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旁站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3841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旁站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旁站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旁站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旁站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旁站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旁站方案Word格式.docx

《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旁站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旁站方案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旁站方案Word格式.docx

第六章、旁站监理的方法和措施.....................33

第七章、旁站监理记录表的填写.....................37

第八章、旁站项目清单及重点分项工程监理验收.......41

第一章、项目概况

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起点位于汕头市龙湖区,本次为汕头市泰山路北延一期建设工程(海河路~沿河路),泰山路北延规划定位为城市快速路,近期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进行实施建设。

本项目起点海河路,终点至沿河路,设计车80km/h,地面辅道设计车速40km/h,项目路线全长约3.078km,道路红线宽度60m,蓝线按照两侧各退让15m进行控制(本次设计不包含对两侧预留用地的设计)。

主线采用双向10车道,K2+700~终点段为跨梅溪河桥梁段先实施桥下双向4车道辅道,预留梅溪河大桥双向6车道及其引道,预留远期梅溪大桥(跨越梅溪河)的平面布置;

两侧设置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

工程内容包括:

道路工程、涵洞工程、市政管线工程(雨水、污水)、交通工程、照明工程、交通监控、绿化景观(绿化、绿化给水)、等工程。

表4.1-1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

《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GI0-2006、《合同法》、《旁站监理管理办法》。

2、政府为业主建设项目所下达的文件(项目审批文件)。

3、汕头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

4、设计、勘察系列文件。

5、现行的技术规范、施工验收规范规程等。

6、建设单位与承建商及物资供应商签订的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及物资供应合同。

7、经公司批准同意的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和其他文件资料等。

8、经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等。

第三章、旁站监理基本范围

一、测量放线

1、施工单位对关键部位测量和放样的有关参数都应事先报经监理单位检查。

必要时,监理单位可要求施测单位在监理工程师直接监督下进行复核对照测量。

2、本工程需对工程移交点WK04、WK05、CG2、CG3全线闭合进行复核。

3、对平面控制点坐标的增加点,高程控制点的增加点进行复核。

4、水泥搅拌桩、旋喷桩、CFG桩施工前,给排水管道开挖、箱涵施工前对施工放线进行复核。

二、路基(软基)处理

(一)水泥搅拌桩

1、施工工艺

搅拌桩采用“4喷4搅”的施工工艺,具体为:

平整场地至设计高程,按施工图设计桩位放样后,调整钻杆对准桩位;

下钻,启动搅拌钻机,钻入0.5m后开动空压机,喷压缩空气,钻井至设计深度。

提升钻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反向旋转,边提边喷水泥浆液,钻机提升速度小于0.5m/min,水泥发送装置的转速大于50转/分;

钻头提升至桩顶高程关闭水泥发送装置,再次下钻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该桩的施工。

之后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2、施工及技术要求

本工程一般路段采用的普通水泥搅拌桩,桩径50cm,间距1.5m;

其布桩桩位基准线为:

道路中心线,水泥搅拌桩按等边三角形布置。

(1)材料要求,普通水泥搅拌桩一般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建议含量为15%,每米水泥用量不少于60kg。

水灰比=0.65。

(2)搅拌桩的垂直度不小于1.5%,桩位偏差小于5cm。

桩径不小于设计要求;

桩距偏差小于10cm;

桩长不小于设计要求。

停浆面标高宜高出桩顶标高20cm。

搅拌桩应采用双搅拌轴中心管输浆方式。

a、满足设计喷入量的各种参数,如:

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浆压力、单位时间喷入量、两次喷浆量的分配;

b、确定搅拌的均匀性,验证预定的工艺流程;

c、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控制注意事项

a桩机必须配置喷入计量装置,须定期标定(每生产1万米搅拌桩后重新标定),严禁无喷入计量装置的桩机投入使用,并记录瞬时喷浆量和累计喷浆量。

浆液罐容量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灰量每米60kg,保证每根桩的连续施工,当上述重量不足时,不得开始下一根桩的施工。

b严格控制喷浆标高和停浆标高,不得中断喷浆,确保桩体长度;

两喷过程中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和下钻作业。

c施工中若发现喷浆量不足,由监理选择在该桩位的附近位置进行补桩。

d桩体复搅施工时,应采用中~低速档钻进和提升,切勿采用高速档快速钻进和提升。

(4)搅拌桩成桩质量检测标准,采用下述工程方法检测:

N10轻便触探,当桩身2d龄期的击数达到15击(含15击)或7d龄期的击数大于原天然地基击数的一倍以上即为合格(自检),否则为不合格。

检测步骤:

取总桩数的3%;

桩身取样强度检验:

随机取2%根进行外观(开挖桩头)和裁取芯构制成试块,进行桩身抗压强度测定。

28天标准无侧限抗压强度为1.0MPa。

(二)CFG桩

CFG桩采用长螺旋杆钻,管内泵压的施工工艺,具体为:

平整场地至设计高程,按施工图设计桩位放样后,桩机进入现场,根据设计桩长、钻杆入土深度确定机架高度。

桩机就位,须保持水平、稳固、调整钻杆与地面垂直,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按设计配比配制混合料,投入搅拌机加水拌和,加水量由混合料搅拌须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min。

待钻孔打到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提管后泵料。

成桩的提拔速度宜控制在2~3.5m./min,成桩过程宜连续进行,应避免后台供料慢导致停机待料。

若施工中因其他原因不能连续灌注时,须根据勘察报告和已掌握的施工场地土质情况,避开饱和砂土、粉土层,不得在这些土层内停机。

施工中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

(1)CFG桩施工,采用梅花桩布置。

桩径50cm。

(2)材料要求

CFG桩的质量配合比初定为水泥:

粉煤灰:

石屑:

碎石、建议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桩顶采用现浇变截面C15砼托板,CFG桩砂垫层的中粗砂:

大于0.5mm的砂的含量宜占总重的50%以上,含泥量小于3%,渗透系数不应小于5×

10-3cm/s。

为了使各桩体承受的荷载能均匀分布,在各桩托板顶面设置大于50cm砂垫层。

(3)CFG桩桩的施工质量控制具体为:

混合料试验:

混合料搅拌均匀后,按一定比例留取样品(一般一个台班做一组),装入试模中,测定28天抗压强度。

施工顺序:

在软土中,桩距较大可采用隔桩跳打。

在饱和的松散粉土中施打,如桩距较小,不宜采用隔桩跳打方案。

满堂布桩,无论桩距大小,均不宜从四周向内推进施工。

施打新桩时与已打桩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天。

连续施打可能造成的缺陷是桩径被挤扁或缩颈,但很少发生桩完全断开。

跳打一般很少发生已打桩桩径被挤小或缩颈现象,但土质较硬时,在已打桩中间补打新桩时,已打桩可能被振断或振裂。

打桩过程中随时测量地面是否发生隆起,因为断桩常常和地表隆起相联系。

打新桩时对已打但尚未结硬桩的桩顶进行桩顶位移测量,以估算桩径的缩小量。

打新桩时对已打并结硬桩的桩顶进行桩顶位移测量,以判断是否断桩。

一般当桩位移超过10mm时,须开挖进行查验。

(4)CFG桩的质量检验具体为:

CFG桩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

一般养护龄期可取28d。

桩间土质量检验可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和钻孔取样等试验对桩间土进行处理前后的对比试验。

CFG桩身施工质量采用低应变试验检测,检测数量为桩根数的5%。

CFG桩的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通过静载荷试验检测。

静载荷试验一般要求每个场地的试验点不少于3个。

(三)泡沫轻质土

(1)泡沫的生成(发泡剂加水生成发泡液体,发泡液加压缩空气生成泡沫)

(2)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的制备【胶凝材料加掺合料加集料加水生成水泥(砂)浆】

(3)泡沫轻质土的生成即泡沫与水泥(砂)浆的混合【水泥(砂)加泡沫生成泡沫轻质土】

(4)现场浇注施工

(1)泡沫轻质土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1)湿密度及抗压强度满足下表要求

表——泡沫轻质土路基施工湿密度

路堤部位

离路面底面距离

施工湿密度(kg/m3)

28d的抗压强度(MPa)

路床

0~0.8

650≥Rfw≥550

≥0.8

路堤

>0.8

≥0.6

2)发泡剂严禁采用动物蛋白类发泡剂,且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

表——发泡剂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规定值

稀释倍率

40~60

发泡倍率

800~1200

标准泡沫密度(kg/m3)

30~50

标准泡沫泌水率(%)

≤20

3)消泡试验泡沫轻质土湿密度增加率不超过10%;

且标准沉陷距不超过5mm。

4)镀锌铁丝网规格为Φ1.5mm@2.5cm×

2.5cm;

HDPE防渗土工膜厚度不小于5mm。

(2)施工配合比强度试验

1)施工配合比强度试验试块采用10cm×

10cm×

10cm立方体试块。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同普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但要求压力机采用小量程砂浆压力机进行抗压试验,且强度结果不做尺寸折减。

2)施工配合比强度试验以3块试块为一组,测定7天龄期强度。

当7天龄期抗压强度≥0.5倍设计强度时,该配合比可作为施工配合比采用。

(3)泡沫轻质土浇注施工

1)泡沫轻质土路基浇注施工前,基底不应有明显积水和杂物;

如设计有垫层,垫层施工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泡沫轻质土单层浇注厚度按0.3m~1.0m控制。

3)单个浇注区浇注层的浇注施工时间不应超过水泥浆的初凝时间;

上下相邻两层浇注层的浇注间隔时间不宜小于8小时。

4)浇注方向宜自浇筑区长轴中间位置附近向两端浇筑;

如采用一条以上浇注管,亦可从两端向中间位置浇注。

5)如浇注层底高程有明显差异,宜自较低的位置开始浇注。

6)出料口在浇注过程中,不宜悬空;

在移动浇注管、自出料口取样、扫平表面或需要冲散浇注区内多余的泡沫时,出料口离当前泡沫轻质土流动表面的高差宜控制在1m以内。

7)进行扫平表面时,应尽量使浇注口保持水平,并使浇注口离当前浇筑轻质土表面尽可能低。

8)单个浇注层宜一次性浇注完毕,必要时最多分两次浇注,且两次浇注的间隔时间应控制在6小时~24小时。

9)尽量减少在已浇完尚未固化的轻质土里来回走动。

10)泡沫轻质土顶面应依次铺设Φ1.5mm@2.5cm×

2.5cm的镀锌铁丝网及HDPE防渗土工膜,两者均应横向铺设。

11)金属网铺设时,应采用U形钉进行锚固,纵向锚固间距2m、横向锚固间距1.0m。

金属网平面位置应重叠搭接,搭接宽度不低于5cm,搭接处用铁丝绑扎并用U型钉锚固。

12)路床部位的泡沫轻质土,浇注完毕后应覆盖塑料薄膜或无纺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

浇注至设计标高后,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天。

13)路床部位泡沫轻质土,流值不宜小于170mm。

三、箱涵

(1)基底垫层

A、待基坑开挖完成并经检验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开始进行垫层及底板的施工。

B、砂夹石垫层采用流槽从基坑边下料,小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