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写读后感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4346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写读后感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习作写读后感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习作写读后感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习作写读后感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习作写读后感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作写读后感教案Word下载.docx

《习作写读后感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写读后感教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作写读后感教案Word下载.docx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最近喜欢看什么书呀?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能将古典名著完整地阅读一遍的人让人心中佩服,老师为你们点赞。

我在书上看到一个字谜,想拿来给大家猜一猜——黄昏方与志士别,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学生自由猜谜,老师相机板书谜底“感”字)《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感”字的:

“感,动人心也。

从心,咸声。

”这是一个形声字。

“咸”字本义是“呼喊”,所以“感”就能够说是“动人心的呼喊”了。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读后感,把这“动人心的呼喊”写成一篇感想之花,让它绚烂绽放!

板书习作主题,齐读习作主题。

(板书:

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利用谈话导入本单元习作的学习,激发了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为写读后感打下了基础。

板块二知读后感,抓感悟点

1.高尔基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

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

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我们应该从中知道些什么呢?

(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写作方法、思想感情)

2.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不但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且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读有所感,读有所悟。

那么什么是读后感呢?

课件出示

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3.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指名学生说)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能够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内容。

●选择一两处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

能够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能够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学生齐读习作要求。

4.明确了习作要求,在写读后感前还要做好一些准备。

是不是读过的每篇文章都能写读后感?

(不是。

引导学生理解到读得懂的文章能写读后感,而如果文章太深奥,读不懂就没有办法写读后感;

文章读着有意思,激发了你的情感,使你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就能写读后感,而文章读着没有意思,就不能写读后感)

5.读后感的侧重点是“读”还是“感”?

(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读后感侧重在“感”上。

如果侧重于“读”,那么读后感就成了“读后抄”了)

6.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什么?

(在讨论中让学生理解到:

“读”是写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关键的一环。

要想写好读后感就得把原文读懂。

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

读得肤浅,当然感受也不深。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且有深刻的感受。

7.读后感中的“感”指什么?

(引导学生用“感”来组词,明白读后感的“感”是感受、感想、感动、感情、感悟,即获得的知识、明白的道理、情感的波动以及不同的见解等)感想从何而来呢?

(先读后感)

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会产生自己的感想。

有时一些人物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如安徒生童话中的小人鱼;

有时一些情形会让你受到触动,如《祖父的园子》中“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

有时文中蕴含的道理会让你深受启发,如《铁杵成针》揭示的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

写读后感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依据。

依据就是触发你产生这种感受的点,也就是感悟点,抓住一个感悟点谈感受才会具体。

自由读课件中的这段话,找一找所给示例的感悟点。

预设:

生1:

写《安徒生童话》读后感的感悟点是拇指姑娘的人物形象。

生2:

写《祖父的园子》读后感的感悟点是“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

生3:

写《铁杵成针》读后感的感悟点是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

8.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感悟点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

读后感“读”是前提,“感”才是最重要的。

提炼感悟点的角度,一般能够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人物形象、重要事情、讲述的道理等。

9.想一想:

下面这段话的感悟点是什么?

(课件出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语段)

指名学生说感悟点。

(保尔·

柯察金的形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读后感,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的方法是先读后感,以感为主。

再用具体的例子,来协助学生学会抓感悟点。

板块三学会拟题,写法指导

1.精准地找到感悟点后就能够构思了。

我们先要拟一个醒目生动的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的好坏。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大名著中的经典篇章,回想一下你对哪个人物最感兴趣;

也能够选择课外书上的一篇文章。

(课件出示三种题目:

①读《XXX》有感;

②《XXX》读后感;

③XXX——读《XXX》有感)

选择第③种题目的同学,要自拟主标题。

拟主标题要紧扣感想的中心,即抓住感悟点,突出感想的主题,同时讲究语言的高度概括。

2.标题拟好后,就能够正式谋篇布局了。

要整体构思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这样才能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写读后感比较常见的方法即“四字口诀”:

引、议、联、结。

引、议、联、结)

●第一步“引”是简述文章内容。

●第二步“议”是评议所引内容。

●第三步“联”是联系生活实际。

●第四步“结”是总结自己怎样做。

3.第一步简述文章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

“引”的内容如所读文章的篇名、作者、内容概要,也能够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段或一句话。

快速默读你选好的文章,想想你要怎样介绍这篇文章。

(学生默读后思考并回答)

4.第二步评议所引内容,对你所读文章中的人物或事件实行简单的评价,也就是你对文中的人物或事件有什么看法?

你体会到了什么?

它让你懂得了什么?

这部分内容是针对文章内容谈的,先不要联系实际。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自己对所写文章的评价。

5.第三步联系生活实际,再好的评价,再多的感受,如果不能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都会显得空洞无味。

所以必须把感受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一下对比,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或者见到过和文章中类似的情况?

我们又是怎样做的?

谁能联系实际讲一讲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呢?

(全班交流)

6.学生讲故事,老师相机指导。

(联系生活实际写的时候要写详细,要多加一些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等描写。

这部分是最重要的,能够将与文中主人公截然不同的人和主人公实行比较。

最好是你自己,这样才能够显现出你要向他学习的决心)

7.第四步总结自己怎样做,对原文内容实行了评价,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出了例子,明白了自己与主人公的差别,那么我们今后该怎样去做呢?

这就是读后感的总结部分。

谁能说说根据你所读的文章所得到的感受?

你今后要怎样去做呢?

(学生思考后实行交流)

8.教师小结:

这四步就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

同学们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适当的调整,但一定要保证把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的四步方法是:

“引”“议”“联”“结”,引导学生边学习方法,边使用方法,为写好读后感打下基础。

板块四例文评析,学生习作

1.同学们来评一评,这篇读后感是不是按我们讲的四步法来写的?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和他的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使这本书成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这篇读后感只有“引”和简单的“议”,没有“联”和“结”。

2.再来评一评,下面这个篇与上一篇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一个《水浒传》的读后感片段)

这个篇读后感以“义”字为感悟点,使用了“引”“议”“联”“结”的方法,把自己的感想表达得很清楚。

3.学以致用。

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最想写的读后感写出来吧!

(学生安静习作,老师相机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个例文片段的点评和分析,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创造安静的环境,引导学生专心习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2课时

1.通过总体评价学生的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

2.通过老师的讲评指导,学会修改自己的读后感。

板块一佳作欣赏,习得方法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写读后感,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写读后感的要求。

●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能够重点介绍那些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内容。

●选择一两个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

2.要达到习作的要求,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感受点。

习作中有很多同学能够用简练的一句话,明确自己的感受点,而且感受很独特,表现出了很多角度的想法。

●实践出真知

●心中有正义

●顾大局,识大体

●凡人中的英雄

我从这次习作中挑选了一些同学的感受点,“实践出真知”是谁写的感受点?

(学生举手示意)请你告诉同学们,你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从亲自经历这个角度写的)

3.还能够从哪个角度来写?

(家长不能什么都包办代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否则孩子将一事无成)

4.这次习作中,很多同学不但有明确的感受点,而且能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的感受写得特别具体,耐人寻味,所以被选入了今天的佳作欣赏中。

(教师指名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篇读后感的感受点是什么?

他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

他的感受点是亲自体验很重要。

他是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来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得具体的。

亲自经历)

5.再欣赏一篇佳作,指名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他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

他的感受点是心中有正义。

他是结合他人的事例来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

他人事例)

6.欣赏最后一篇佳作。

指名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他的感受点是亲自体验是成功的源泉。

他是结合相关的资料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具体的。

引用资料)

7.教师小结:

这三篇佳作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把自己的感受点写得特别具体,特别感人。

看来,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时,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也能够结合他人的事例,还能够结合自己在电视或书中看到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三篇佳作的欣赏,引导学生抓准感受点,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

能够结合自己的亲自经历、他人的事例或相关资料写读后感。

板块二对比优劣,修改习作

1.欣赏了三篇佳作之后,你一定从他们的佳作中学到了很多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现在就请你使用这些方法来当一次“习作小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