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3990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7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参加人员:

曹石坚王天日侯之吉王显嘉

王建涛胡燕玲谢丕扬欧亮

附:

项目方案估算表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

1.1.2承办单位

陵水黎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1.1.3项目性质

改建

1.1.4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即从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

1.1.5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涉及到的乡镇有:

地方公路管理站、椰林镇、隆广镇、三才镇、英州镇、本号镇、文罗镇、光坡镇、提蒙乡、新村镇、群英乡等11个乡镇。

通过现场调研及原道路路线状况,各乡镇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为:

1.地方公路管理站: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45块,其中指路标志1块、限速限吨标志4块、警告标志40块;

里程碑7块;

百米桩55块;

橡胶减速垄8条;

道口标柱8根。

2.椰林镇: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90块,其中指路标志20块、限速限吨标志16块、警告标志54块;

里程碑36块;

百米桩282块;

橡胶减速垄26条;

道口标柱18根;

水泥混凝土护栏柱712根;

新建错车道2处。

3.隆广镇: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87块,其中指路标志7块、限速限吨标志10块、警告标志70块;

里程碑25块;

百米桩190块;

橡胶减速垄31条;

道口标柱16根;

水泥混凝土护栏柱51根;

4.三才镇: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74块,其中指路标志9块、限速限吨标志13块、警告标志52块;

里程碑27块;

百米桩209块;

橡胶减速垄19条;

道口标柱6根;

水泥混凝土护栏柱1653根;

新建错车道6处。

5.英州镇: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64块,其中指路标志7块、限速限吨标志13块、警告标志44块;

里程碑14块;

百米桩112块;

橡胶减速垄38条;

道口标柱10根;

水泥混凝土护栏柱32根。

6.本号镇: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285块,其中指路标志19块、限速限吨标志24块、警告标志242块;

里程碑51块;

百米桩405块;

橡胶减速垄78条;

道口标柱64根;

水泥混凝土护栏柱3239根;

新建错车道27处。

7.文罗镇: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53块,其中指路标志4块、限速限吨标志8块、警告标志41块;

里程碑13块;

百米桩97块;

橡胶减速垄16条;

水泥混凝土护栏柱161根;

新建错车道5处。

8.光坡镇: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25块,其中指路标志2块、限速限吨标志4块、警告标志19块;

百米桩59块;

橡胶减速垄9条;

道口标柱10根。

9.提蒙乡: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100块,其中指路标志9块、限速限吨标志15块、警告标志76块;

里程碑33块;

百米桩271块;

橡胶减速垄88条;

道口标柱46根;

水泥混凝土护栏柱1047根;

新建错车道8处。

10.新村镇: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52块,其中指路标志7块、限速限吨标志10块、警告标志35块;

里程碑17块;

百米桩129块;

橡胶减速垄28条;

水泥混凝土护栏柱102根;

新建错车道1处。

11.群英乡:

沿线设置交通标志39块,其中限速限吨标志2块、警告标志37块;

里程碑6块;

百米桩52块;

橡胶减速垄4条;

水泥混凝土护栏柱1032根。

因此,本项目全线布置交通标志共914块,其中指路标志85块、限速限吨标志119块、警告标志710块;

里程碑236块;

百米桩1860块;

橡胶减速垄345条;

道口标柱200根;

水泥混凝土护栏柱8029根;

新建错车道共49处。

1.1.6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工程总投资为7492747.00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6153973.00元,工程建设其他费981977.00元,预备费为356797.00元。

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政府财政资金。

1.2建设地址

本项目建设地理位置具体如下图:

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1编制依据

1、参照四级公路标准;

2、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设计合同;

3、《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4、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3.2编制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5、《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

6、《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B06-02-2007);

7、《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B06-03-2007)。

1.3.3编制范围

拟建工程为陵水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完善工程。

从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工程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1.3.4研究过程

项目从整体、系统、宏观的角度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微观角度研究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规模、标准及方案等,根据研究结果编制了该项目的实施方案。

报告主要论述了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的可行性等。

具体研究范围如下:

1、总论

2、社会经济发展及发展规划

3、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4、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5、工程方案

6、节能评价

7、环境保护

8、劳动安全及卫生

9、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项目建设管理与招标

11、投资及资金筹措

12、社会评价

13、结论与建议

1.5研究结论与建议

1.5.1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完善陵水县11个乡镇的路网基础安全设施,改善人们交通出行环境并有利于提高农村的交通安全意识,改善投资环境,对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健康发展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投资、综合评价、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认为本项目是可行的。

1.5.2建议

1、本项目资金来源为政府财政资金,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办理好相关手续,以保证项目顺利进展。

2、本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在项目业主的协调下,规划、设计、施工等单位能充分沟通与配合,力争以最好的质量、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完成本项目。

3、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工期、造价达到预定目标要求,建议组成专门的项目管理班子,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和管理,从而提高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及发展规划

2.1社会经济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地处北纬18°

21′〜18°

47′,东经109°

45′〜110°

08′之间。

东北连万宁市,北部与琼中县交界,西北与保亭县接壤,西南与三亚市毗邻,东南濒临南海。

海岸线长57.5公里,东西宽32公里,南北长40公里,总面积1128平方公里。

县境南北长40千米,东西宽32千米,陵水黎族自治县陆地面积1128平方千米。

人口33.46万人(公安户籍人口数:

总户数74993户、总人口3346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495人。

),其中黎族占56.3%。

辖11个乡镇、114个村(居)委会、602个自然村,有2个国有农场和吊罗山林业局。

海榆东线高速公路自东北向西南从境内穿过,东北至海口196公里;

西南至三亚市60公里;

沿陵保线公路西至五指山市91公里。

全县现有公路147条,全长766.99公里,已实现全县各乡镇通公路。

陵水黎族自治县大小河流共有150多条,水利设施较好,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83宗,其中水库工程67宗,引水工程16宗。

还有提水工程39宗。

水库总库容量1.9亿立平米,有灌溉面积9350公顷。

水资源理论蕴藏量5.167万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有1.6143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384万千瓦,正在开发的小南平电站,装机容量0.126万千瓦。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幅居全省第二;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亿元,增长65.3%,连续两年增幅居全省第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增长65.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3元,增长16%;

农民人均纯收入3785元,增长10.4%;

城镇登记失业率1.43%;

人口出生率15.56%。

GDP能耗同比下降2.12%。

2010年一季度,经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评估认定,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126442万元,同比增长16.1%,比去年一季度上升3.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4244万元,同比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7789万元,同比增长51.6%,第三产业完成34410万元,同比增长22.1%。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由去年同期66.6%下降到今年的58.7%,回落了7.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11.3%上升到今年14.1%,上升了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22.1%上升到今年的27.2%,上升了5.1个百分点。

2.2发展规划

2.2.1总体发展目标

陵水黎族自治县“十二五”规划期内,陵水黎族自治县城市发展总目标是:

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经济实力,强化陵水黎族自治县城作为县域中心城市的职能,将陵水黎族自治县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具有山水城市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2.2.2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一、社会发展: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社会发展终极目标,不断扩大人民发展机会(包括接受教育和培训机会、获得公共服务的机会、获得就业和劳动的机会、享受社会保障的机会等),改善人民发展的能力(包括通过教育和训练提高就业竞争的能力、提高自身收入水平的能力、抵御和驾驭风险的能力以及民主参与的能力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要营造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多渠道创造二、三产业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发展。

完善义务教育、医疗保健、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的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完善精神文明环境和民主法制建设。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经济发展:

健全并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具有陵水黎族自治县特色的经济支柱产业。

近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10%以上。

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城市经济总量,以加强第一产业,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大力促进第三产业为发展方针,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同时根据县域内各乡镇的不同情况,提出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拉动全县整体经济的发展。

2.2.3建设目标

一、保护好城市人文景观特色,体现陵水地方特色。

二、建立先进的道路交通、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系统。

三、建立发达的城市文化、体育、娱乐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为创造现代城市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四、建立安全完善的抗震、防洪、消防等城市灾害防御体系,提高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3.1项目建设背景

全省农村公路路网技术水平较低,抗灾能力弱,配套基础安全设施较差、行政村通达率、铺装路面率、农村公路养护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且以往农村公路建设受投资资金的限制,一般只对原有道路进行路基路面改造,而忽略了道路沿线的基础安全设施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车辆拥有率也越来越多,交通出行量也越来越大、原有道路基本建设已不能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