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20149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学院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软件学院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软件学院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软件学院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软件学院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学院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Word下载.docx

《软件学院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学院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学院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Word下载.docx

一、本单位自然情况(包括师生员工人数,三支队伍状况及所占比例,学科专业结构等)

软件学院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于2001年联合批准建立的“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并已于2003年和2006年分别顺利地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中期评估和验收。

学院紧紧依托计算机学院和数学学院办学,学科基础坚实、雄厚。

学院现有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1156名、全日制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181名。

学院非常注重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与工程背景及实践能力,聘请了校内专业基础坚实、教学效果好、研发能力强、英语水平高的教师完成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的授课;

针对一些理论联系实际强的课程和大型实践课程聘请国内外著名软件公司具有长期从事软件开发经历的专家授课;

对于一些新技术课程聘请国外大学教授授课。

学院教师均为兼职,主要来自校内计算机学院、数学学院,校外包括国内企业和国外大学;

实验技术人员也全部是兼职,均来自计算机学院;

行政管理人员16人。

专业结构:

硕士和本科专业均为软件工程。

二、本届领导班子成员情况及分工

姓名

党政职务

分管主要工作

1

胡亮

院长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负责财务及设备工作

2

郑爽

党委书记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教工思想政治、干部、统战及妇女工作

3

孟繁二

常务副院长

分管日常行政、财务(协助院长)、人事、基地建设、在职软件工程硕士、安全保卫工作

4

高战国

副书记兼副院长

分管研究生、本科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共青团工作

5

刘衍玲

副院长

分管研究生培养、外事工作

6

杨永健

分管本科生教学、实验室工作

成员变动情况:

三、本单位工作现状及分析(与全国同类高校相比其优势、特点和不足)

办学的优势与特点:

学院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充分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加强与国外大学合作,采用国际上最新优秀教材,聘请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和著名软件公司的软件专家和管理专家授课;

强化英语教学,二分之一课程采用英语或双语教学;

加强软件工程与管理方面的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

增设学科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工程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强化在软件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加强符合国际规范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过程质量控制和软件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教学。

按照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和创新性原则,形成了特色鲜明、整体结构优化的“分层次、多方向、多形式、模块化”的创新课程体系。

自建院以来,为保证培养质量,学院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在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如:

为保证优良的生源,学院在逐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的同时,采取了对本科生压缩省内招生人数;

对硕士研究生中的保送生减免部分学费,对参加统考入学的优秀研究生实行奖励政策和限定本科阶段的理工科背景等;

在具体培养阶段,成立了由计算机学科、数学学科教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软件人才的培养需求,在本科生中相继实施了0+4、2+2和1+3模式,并在总结本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和结合吉林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又创新地实施了“软件+X”的办学模式,即将软件工程专业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经济管理”和“计算数学”等学科专业相结合,实施交叉学科联合培养“软件+X”的办学模式;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加强数学和外语教学的同时,强化软件工程的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突出能力培养型课程,设置了“软件开发新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艺术技术、嵌入式系统与汽车电子、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等5个专业方向,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学院聘请了来自美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教授和企业的软件专家近百人次来院用英语讲授软件工程理论与高新技术课程以及做学术报告,包括了必修学位课1门、专业方向选修课9门、英语口语与写作课2门、培训认证课1门;

其中,1门必修学位课的任课教授已被聘为吉林大学流动编教授(聘期5年);

有6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的教师每年固定来学院授课。

学院积极探索与国外高校和著名软件公司的合作办学,现已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和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引进软件课

程、聘请教师来院授课、交换学生、合作进行软件开发等,以及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大学或著名软件公司进修、培训等。

同时,学院与国际著名IT公司和研究机构,如IBM、微软、ORACLE、SUN、HP、日本理光、BEA、中软、H3C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人才培训计划和技术交流关系以及联合举办的诸如“软件架构师”、“高级项目经理”培训班等。

学院始终坚持认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习实践比例,更要为软件工程硕士提供专用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学院已与国内知名软件企业联合建立了30余个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校区内3个和校外近30个实习实践基地)。

目前已形成了“一个面向、两地呼应、三个坚持和四个加强”的办学特色。

一个面向:

学院的办学首先面向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主战场。

两地呼应:

学院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设有实习实践基地,实现了南北呼应的办学格局,艮K南北互动,优势互补。

三个坚持:

坚持我校基础坚实、学风严谨的校风;

坚持我校多学科特别是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多年来形成的良好交叉融合的传统,发挥其优势,紧紧依托计算机学院和数学学院办学;

坚持国际合作办学,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力能够与国际水平接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人才。

四个加强:

加强数学教学,加强外语教学,加强软件工程方面课程的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不足:

无专职的教师队伍;

国际合作办学的广度与深度尚需拓展;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四、任期目标

4.1本届班子任期总体目标

任期目标要与学校的奋斗目标和整体发展规划相统一、相适应,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衔接、相协调。

要突出重点,力求以关键性指标带动面上工作,定性指标要方向清晰,有导向性,定量指标要明确具体,有可检验性。

学院建设目标是:

充分发挥吉林大学多学科特别是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有效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坚持改革开放、面向需求、质量第一为建院宗旨。

通过四年的努力,要以先进的管理和运营体制、创新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优良的生源与师资力量、先进的实验设备与实践环境,将吉林大学软件学院建设成为立足东北、面向全国、国内前列、国际知名的软件人才培养示范性基地。

人才培养目标是:

培养热爱祖国、具有民族振兴精神,适应21世纪国家软件产业发展需要,厚基础、宽口径、外语水平高,强能力、富创新、善合作和身体健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实用型软件人才。

学院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良好人文环境的建设,在加强培养学生数学基础、软件理论与技术、外语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用户至上理念、敬业奉献思想、开拓创新意识、守法诚信道德、团结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本届任期内使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与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明显进步;

将学院建设成国内高水平的教学型学院,成为国家信息领域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三个1/3的原则,从校内、校外知名企业和国外著名大学聘任专、兼职教师,形成60人以上结构合理、高层次的教师队伍。

适度增加全日制各类在院学生总数,保证本科生就业率达95%以上。

提高全日制学生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加强学风和教学团队建设,建设院级校级精品课。

出版高水平软件工程专业教材。

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力度,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新增与国外合作的著名大学2-3所,新增校外实训/实习实践基地10个以上。

以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为基础,新建专业方向实验室3个以上。

完善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结合学院实际,努力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把党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努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理论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开创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群团工作、统战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学院建设的新局面。

7

4.2教学与学生培养工作目标

本科生:

主要包括教学建设目标(以“质量工程”为重点)、教学改革目标、教学过程目标和教学管理目标等方面工作目标。

研究生:

主要包括生源结构完善及生源质量提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工作目标。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

本科生教学:

1、 办学规模

本着“本科规模稳定,重在提高;

研究生扩大,稳步提升”的基本原则。

在校本科生数量在以往1100人左右基础上,稳步增加招生数量,达到在校本科生1400-1500人。

2、 多种模式办学

坚持软件学院已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继续开展多种模式办学。

在与商学院联合培养软件项目管理复合培养模式基础上,继续和其它学院学科联合,开展与“通信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培养模式。

3、 积极开展合作办学

继续加强与国外较著名大学或机构的合作。

在现有的基础上,新落实2〜3所国外较著名大学合作办学。

稳定和发展与国内外知名软件公司已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积极开拓新的合作渠道,开展切实有效的产学研合作。

新增加2个产学研合作伙伴,新增学生实训实习基地7个左右。

4、 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基于对我国软件人才发展需求和趋势的分析、预测,结合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和专业设置特点,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主要有:

1、 着重从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责任与态度、学习风气等四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质量设计、教学质量控制和教学质量改进三个环节推出系统配套的措施,建立起具有特色的学生成才机制。

2、 构建软件工程专业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面向市场需求,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建立软件工程过程与环境、软件项目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多媒体与动漫技术、嵌入式系统、服务计算与电子商务等专业方向。

3、 突出四个加强,创软件学院特色品牌

①加强数学课教学,使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