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9376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3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Word文档格式.doc

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

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

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

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

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2.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3.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

5.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

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

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进度表

时间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2.20-2.22

开学第一课

1

1古诗三首

3

第二周

2.25-3.1

2燕子

2

3荷花

4*昆虫备忘录

阅读

第三周

3.4-3.8

口语交际:

春天去哪儿玩

习作;

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一

5守株待兔

第四周

3.11-3.15

6陶罐和铁罐

7美丽的鹿角

8*池子与河流

第五周

3.18-3.22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习作:

看图画,写作文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

第六周

3.25-3.29

期中复习测试

第七周

4.1-4.4

9古诗三首

10纸的发明

11赵州桥

第八周

4.8-4.12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展示课

语文园地三

第九周

4.15-4.19

13花钟

14蜜蜂

15*小虾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第十周

4.22-4.26

语文园地四

16小真的长头发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十一周

4.29-5.3

交流平台

奇妙的想象

18童年的水墨画

19剃头大师

第十二周

5.6-5.10

20肥皂泡

21*我不能失信

身边熟悉的那些有特点的人

第十三周

5.13-5.17

语文园地六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23海底世界

第十四周

5.20-5.24

24火烧云

劝说

国宝大熊猫

语文园地七

第十五周

5.27-5.31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6*方帽子店

27漏

第十六周

6.3-6.6

28*枣核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语文园地八

第十七周—第二十周6.10-7.5

复习迎考

春季学期三年级

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

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大部分学生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

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

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

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经常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

并愿意与人交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

识字教学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是本学期的重点。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

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三、教材分简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9年春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8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

“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

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五、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及进度

单元

分类

教学要点

第一单元

课文

1.认识34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掌握形声字的识记规律。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昆虫备忘录

1.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3.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习作

1.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