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检测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3085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1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检测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检测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检测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检测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检测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检测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检测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检测题Word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综合检测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广州)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6.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

A.有盐和水生

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被虫子咬了(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肥皂水(pH=10)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溶液的pH不改变

D.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OH+H2SO4

Na2SO4+H2O

7.(2018·

吉林)下列是某同学体内液体的pH,其中显酸性的是()

A.胰液8.0B.唾液7.0C.胆汁7.2D.胃液1.1

8.(2018·

泰安)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的要求。

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农作物

大豆

玉米

马铃薯

pH

6.0~7.0

5.0~5.5

7.0~8.1

4.8~5.5

A.大豆B.茶C.玉米D.马铃薯

9.(2018·

苏州)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时,将待测液倾倒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1.(2018·

北京)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

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

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有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

12.(2018·

滨州)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13.(2018·

宜宾)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丁>丙>乙>甲

D.乙>甲>丁>丙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O2

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B

稀盐酸

稀硫酸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C

H2气体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O气体

CO2气体

15.酸、碱、盐与生产生活

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B.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D.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

16.(2018·

镇江)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属于钾肥

B.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属于氮的固定

C.过磷酸钙[Ca(H2P

O4)2和CaSO4的混合物]属于复合肥料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放出氨气,因此氯化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硫酸铵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氨味

B.含Cl-的盐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含SO42-的盐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含有CO32-的盐

19.(2018·

连云港)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Ca(OH)2、NaNO3B.NaCl、K2CO3、H2SO4

C.HCl、BaCl2、CuSO4D.KNO3、NaOH、Na2CO3

20.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

B.为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应该施用氮肥

C.区分各种化肥一般先观察外观、溶解性,再观察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D.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水域氮和磷含量升高

21.(2018·

百色)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CuO

Cu+CO2B.HCl+NaOH

NaCl+H2O

C.Zn+H2SO4

ZnSO4+H2↑D.4P+5O2

2P2O5

22.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A.醋B.生石灰C.纯碱D.烧碱

23.(2018·

苏州)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在稀盐酸中:

Ba2+、CO32-、Zn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H+、Mg2+、Cl-

C.在氯化钠溶液中:

K+、Ca2+、NO3-

D.

在硫酸铵溶液中:

Na+、Cu2+、OH-

24.“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

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说:

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

B.乙同学说:

NaHCO3不是纯碱

C.丙同学说:

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中只含氯化铵和氯化钠

D.丁同学说:

可以用该反应生成的NaHCO3加热制取纯碱

二、填空题(共20分)

25.(7分)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推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

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随着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由该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

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

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②A→B,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____。

③B→C,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

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请你分析

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无色酚酞试液B.FeCl3C.BaCl2D.KNO3

26.(3分)小明同学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各自的pH如下表所示:

肥皂水

雨水

糖水

柠檬汁

洗洁精

10.2

5.2

7.0

2.5

12.2

由此判断:

(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即可)。

(3)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小明生活的环境所降的雨水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酸雨。

27.(3分)(2018·

株洲)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H4Cl、Na2CO3、BaCl2、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确定其组成,小东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没有闻到氨味;

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适量的水中,出现白色浑浊,静置后,上层清液无色;

③小心倒掉上层清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由以上实验可推断:

(1)这包白色固体中肯定存在,肯定不存在。

(2)写出②中出现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28.(7分)(2018·

菏泽)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如下所示(反应条件略去):

①A→B+M

②B→M+N

③C→M+P

④D→M+Q

在生成物中N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P是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Q的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试推断(用化学式表示):

(1)A是;

B是;

C是;

D是。

(2)写出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Q的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9.(

12分)(2018·

滨州)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

30.(16分)(2018·

盐城改编)某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名称

食用纯碱

食用小苏打

主要成分

Na2CO3

NaHCO3

酸碱

水溶液显碱性

热稳定性

受热不分解

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实验探究】

(1)探究两者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异

小明分别向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两者都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