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241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docx

《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docx

道路环境保护工程旁站监理方案

 

道路环境保护工程

 

一、工程基本情况

本项目为地产开发一级市政工程,项目位于道路等级为:

城市次干路。

本项目的拓宽改建对于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项目运输能力,推动城镇一体化进程进一步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高干线公路网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参见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督单位:

监理单位:

承建单位:

勘探单位:

工程合同开竣工日期:

工程概算投资:

万元

三、监理工作范围和任务

环境保护监理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使公路主体工程的施工符合环保要求,如噪声、废气、污水等污染物排放应达标、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并对营运、施工期的环境、配套建设的环保工程进行施工监理,确保“三同时”的实施。

四、监理工作依据

1、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

2、国家有关的条例、办法、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通知》、《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等。

3、地方性法规、文件。

4、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批复。

5、工程设计文件。

6、监理合同及工程建设合同。

五、监理工作原则

由于环境保护监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监理在从事工程环境监理活动中,将严格遵循“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监理原则,坚持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

在工程与环保有联系和交叉时,积极主动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为公路施工的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并协调参建方共同完成工程目标。

 

六、监理工作程序

1.组织环境保护有关协调会

2.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环境保护方案。

3.审核工程材料、设备的环保性能指标。

4.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1.督促施工单位履行承包合同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2.现场检查、监督并发布各项指令、文件及协调管理。

3.结合环境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环保监控力度。

编制环境保护监理实施细则

建立监理环境保护机制

七、监理工作内容及措施

环保监理工程师在开工前须熟悉环评中的相关要求和内容,对施工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按照施工进程实施动态管理。

主要以日常巡视为主,辅以必要的环境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环保监控力度。

(一)施工准备阶段:

1、参加设计交底,熟悉环评报告和设计文件,掌握沿线重要的环境保护对象,了解建设过程的具体环保目标,对敏感的保护目标作出标识。

2、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对施工方案中环保目标和环保措施提出审查意见。

3、审查施工单位临时用地专项方案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临时用地的恢复计划是否可行。

4、审查施工单位的环保管理体系是否责任明确、有效。

(二)施工阶段

1、生活服务区

生产服务区潜在环境影响

项目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食堂

1

油锅炉灶油灶

1漏油2能源消耗3产生油烟

2

油烟机

1油烟排放2噪声

3

废气物污水

1污水2废物3能源消耗

4

冰箱

1产生有害气体

办公室

1

空调

1产生有毒气体

2

电脑手机使用

1产生辐射

3

复印机打印机

1产生有害气体2噪声3废物回收

4

生活用水用电

1能源消耗

5

纸张使用及废弃

1能源消耗2废物回收

宿舍

1

生活垃圾

1资源消耗2废物处置3有害气体

2

生活用水

1资源消耗2污水

3

厕所

1水污染2土壤污染

停车场

1

车辆

1资源消耗2有害气体3污水噪声

供电设施

1

发电机

1噪声2资源消耗3油料污染

生活服务区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1.1、生活服务区污水和洗车污水,不得流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88中所规定的Ⅰ、Ⅱ类水域。

排入其它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如油污水应进行隔油处理。

机械和车辆专门清洗点进行清洗和维修。

1.2、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评价规范》3.4.6的污水排放评价,当取样测试有害成分含量值高于排放标准时,必须进行污水处理。

1.3、生活垃圾堆放点应选择30米范围内无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的废弃沟凹或废弃干塘。

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

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

1.4、施工单位生活服务区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

备用的柴油发电机,应放置在室内,加强门窗隔声,并在进风口、出风口安装消声器。

1.5、自建宿舍区,应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尽量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

1.6、厨房应设置排风系统。

2、临时施工道路

临时施工道路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水土流失及扬尘等污染。

主要防止措施:

2.1、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的路线走向,以减少植被破坏为首要原则,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若无现有道路可利用,则应严格控制施工道路修筑边界。

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临时用地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2.2、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3.2.5的水土侵蚀评价,结合临时道路在运行期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程度以及对沿线水土流失的影响作出评价。

2.3、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2.4、施工便道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专职人员,即时洒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

2.5、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

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的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

夜间在居民区附近禁止施工便道的作业,必要时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3、临时材料堆放场

临时材料堆放场的环境潜在影响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此外物料的散失和飘散污染也会影响环境。

主要措施和办法:

3.1、对临时借地范围要有明确的边界,以便控制临时借地外围土地的不合理占用。

若对农、林等生产用地的占用无法避免,则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有土地利用功能。

3.2、材料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场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

仓库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侵湿,水流引起物料流失。

3.3、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禁止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3.4、水泥和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密封罐车。

采用敞篷车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篷布遮盖严密。

4、搅拌场合预制场

拌合场和预制场潜在的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拌合场

1扬尘2废水污染3噪声

2

预制场

1废水污染2噪声

施工中主要措施:

4.1、稳定土拌合站、水泥混凝土拌合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

4.2、拌合站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不宜小于300米,减少拌合站对环境敏感点的粉尘和噪声污染。

4.3、拌合场和预制场地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

不能达标时,夜间应停止作业。

4.4、大型拌合站(预制站)应配有除尘装置,沙石料场应及时洒水,沙石装卸时应尽量降低落差。

施工人员应配有防尘用具。

小型临时拌合场地距敏感点大于100米,并应尽量避开下风居民居住区。

4.5、砂石料冲洗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悬浮物进行沉淀后排放。

部分废水澄清后可用建筑工地洒水防尘。

4.6、混凝土养护可以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剂喷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塑料薄膜,时混凝土与空气隔离。

5、路基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

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潜在的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清除草丛、树木等植被

1生态破坏2水土流失

2

清淤

1水土流失

3

结构物拆除

1扬尘污染2噪声污染3损害景观

4

场地内积水

1水污染2传播病媒

5

废弃物未及时清理

1废弃物流失2传播病媒

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

地表清理将对沿线植被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表层土壤的剥离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下降。

主要防治措施:

5.1、在施工前应明确清理对象和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

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应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

地表清理物应有专门的场地用以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5.2、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应及时清运。

5.3、剥离表层土予以保存,用于其它地面的土地改良或沿线受破坏土地的恢复。

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覆盖,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

5.4、结构物拆除点周围30米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并且在拆除前应对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

6、路基开挖

路基开挖潜在的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土石方开挖

1生态破坏2水土流失3资源消耗

2

开山

1生态破坏2水土流失3噪声4扬尘5资源消耗6损害景观

3

挖掘机、装载机

1噪声2漏油污染3扬尘4消耗能源5排水有害气体

4

土石方运输

1沿路洒水2随意丢弃

5

运输车辆

1噪声2尾气3扬尘4消耗能源

6

炸药残留

1污染环境

7

开挖时管道破裂

1水污染

路基开挖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将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对此,土壤的剥离与开挖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

弃渣问题再次也会比较突出,弃渣场若选址不合理有可能导致河道淤塞而阻碍行洪、滑坡、地基下陷,以及损毁耕地、园地等土地。

施工中主要措施:

6.1、施工前应明确开挖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

根据环评报告书的结论对弃渣场进行认定,明确弃渣场的范围。

弃渣应在指定范围内严格按照设计技术要求进行堆置。

6.2、预防表层土流失:

剥离表层土,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覆盖,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

6.3、将弃土、弃渣放置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

公路边的临时零星弃渣,应在公路封闭前处理完毕,以免公路全封闭后,难以清理。

6.4、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6.5、土石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

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

6.6、在雨水充沛季节,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6.7、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

在学院、幼儿园、医院、疗养院、敬老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停止作业,如确定连续作业,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7、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潜在的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挖掘机、装载机等

1噪声2漏油污染3扬尘4消耗能源5排出有害气体

2

土石方运输

1沿路洒落2随意丢弃

3

运输车辆

1噪声2尾气3扬尘4消耗能源

4

压路机、夯实机械等

1施工噪声2漏油污染3水泵能源4排水有害气体

5

履带式设备行驶

1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