)
注:
①五石:
道教炼丹的五种石料。
紫石英是其中一种。
②邺都:
北齐都城,即相州。
9.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医云饵五石可愈 饵:
药物,药饵
B.彦光下车,发摘奸隐 发:
揭露
C.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 课:
考核
D.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 招致:
招纳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造次必以礼 木欣欣以向荣
B.上闻而谴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C.为从弟所讼 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彦光弗之罪 作《师说》以贻之
11.下列各句中,全能展现梁彦光“以德化人”举措的一项是
①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②发擿奸隐,有若神明
③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 ④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⑤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 ⑥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小时候就显露出卓越的品性,父亲认为他能够使家族兴旺。
进入太学之后更注意遵循规矩法度,十七岁就开始当官。
B.梁彦光在担任岐州刺史的时候,治理地方很得法,皇上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希望他坚持这种品性,成为天下效仿的楷模。
C.梁彦光第一次担任相州刺史,仍然采用在岐州的方法治理当地,没有收到成效,最终被皇帝免职。
D.梁彦光第二次担任相州刺史期间,根据当地风俗,不再采取强硬方式,着力推行以德化人的政策,开办学校,以儒家思想教化当地人。
第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