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2106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docx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docx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练习题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建议完成时间:

40分钟 分值:

101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2017桂林)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

2.(2016重庆A)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1%  B.19%  C.25%  D.78%

3.(2017常德)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属于纯净物B.含有稀有气体

C.是宝贵的自然资源D.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4.(2018原创)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可用作电光源

B.空气中的O2可供动植物呼吸

C.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5.(2017滨州改编)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B.氧气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清洁燃料

C.鱼、虾等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6.(2017天津)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7.(2017衡阳)雾霾、灰霾、PM2.5已成电视新闻热词。

下列做法不符合“环境友好”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

B.减轻公共交通压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C.种植沙漠防护林,减少沙尘暴

D.综合利用桔杆,严禁露天焚烧

8.(2017苏州改编)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

D.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黑色固体

9.(2017宁波)真空包装、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放铁粉包或生石灰包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鲜方法。

对上述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真空包装:

能使食品不与氧气接触

B.充氮气:

能隔绝空气并防止食品变形

C.放铁粉包:

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和水蒸气

D.放生石灰包:

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

10.(2017兰州)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第10题图第11题图

  

11.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68分)

第12题图

12.(2018原创)课堂上老师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示例: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相同,但反应现象不同。

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

说明_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

说明_______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

说明反应物的________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

14.(2017徐州)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第14题图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

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是______%,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5.(2017遵义节选)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第15题图

(1)写出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反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7呼和浩特)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6题图1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第16题图2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图2E和F装置连接,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17.(2017湘西)实验室常用下图中一些装置制取氧气。

第17题图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__;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017益阳)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O2(试管中的棉花根据反应的需要选择是否添加)。

第18题图

(1)若要顺利制得O2,除选择KClO3与MnO2混合物作为药品外,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如果选择KClO3与MnO2混合物作为制备O2的药品,则反应后MnO2的质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小”或“不变”等)。

(3)简述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17成都)实验室使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和用品如图。

第19题图

(1)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氧气时,用a仪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________(填序号)。

A.便于控制反应快慢

B.定量添加药品更方便

C.生成氧气质量更大

(3)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过滤操作,除如图仪器以外,过滤还需要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4)过滤时,________(填序号)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过滤结束后,小心取下滤纸,将纸上的固体__________(操作名称),转移装瓶,贴上标签。

生活中可以替代滤纸的物品是____________(填一种)。

(5)回收的二氧化锰,还可以在上述反应中反复使用。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的描述专项训练

(建议完成时间:

20分钟)

方法指导

实验现象描述的判断需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指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感官感知到的现象:

视觉(如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嗅觉(如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触觉(如溶液温度升高),听觉(如有爆鸣声)等。

实验结论:

指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得到的结论,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红褐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的铁等。

1.燃烧类实验现象的描述

(1)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详见讲解册P10。

2.其他化学反应实验现象的描述

(1)常见固体、溶液、沉淀的颜色详见讲解册P72。

(2)常见的实验现象详见提分必背手册P15。

3.吸放热现象

(1)反应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如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2)溶解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氯化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3)溶液稀释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浓硫酸稀释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

针对训练

一、判断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

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

3.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  )

4.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  )

5.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  )

6.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发出蓝色火焰。

(  )

7.在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

(  )

8.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

9.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  )

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成黑色。

(  )

11.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  )

12.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为无色。

(  )

13.把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  )

1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

15.向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  )

16.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  )

17.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划,铜片上留下的痕迹比黄铜片上的浅。

(  )

18.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  )

19.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  )

20.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  )

二、选择题

21.(2017哈尔滨改编)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B.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C.向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到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22.(2017衡阳)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