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述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17957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论述题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凯恩斯进一步提出了尽管对富人征收高税有积极作用,但税率并非越高越好,特别是所得税税率不能太高的观点。

凯恩斯认为,间接税是一类不合时宜的税种,应当“改变租税体系”,将以间接税为主改变为以直接为主的税收体系。

除了税收提高有效需求以外,对于如何消除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凯恩斯还特别出了两点一是征收高额遗产税二是对食利阶层课以高税。

凯恩斯从他的一般经济理论出发,认为财政政策在增加有效需求和就业水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经济政策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

他指出,政府可以通过适当减少税收来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提高,除对少数所得可以课征高税外,一般所得不宜课征过高的税收,否则将无异于对私人投资的妨碍。

然而,在政府增加支出的同时,税收又不宜提高,那么收支之间必然出现“赤字”,而这正是凯恩斯极力推行的“财政赤字”政策。

他认为,政府支出的增加,不应由变更税率来弥补,相反,税率还可适当降低。

由于提高税率往往使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降低,因此他主张应实行一种不变动消费倾向,增加投资倾向为目标的税收政策,即不变动或降低税率的政策。

在这里,凯恩斯摒弃了传统的健全财政理论和政策,而主张实行赤字性财政政策。

只要财政政策能达到提高有效需求和充分就业的目标,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间差距增大并不可怕,一则增加支出将带来更多的可能收入,二则可以用发行货币或举债弥补税收的不足。

很显然,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实际是一种赤字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相结合的扩张性政策。

这种政策成为以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制定税收政策的依据。

然而,当西方国家出现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发的现象,使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发生危机。

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遭到了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的挑战。

西方经济学界单纯注重总需求而忽视总供给的倾向急剧减少,研究重点转向供给方面。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其如何运用?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

但由于货币政策一经实施,给必然涉及货币政策如何发生作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正确的方向,以及能否有效地影响到实际经济生活社会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问题。

因此,货币政策所包括的内容实际上有五各方面,即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3)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4)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5)货币政策的效果。

运用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

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三、你或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看法?

1)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它的前提是现代信用货币制度。

在足值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一般不会出现货币过多、物价上涨的现象。

因为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它可以通过自身数量的变动,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从而控制物价上涨,使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而现代货币没有这种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货膨胀的根源就是现代信用货币制度。

(2)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

通货膨胀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总的物价水平,即全部商品(包括劳务这种特殊商品)的加权平均价格的上涨。

并且在通货膨胀过程中,商品价格上涨表现出不均衡性紧俏商品价格上涨快于一般商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快于非生活必需品垄断产品价格上涨快于非垄断商品工业品的价格上涨快于农产品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快于出口商品货币集中投放地区商品价格上涨快于其他地区,等等。

(3)通货膨胀中物价上涨的特征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而不是偶然的、一次性的、暂时性上涨。

(4)关于物价上涨与货币发行速度问题。

通货膨胀初期,物价上涨速度慢于货币发行速度,物价刚开始上涨,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物价的暂时波动,一般会等待价格回落后再购买商品,而暂时将货币储存,其结果必然造成市场上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导致对流通中必要的货币需求量增多,从而增加货币发行。

通货膨胀中期,物价上涨速度与货币发行速度互相接近,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物价上涨速度逐渐加快,人们认识到物价上涨可能遭受货币贬值的损失,纷纷抛出手中的货币,购买商品以保值,其结果造成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从而货币相对过多。

通货膨胀后期,物价上涨速度快于货币发行速度,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之后,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不相适应,出现了过多的货币量,这时又增加货币发行,更使物价急剧上涨。

因此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物价上涨与货币发行速度螺旋上升。

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三个阶段中,通货膨胀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货膨胀预期是指人们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感受,预测通货膨胀即将发生或将继续发展。

这种预测决定人们的经济行为。

通货膨胀预期心理往往加剧了通货膨胀的速度与幅度。

通货膨胀预期的出现与存在,导致投资者不愿持有货币,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导致企业囤积商品,减少对商品的供应,扩大供求矛盾导致企业提前涨价,推动物价迅速上涨。

因此,通货膨胀会导致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膨胀预期又加速通货膨胀的发展。

四、你对中国失业现状的分析及治理对策?

(一)失业问题的现状

1、国企的下岗人员及隐性失业问题严重

由于我国失业率的统计是把失业与下岗分开,没有把下岗人员算入失业大军中去,使得城镇失业登记率所反映的数字不能说明当前社会真实的失业情况,据资料统计,2003中国下岗工人的人数达600多万,而在1998~2000年的3年间,全国共增加下岗工人2032万人,据2000年的数字统计得出国企下岗职工是全部下岗职工的72.1%,而且这些职工主要是集中在老工业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煤炭、纺织、机械、军工业等行业的国有企业。

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缓慢,经营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常造成企业开工不足,许多人员开工不足,以及由于历史的关系,企业本身有大量编外工人,这些人就是国企内部的隐性失业人员。

据有关部门预测,目前国有企业中,富余人员达2200多万人,由于大量富余人员的存在,且分流困难,使得企业经营机制转移每前进一步都如履薄冰2、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严重而且转移困难

据数字统计,我国农村人口达8.59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70.91%,农村从业人员为4.50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72.20%。

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4亿人口无所事事。

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

据专家估计2002年,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1.7亿。

由此,我们不能看出,中国就业大头在农村。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屡屡闹“民工荒”。

“民工荒”形成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十分不畅。

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进城务工的农民缺乏身份认同,子女入学困难,常受到不平等待遇及歧视,而城市政策制定者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手段往往也是粗放式,粗暴式的,即管理管理再管理,没有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3、劳动力的供给量在持续不断地增加

据资料统计,在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的劳动人口为1000多万人,比九五期间每年多出200多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出生率,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加,是由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已达到劳动年龄。

如此大的劳动力资源供给,成为中国最为丰富的、最有竞争力的经济资源,但同时也给中国就业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从城镇劳动力的供给与配置情况看,以2000年为例,城镇劳动力供给总数为1665万人,而当年城镇劳动力配置总数为1000万人,劳动力供给与配置缺口为656万人,而根据趋势分析,劳动力供求矛盾会进一步突出。

4、失业人员的结构

据资料统计,我国下岗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6~45岁的年龄段,如果把样本中全部下岗职工的年龄分为5个组,25岁以下,26~35岁,36~45岁,46~55岁及55岁以上,那么它们的各自比例分别为5.79%,25.3%,44.04%,21.06%,2.58%。

而在所有下岗人员的性别中,男性占43.46%,女性占56.54%。

而在36~45岁年龄段组中,女性人数比例占51.88%。

这说明,总的来说,女性比男性较易下岗。

36~4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一旦失业,他们面临的困难更大,因为他们还是社会最依赖的劳动力,不可能成为被赡养人口另外,他们已经度过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阶段,一旦去从事新的就业岗位,他们付出的代价要远高于年轻劳动力此外,他们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庭义务。

(二)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保持极高的经济发展态势,同时注意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保持了较高的速度。

但由于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中人员配置的不合理,使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增加的就业弹性减少。

尽管如此,经济的发展还是每年增加500多万的就业职位,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少的数字。

2008年奥运将在北京举行,按照中国经济增长就业总弹性0.1计算,单奥运会将每年新增178万个就业机会。

因此,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劳动力过剩经济的局面,在长时期内保持适度的较高经济增长是十分必要的,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在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的同时,继续深化改革,是长期获得较高经济增长的保证,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从业人员合理流动及配置,使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2.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企业的扭亏为盈。

这样,随着企业经济小于的好转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及生产能力的提高,一些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会有所提高,就会变得不在富余。

3.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

民营企业乃至民营经济作为为我国劳动力的就业重要去向,对吸纳劳动力,舒缓就业压力的帮助足不可估量的。

如科技型的民营企业需要较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则可以容纳较多的劳动力,而且对劳动力的水平要求不高。

因此,必须要大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民营企业建立和发展的营商环境,简化成立企业的手续,继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4.农村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