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课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9805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小课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数学,小课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数学,小课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数学,小课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数学,小课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小课题文档格式.docx

《初中数学,小课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小课题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数学,小课题文档格式.docx

一、问题的提出

1、新课程下教育教学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面对这一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挑战,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轴。

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曾提出了一个基础教育领域中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他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保护学生的提问意识。

爱因斯坦也曾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李政道教授也说过:

“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

”这无疑是告诉我们一线教师这样一个道理: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等现象,学生学习数学大多是模仿和记忆,使得学生感到数学是抽象、枯燥和乏味的,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让学生喜欢数学,想学数学就必须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情感。

而课标中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

2、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需要。

2011年3月我们选择了不同年级的数学课,进行随堂听课调查后发现:

表数学课上学生提问情况统计表: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问题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

为什么学生不愿说了呢?

经过仔细分析及和学生的访谈发现: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考虑问题日渐成熟以及怕被别人笑话

等原因,也是他们不愿轻易提出问题的一个因素。

但其主要原因还是在教学中,老师还是偏爱于学生正确的回答,而冷落学生的错误回答或荒谬问题,认为那是匪夷所思。

调查中也发现低段学生提问频率虽然较高,但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不多、有价值的问题不多。

表二:

低段学生提问情况分析表

一级水平(学生随心所欲地问,针对性不强)

二级水平(学生能提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问题,形式

上的问题)

三级水平(学生能用数学语言提出自己真实所在的数学问题)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仍没有跳出教师“提问式”地传递知识,学生“答问式”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

如目前提倡并风行的小组讨论学习,也往往是让学生讨论怎么回答,很少有要求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的。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质疑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推广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弓|领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探究精神、萌动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现这一意义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是问题,而且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

在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使学生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理,并将其引向真正的科学创新行动,应当成为变革现行教育教学模式的一个切入点。

因此,我们提出对数学提问能力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致力于改变学生不善于提问、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现状,引领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

二、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将这些内隐的问题显性化,正是本课题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2、 哲学依据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人类的每一项发明和每一项创造,都是以“提出问题”为起点的。

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

3、 心理学依据

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数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创立的问题教学论也认为,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可让学生从中经历系统的、独立的探索活动,在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方法体系。

三、预期目标

1、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旨在“让学生参与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努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达到锻炼人、完善人的目的,为推进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 提高我校学生提问能力,课堂教学中由以教师提问为主转向以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外,都学会敢问、能问、善问。

3、 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目前数学课堂教学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由课内探究向课外探究发展。

4、 构建数学提问能力教学的一般模式。

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 课题研究对象

1〜4年级学生,二年级为实验班。

二、 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一)、研究方法

本实验主要应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案例分析、个案研究、学生交流等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记录,通过开展阶段性研讨、经验交流、总结等活动,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促进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研究步骤

1、 研究准备:

(20111——2011.3)

调查摸底,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拟定实施方案,加强理论学习。

2、 研究实施:

(2011-4 201112)

①实验教师进行总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

②对全体学生进行初次测试,确定实验班的基础水平。

③课题组成员随堂听课,跟踪了解实验效果,对教案、个案、案例、课件作进一步修改。

、④、定期对实验班进行检测,随时掌握实验情况,以便及时调控并做好各种资料的存档整理工作。

⑤、定期举行公开课,集思广益,总结经验,进一步尝试运用。

⑥、期末全体实验人员对实验情况进行全面汇报(阶段性总结),以便对实验工作进行分析、评价。

3、 研究总结(2011・12——201112)

①资料积累②写总结报告③自测、讨论、总结

三、实施具体措施

(一)、营造民主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胆识和兴趣

1、创设环境,消除心理顾虑,使学生“敢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任何知识的获取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自主的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也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和自主的探索,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产生想要急于弄清问题的欲望,这时,学生就急于想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

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积极创设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1)、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在平时的交往中,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容易接近。

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营造热烈、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多用微笑、注视、点头、手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的质量高低,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就是好的开端,是勇敢的表现。

(2)、增进与学生的情感和友谊,鼓励学

生提问,树立学生提问的信心。

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轻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轻近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成为学习活动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从而打消学生的惧怕和隔阂心理。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来看,课堂上学生是不能随便提问的。

对学生的发问,教师有二“怕”,一怕学生“乱弹琴“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怕回答不了学生“稀奇古怪”的提问而有失“师尊”,导致不敢鼓励学生提问,甚至是压制学生提问。

经过长期的积淀,学生不敢问,而且也不会问了,这就需要重

新树立信心的钥匙。

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要及时给予热情地鼓励和赞赏,即使是对一些错误观点也要在精神上给予肯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树立“我能问”的信心。

例如:

如在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我鼓励学生可以在小组里议一议,大胆去猜、去发现: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学生提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可能不同呢?

?

?

学生会大胆质疑,于是我又马上组织了学生在小组内验证,很快就肯定了刚才的说法。

学生也进入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

(3)尊重学生的提问,让学生在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中敢问、主动问。

改变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组织性和有序性状态的倾向。

转换角色,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老师”,并指定其他学生回答甚至带老师回答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我要问”的优势性逐步体现,并提高他们体温的主动性。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便于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在讲授新课之后,安排时间让学生反省,在对新课的学习的基础上勇于提出问题。

对于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学生解决(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教师当场加于解决),这既可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提问不论大小、难易、对错,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和表扬、修改和指正,切不可轻易否定而打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扼杀学生丰富的形象力和宝贵的好奇心。

学生仅有敢问的胆略是不够的,作为教师,还要使学生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

让“我善问”的优越感得以充分体现。

2、创设条件,增强学生好学提问的兴趣。

教师以热情洋溢,饱满激情的话语感染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那平静的心理激起跃跃欲试愿望,急着想解开心中的谜团。

教师可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矛盾、疑惑之中。

(1)创设悬念式情境,使学生“奇”中“问气根据学生质疑形成过程,学生有惊奇才会有疑问,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