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321539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Word格式.docx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Word格式.docx

民营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加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商业银行为降低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民营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民营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

另外部分民营企业的业主自身素质较低,缺乏长远战略目光,信用意识淡薄,甚至有少数私营业主存在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更造成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任危机,使银行难以依据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规定来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民营企业制度革新与市场环境变化不同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民营企业经过了较快发展,但不可否认,大部分仍停留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上,企业制度革新滞后。

我国民营企业有以下几种类型:

改革开放初期至以后一个阶段形成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根据“抓大放小”的方针通过承包、租赁、售卖、重组等方式释放的一批国有中小型企业,现在大多数属于民营性质;

《公司法》实施以来各类自然人、法人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一部分属于民营性质。

目前,很多私营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

一部分乡镇企业具有老国企的弊端,一部分演变成家族式企业;

而所谓的改制企业有许多还不规范,尤其是有一些企业改制的目的就是逃避银行债务,真正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所占比重较低,比如有些民营企业虽然挂着有限责任公司的牌子,但发起人却是夫妻、父子关系,并未改变家族企业的实质。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市场变化和国家发展战略变化。

市场出现结构性过剩,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由于制度革新滞后,管理方式不科学,一部分民营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经营出现困难,造成产品积压,利润水平下降,内部积累减少,对外部补充资金的要求大增,于是对银行贷款需求急剧增加。

(三)金融体制改革不深入,银行经营管理与民营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

在金融体制方面,我国银行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银行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

但从总体看,我国金融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致使银行的经营管理跟不上民营企业的发展步伐。

具体表现为:

1、企业外部融资高度依赖银行贷款。

在中国的金融中介中,银行约占90%的份额;

而在银行业中,国有商业银行约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90%。

而与其相对应的是:

1999年末,民营企业仅占银行贷款的1%,上海与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中仅有1%是非国有企业。

这与民营企业在我国蓬勃发展的现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与其使用中介融资的限制之间的矛盾说明,我国这种企业在外部融资过程中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金融机制,已难以适应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不断增长的经济形势。

2、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及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还不彻底,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差距较远,集中表现为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本身存在较多问题。

如1992~1994年期间银行的违规操作和经营,曾导致大量的不良资产和债务。

近年来,金融机构的违规经营、恶性竞争现象仍屡有发生。

有些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对分支机构的经营缺乏监督,致使分支机构违章经营。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存在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和经营目标的短期化现象,影响了对市场反映的灵敏度,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

  3、在银行经营管理方面,随着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银行防范风险机制不断增强。

为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普遍上收贷款权限,严格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重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考察,并要求提供抵押和担保。

但是,一些银行在强化内控制度的同时,缺乏开展信贷营销的技术手段和激励机制,只是简单地采取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信贷配给手段,忽视对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民营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报告真实性与准确性较低,银行利益难以保障的现象,这些往往都是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所致。

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重要途径。

应推动民营企业制度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治理结构合理化。

对民营企业要引导资本社会化方向,改变家族式管理方式,吸收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制度的要素;

应规范财务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

(二)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

要改变银行在民营企业贷款中的约束条件,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要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争取尽快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把商业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 

的目标。

为此,商业银行应不断改善内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简化审批环节,开发信贷品种,提高服务水平,以满足民营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

(三)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构建我国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民营企业融资时刻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民营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并导致信贷市场的低效配置,民营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大大高于国有大企业不良贷款比率。

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对民营企业进行各个阶段的信用评价是担保机构规避担保风险的最切实方法。

应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

应建立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民营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

还应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严肃惩处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及其负责人,以减少违约的发生。

(四)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民营企业融资体系。

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民营企业融资体系,应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多元化着手,鼓励面向民营企业的多种金融机构的发展,拓展民营企业融资租赁、担保、保险等新的融资形式,力争在中国金融市场形成不只是国有商业银行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的格局。

(五)大力培育风险投资市场,积极引进风险资本,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风险投资是产业投资的一种,又称创业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危险的高科技项目及其产品开发领域,以期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过程中获得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虽然风险投资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目前发展很快,国内已有很多民营高科技企业成功利用风险投资的案例。

例如,重庆“华邦”制药接受重庆“高创中心”的孵化与渝高公司的风险投资,在短短几年内由一个4名员工、注册资本3万元的民营科研机构,发展成为利润千万元的高科技企业;

1998年4月,因特尔、恒隆IDG及哈理森公司共同向“搜狐”注入近200万美元的二期风险投资;

1998年5月IDG设立的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向金蝶公司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这种投资方式的应用,已成为我国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一种重要方式。

尽管如此,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环境仍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不足,渠道单一,投资基金规模偏小。

  2、缺乏既有公司战略、经营管理、投资、财务金融及高科技等多方面综合专业知识,又能在投融资过程中解决一系列实际操作问题的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

3、缺少真正的风险企业和具有战略眼光及创新精神的创业企业家。

4、目前国内一板市场还未健全,二板市场尚未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尚不健全。

有效构筑我国风险投资体系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资本组织形式。

目前,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两种最佳风险投资组织形式,应予重点发展。

2、构筑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从风险投资各方主观意愿看,股票直接进入主板市场上市发行是最好的选择,但国内主板市场上市标准严格,额度有限。

与其相比,第二板市场是风险资本退出的最佳通道,但我国第二板市场的建成还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海外二板市场将风险企业包装上市也是一个现实的选择,1999年四通利方公司在美国上市就是成功的一例。

另外,还可以考虑建立“场外交易市场”,使那些规模不大、风险度较高的企业能顺利地进行产权交易。

3、大力培育风险投资发展的软环境。

目前我国政府在推动风险投资发展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推动资本市场、项目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的完善与有机结合。

包括:

设立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解决高新技术项目融资障碍;

筹办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并将其制度化;

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股权交易中心,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提供股权交易场所,为风险资本提供一个现实的退出渠道。

(2)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吸引风险投资人才。

可以考虑设立人才基金;

在用人机制上创新;

并切实落实各项吸引人才和激励人才的举措。

(3)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

可以考虑利用政策倾斜引导多种风险资本来源;

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直接向社会发行并公开上市流通,鼓励个人资本参与;

允许外国资本进入我国风险投资市场;

尽快建立二板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

尽管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环境尚存在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风险投资已经成为高科技民营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的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