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4859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编组站、区段站应按照减少车流改编次数,实现车流快速移动的原则设置。

货运站的设置应有利于实现货运组织集中化和专业化,客、货运量较小时不应设置中间站。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应根据运输需要,系统、经济、合理地确定站段布局及规模。

铁路枢纽和复杂车站的设计方案,必须经过经济比较确定。

在满足设计年度要求能力的前提下,铁路车站及枢纽的改、扩建应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和设备。

复杂的车站改、扩建工程应有指导性施工过渡设计。

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车站及枢纽设计应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会让站、越行站:

为满足区间通过能力,必要时可兼办少量旅客乘降的车站。

在单线上称会让站,在双线上称越行站。

中间站:

办理列车通过、交会、越行和客货运业务的车站。

区段站:

为货物列车本务机车牵引交路和办理区段、摘挂列车解编作业而设置的车站。

编组站:

在枢纽内,办理大量货物列车解编作业的车站。

客运站:

主要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

货运站:

主要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

工业站、港湾站:

主要为厂、矿企业或港口外部运输服务的车站。

前者称工业站,后者称港湾站。

铁路枢纽:

在铁路网结点或网端,由客运站、编组站和其他车站,以及各种为运输服务的设施和连接线等所组成的整体。

进出站线路:

进出枢纽或车站的单独线路的统称。

进出站线路疏解:

为消除或减少进出站线路上列车或机车运行的进路交叉所采取的措施。

疏解线路:

对进出站线路进行疏解布置而修建的线路的简称。

3车站设计的基本规定

3.1.1在铁路车站线路的直线地段上,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3.1.2在车站线路的曲线地段上,各类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及线间距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3的有关规定加宽。

位于曲线内侧的旅客站台,如线路有外轨超高时,应降低站台高度,降低的数值为0.6倍外轨超高度。

3.1.3在线路的直线地段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的线间距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3.1.4电气化铁路上,应根据下列要求确定站内线路架设接触网的范围。

1电力机车进入的到达线、到发线、安全线、机车走行线和电力机车需要通行的其他线路,均应架设接触网。

出发线和编发线有发车作业端的100~200m有效长度范围内及其出发通路上应架设接触网。

2由本务机车进行调车作业的中间站的牵出线和货物线均应架设接触网;

当由起吊或其他设备干扰时,可在干扰范围以外的一段线路上架设接触网。

3在配备内燃调车机车的车站上,牵出线和货物线可不架设接触网。

4车站的调车线、有大型起吊设备的装卸线、车辆段段管线、站修线、内燃机车停留及整备线、轻油油库线、易燃易爆物品专用线路和其他不适宜电气化的线路,不应架设接触网。

5区段站、编组站及其他大站当有几种牵引种类时,应合理确定架设接触网的范围。

3.1.5在车站范围内,接触网软横跨跨越的线路数不应超过8条。

接触网支柱的布置,应与其他设备布置和远期发展向结合。

接触网支柱不应设在站房、行包房、仓库、检票口、天桥及地道等的出、入口处。

在旅客基本站台上,接触网支柱不宜设在靠线路一侧的站台边缘;

在货物站台上,接触网支柱边缘距站台边缘不宜小于3.5m。

改建车站在困难条件下,接触网支柱边缘距上述各站台边缘不应小于2m。

3.1.6跨越电气化铁路车站的跨线桥,其梁底距桥下线路轨面的高度在直线地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编组站、区段站或调车作业较多的其他车站上不应小于6550mm,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6200mm,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当有充分依据时,既有跨线桥不应小于5800mm。

2跨越机车走行线的驼峰跨线桥为6000mm,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5800mm。

3在海拔1000m及以上地区,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的有关规定另行加高。

4设置外轨超高的曲线地段,应根据计算另行加高。

3.1.7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度,应根据输送能力的要求、机车类型及其牵引列车的长度,结合地形条件,并与相邻各铁路到发线有效长度的配合等因素确定。

到发线有效长度应按1050m、850m、750m、或650m系列选用;

开行组合列车为主的铁路可采用大于1050m的到发线有效长度。

3.1.8站内正线应保证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换挂机车的车站及区段内选定3~5个会让站、越行站或中间站应满足超限货物列车会让与越行的要求。

上述车站除正线外,单线铁路应另有1条线路,双线铁路上、下行应各另有1条线路能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3.1.9线路接轨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新线与既有线接轨,应保证主要去向的列车不改变运行方向通过接轨点。

2新线、新建岔线不应在区间内与正线接轨。

当疏解线路在区间内与正线接轨时,在接轨地点应设置线路所或辅助所。

3新线、岔线、段管线与站内正线、到发线接轨时,均应设置安全线;

新线、岔线与站内到发线接轨,当站内有平行进路及隔开道岔并有联锁装置时,可不设安全线;

机务段和客车整备所与到发线接轨时,也可不设安全线。

平行运行图列车对数18~24对及24对以上的单线铁路上,应分别每隔4~3个及3~2个区间,选定一个车站设置同时接入或发接客、货列车的隔开设备。

当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6‰的下坡道时,在车站接车线末端应设置安全线。

安全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线的有效长度不应小于50m、

2安全线的纵坡应设计为平道或面向车挡的上坡道。

3安全线上均应设置缓冲装置。

4邻靠正线的安全线均应设置双侧护轮轨和止轮土基,有条件时,邻靠正线的安全线应采用曲线型布置。

5安全线不应设在桥上和隧道内。

6曲线型安全线末端与相邻线的间距应能确保机车、车辆侧翻时不影响相邻线的安全。

补机地段或加力牵引区段的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应较规定的到发线有效长度另增加加力机车的长度。

配属调机的车站可根据需要在适当地点设置调机整备设备。

平过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路段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及以下时,设有中间站台的车站,中间站台与基本站台间宜在车站中部设置一处平过道相连接;

当设有旅客天桥时,可根据需要在车站中部设置一处平过道。

路段设计速度大于120km/h时,车站内不应设置平过道,跨越线路应采用立体交叉。

2客车整备所,应在整备线的两端或一端设置平过道。

当设两处平过道时,其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车底全长,在技术整备线上,尚应另加10m的拉钩检查距离。

3有列检作业的到达场、到发场、出发场或编发线,可在车场端部或警冲标外方设置平过道。

4在驼峰溜放部分车辆减速器前、后,小能力驼峰线束道岔前和调车线内车辆减速器前,可结合站内道路布置,在适当地点设置平过道。

5其他场、段、所根据需要,可在适当地点设置平过道。

6平过道宽度应根据其适用情况确定。

专供车站工作人员走行时,可采用1.5m;

通行非机动车辆时,可采用2.5m;

通行机动车辆时,不应小于3.5m。

车站内应设置道路系统,区段站、编组站及其他大站应设置外包车场的道路,并应与城镇或地方道路有方便的联系。

办理客运、货运和与运转作业直接有关的主要生产办公房屋的布置,应满足使用需要并保证值班人员作业安全、联系方便、便于瞭望现场和至室外作业行程最短。

路段设计行车速度120km/h及以上时,车站应设防护栅栏、光电缆沟槽、给排水管、站场排水、放雷接地等设计应统筹考虑。

 

3.2进出站线路和站线的平面、纵断面

3.2.1进出站线路的平面应符合相邻路段正线的规定。

在困难条件下,有旅客列车通行的疏解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应小于400m,其他疏解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应小于300m,编组站环到、环发线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0m。

3.2.2编组站内的车场应设置在直线上。

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到达场、出发场和到发场可设在同向曲线上,其曲线半径不应小于800m。

3.2.3牵出线应设在直线上。

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半径不小于1000m的曲线上,在特别困难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应小于600m;

仅办理摘挂、取送作业的货场或其他厂、段的牵出线,在特别困难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应小于300m。

牵出线不应设在反向曲线上。

改建车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调车作业量较小时,可设在反向曲线上,也可保留既有曲线半径。

3.2.4货物装卸线应设在直线上。

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半径不小于600m的曲线上,在特别困难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应小于500m。

3.2.5客运站位于旅客高站台旁的线路应设在直线上。

改建客运站或其他车站,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半径不小于1000m的曲线上,在特别困难条件下,曲线半径不宜小于600m。

3.2.6站内联络线、机车走行线和三角线的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0m,但编组站车场之间联络线的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50m。

三角线尽头线的有效长度应按2台机车长度加10m安全距离,在困难条件下,每昼夜转向次数小于36次的单机牵引折返段,其有效长度可采用1台机车长度加10m的安全距离。

转车盘前应有长度不小于12.5m的直线段。

3.2.7站线的曲线可不设缓和曲线。

到发线上的曲线地段和连接曲线宜设曲线超高,曲线地段超高可采用20mm,连接曲线超高可采用15mm。

其余站线可不设曲线超高。

3.2.8通行列车的站线,两曲线间应设置不小于20m的直线段。

不通行列车的站线,两曲线间应设置不小于15m的直线段,在困难条件下,可设置不小于10m的直线段。

3.2.9在正线和站线上,道岔至曲线间的直线段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于正线上的车站内每一咽喉区两端最外道岔及其他单独道岔直向至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路段设计行车速度大于12km/h的线路不应小于40m,在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25m,路段设计行车速度为120km/h及以下的线路不应小于20m。

2站线上的道岔前后至曲线的直线段长度,应根据曲线半径、道岔结构、曲线轨距加宽和曲线超高等因素确定。

道岔前后至圆曲线最小直线段长度应符合表3.2.9的规定。

当道岔采用混凝土岔枕时,道岔后直线长度应为道岔跟端至末根岔枕的距离

(困难时为

)与表3.2.9所列最小直线段长度之和。

与道岔前后连接的曲线设有缓和曲线时,可不插入直线段。

道岔后的连接曲线,其半径应与相邻道岔规定的侧向通过速度相匹配。

3.2.10正线上的道岔不宜设在Ⅰ级铁路路堤与桥台连接处的过渡段范围内,在困难条件下必需设置时,路基应采取加强措施或适当调整桥跨。

3.2.11进出站线路的纵断面,应符合相邻路段正线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